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直播答题这门生意不可过于沉迷 长春日报2018年1月16日数字报刊平台|长春日报电子版

 倜伥客 2018-02-07

□苑广阔

王思聪的《冲顶大会》、映客的《芝士超人》、今日头条旗下西瓜视频的《百万英雄》,以及花椒直播旗下的《百万赢家》……进入2018年,最火的新事物无疑就是“直播答题”了,动辄上百万元的奖金更是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参与。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很难持续,因为直播答题并没有持续的用户需求,尽管有一些变现渠道,但是想要持续会非常困难,“这场撒钱大战火得快,谢得也快”。

年末岁初,直播答题火爆异常,很多人惊呼:2018年刚刚开始,互联网的一个新风口就出现了。而为了不错过这样的机会,不但各大网络直播平台纷纷开设自己的直播答题节目,请明星担任自己的出题人,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而且一些企业商家也开始揣着重金找上门来,以“专场”“植入广告”等方式对节目提供赞助。

热度有了,盈利模式有了,商家的赞助也有了,一切似乎都预示着直播答题这一全新的互联网产品开始迎来自己的美好春天。然而唱衰的声音一直都有,有分析人士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这种商业模式很难持续。

最终决定这一商业模式能否持续的,还是普通的网友,也就是那些具体的答题者。而答题者参与直播答题节目的主要目的或动力又是什么呢?可以赢奖金,赢不到奖金也能增长点儿知识,这恐怕就是绝大多数人参与节目的初衷和目的所在。

但是从实践来看,网友的这两个目的,最终可能都会落空。首先从赢取奖金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网友捧着手机或坐在电脑前辛苦答题,最后分得的奖金,不过十几块钱几块钱甚至是几毛钱。虽然1月11日,传出广州一大学生通过花椒直播答题独得103万元奖金,引发轰动,但这不过是平台改变游戏规则所致,如果一直按照“血战到底”的模式来玩这个游戏,相信后面就没几个人参加了。

其次,从增长知识的角度来看,直播答题中这些知识看似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但全是碎片化知识,难成体系,所以也难堪大用。想通过这样的节目增长知识,还不如买本“百科大全”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因此,质疑者认为这一节目缺乏用户的持续需求,不是没有道理的。

正如有人所说,无论直播答题多么火爆,它终究只是一门生意,一个游戏,作为普通网友,如果用来打发自己的无聊时间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于沉迷其中,在工作、学习时间参与节目,则是一种得不偿失。报道说一些大学生为了增加获胜的概率,以宿舍为单位,集体逃课参加节目,这完全是一种走火入魔,不值得提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