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水(三)

 二闲居 2018-02-06



(三)空灵枯寂的禅宗山水
  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曾由参禅之初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至禅中彻悟时,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悟得人生的三重境界。由此可见,禅宗注重清心净悟,喜欢于山水中去体悟禅心,禅味,禅境。在禅者眼中,山是静止的,象征着“如如不动”与“亘古不变”。水是灵动的,象征着澄明灵澈和生生不息。

  因此禅宗山水追求的是一种动静不二的空灵禅境,如静谧的林中忽然筛落的几缕月光,如宁静的湖心因风忽起的波澜。 何谓空灵?空,是指空寂的本体,灵,是指灵动的生命。黑色的背景,简洁的峰峦,生动的月亮,整个画面空灵而意趣。就像这枚“无声”,空濛的远山逸动着白云,明净的水面演漾着青山,这是一种无声中的颤动,寂静中的回旋。 这种静中的忽动,动中的极静,带给人一份清幽静谧的静趣,仿佛远离了俗世的喧嚣,忘却了红尘的纷扰。

破阵子.柳池印月:
一树芳丝摇曳,几声浅草虫吟。露重烟轻春似梦,云淡风疏夜可人,哪堪月半昏。柳映波心有影,月穿水底无痕。慧月光中千障灭,绿水禅间万物春,拈花一笑真。

  于空灵的山水中品味各种禅,饶有意趣:深沉的冷色调营造出一个静穆幽深的空旷视野,简洁的画面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是一个空寂却充满意蕴的世界。有时是一种孤寂感:无边的苍穹,荒漠的大地,孤独的修行者,但那孤寂的表相下,却掩藏着一个胸罗万相,思接千古般精彩的内心世界!有时是一种枯寂的美感,灰黑的夜暮,惨白的月光,干枯的苇秆,似乎带着一种枯槁之气,但那一泉灵动的活水,却让人感受到枯寂中正蕴藉着勃勃生机。这就是禅,空寂中充满着灵趣,孤寂中隐藏着精彩,枯寂中又孕育着生机。其实,在禅者眼中,万物皆禅:红叶黄花,无非般若,苍松翠竹,皆是法身。

 风入松.溪桥闲舍
 秋山雨后景空濛,泉石漱琤琮。亲人黄鸟怜霜叶,浸溪光、音色圆融。耳畔如如臻化,眼前色色皆空。
隔溪竹树两三丛,青石小桥通。疏篱茅舍闲临水,问秋来、甚慰禅衷?红叶霜题般若,候蛩声入圆通。

  禅宗的修行其实就是修心,所谓禅心,是指一颗空无之心,就像那幽谷泉边的凉亭,无限风景中的方寸,正因为有了亭子的空与敞,无边风景才能尽揽其间。禅心也指一颗慈悲之心,就像那衔接远山的长桥,那摆渡江心的小舟,渡世间一切苦厄,从红尘到佛国,由此岸”到“彼岸”。

  修心方得觉悟,禅是某种瞬间的顿悟,就像是超越时空的剎那永恒,让人在“一朝风月”的当下,去体会“万古长空”的永恒。这一刻,松风吹过耳畔,是松声还是风声,光影洒落身前,是月影还是枝影,枝影拂拭着衣上的微尘,是尘动还是心在动。

浪淘沙.佛在心间
假石作佛龛,古洞天然。佛国缥缈现摩岩。灵境忽开光一线,诸相诸天。
佛法自身参,万物皆禅。菩提只在我心间。绿水青山皆宝刹,不羡灵山!

  都说幼儿最近佛,不忘初心,方能回归本真,世人皆求佛,却不知佛就是自身,心中有佛,人人是佛,心中有禅,万物皆禅。


                                                  

策划:百    合

配音:庹    江

背景:曾传军

动画:董    兵

摄影:曾肃东

链接:蒋    娜

                 诗文及图片制作:春   媚

                  支持:泸州女子爱石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