分享

饶宗颐的唐韵荷花

 广东黄汉光 2018-02-06

    


    

近十年来,饶宗颐先生喜欢画荷花,画风与早期也有明显不同,他早期的荷花主要吸收八大山人、陈白阳、吴昌硕等的画法,有的夹以花青敷色,浑厚中不乏清丽。他后期的荷花明显有着自己的追求,跟历代画荷名家拉开距离。无论从技法上和设色上都独具面目,被称为“饶荷”。

    

饶先生爱画荷主要来源他一生与佛学的因缘,荷花历来是佛教文化所表现的元素,饶宗颐先生把他对佛学的理解有意识地融合在绘画中。



饶宗颐先生曾说:“画家有时亦可运用禅理去建立他的构图方案”,他的荷花也正是他体悟禅理的一个载体。饶先生是学者型的书画家,他的画主要还是建构在他的学问之上,是他学术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他总是从对历代的绘画研究中结合自身的理解来建立他的绘画框架。他说:“禅家之学,影响及于艺事,自元以来,以深入诗流画伯之心坎。”因而,理解饶宗颐先生笔下的荷花,只有从他的佛学和古代绘画的研究作为着眼点才能深入到位,如果只是以一个画家的身份去看待他的画,往往就像是雾里看花,看不到其中的妙处。

    

饶宗颐先生后期的荷花主要吸收唐代敦煌石窟壁画和丝织物绘画的特色,可以说是他敦煌学研究的一部分,是他的敦煌学研究在他绘画艺术上的体现。他的国画荷花在用色上非常大胆,用墨成分不多,大量采用红、黄、绿、蓝、白、褐等颜色,有时纯以朱砂画荷,唐代壁画常见的朱砂、石绿在他的荷花中经常被使用。他的荷花还特别加上金彩,给人以绚烂华丽的印象,画面呈现出五彩缤纷、富丽堂皇的效果,这种金色重彩在历代国画荷花中还没出现过,成为“饶荷”的主要特征,有着突出的辨识度。在展览中有一张金碧荷花条幅,款识中题:“写敦煌盛唐荷样”,他的荷花来源于敦煌壁画是非常明确,所以说,他笔下的荷花带有敦煌“唐韵”,开辟了国画荷花的新领域。他强调画画要像做学问一样,不讲人家讲过的话,不照人家走过的路,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路向。

    


从“莲莲吉庆”荷花书画展的作品可以看到,饶宗颐先生的荷花技法非常丰富,其中集纳了钩金、泼金、泼彩等手法,甚至用金银色混杂在色彩中。题款多为佛经语或汉砖瓦当吉祥语。在用笔上多用平涂,有的类似小孩的涂鸦,真率中带有稚拙的味道,而钩荷花花瓣的线条却流畅精妙,在整体狂放中体现精微笔致。值得一提的是,他晚年的荷花有不少是巨幅或连屏创作,配以书法对联,很具气势,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精品意识和经典意识,单从国画荷花这个方面看,以当代大家去衡量他并不为过。

    

饶宗颐先生的荷花充分表达禅意,用笔不执著,往往信手而为,看似无心无意而意自得。正像他在画展的《自叙》中所称:“不滞于手,不碍于心,镇宰在胸,生气满纸”。无论从理解他的荷花艺术内涵上,还是从把握他荷花的内在韵味上,对鉴别作品真赝都是不可忽略的关键。



本文刊发于2017年12月1日北京日报品藏版


新媒体编辑人员:赵婷



古都热风老广场


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

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



北京日报副刊部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