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孩独自从老家向黄山出发,分享的不仅是冬日黄山美景:冰天雪地游黄山

 zzm1008图书馆 2018-02-07

冰天雪地游黄山

图文/ 牧羊人

来黄山一直是萦绕在我内心的一个梦,只是没有想到此次黄山行是一个人从老家背上背包出发,内心未免有些孤独!还好在机场遇上了来自广西的游客,跟着他们一起开启了我的黄山之旅,一路上欢声笑语,一路上有他们的关照帮助,一路上领略美丽风光,沿途还帮忙拍美照,让此次黄山行非常的难忘!感谢他们!!!

到黄山风景区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从慈光阁处坐索道,下索道立即奔赴著名的黄山迎客松景点。因为是下雪天无法看到青翠欲滴的迎客松的针尖长细叶,但是却看到了别样的景致,沾上冰雪的迎客松,显得更加苍劲有力。

山上被冰雪覆盖,台阶已经结冰 ,即使拄着登山杖,鞋子换了外加套上冰爪,依然很滑!走路都要小心翼翼,反正也是那么慢,索性丢开登山杖,玩弄山道旁边的积雪,玩好了再离开,任性一回。人物是点缀,主要看风景!

本以为自己体力跟不上的,不曾想到,此次居然走得比他们几个还快,简直膜拜我自己了,在高处等待他们。伙伴们被远处的美景吸引,驻足停留片刻!抓拍一下,细心的可以看到台阶上的冰,远处是巍峨的高山,不知道看到那些,伙伴们内心在想着什么?

一路上攀山越岭,后面我们加快步伐,只为能早点赶到光明顶看日落!天寒地冻,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不畏风雪,不惧行路险难,此时此刻都在共赏一轮落日!

不敢往前了,只敢坐在石头上默默的看着落日,这样的天气赶巧能看到落日,内心已经很知足!或许是一个人看着落日,未免有些孤独,一位来自广州的善良阿姨看到我说:姑娘,帮你拍张照吧!虽然太阳马上快落下了,来到这里还是要拍张照留念一下!赶紧的,说不定还能拍到点落日。谢谢这位可爱的阿姨,帮我拍了好几张。

为了能看到日出,早上5点多开始爬山到光明顶上等候着,害怕一不小心睡过头错过了它。山路不好走,原以为没有多少人会上来,我们几个到了之后看到很多人已经到了并找到地方站着静待着了。内心刚开始很躁动,不知道哪个位置能看得清楚,人都已经站满了,心想:这些人都不怕冷的吗?来那么早。先是东方出现一条鱼肚白,慢慢的变红变亮,太阳慢慢升起来了,犹如一个娇羞的少女半遮半掩千呼万唤始出来。一轮红日升起,连绵起伏的群峰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渐现。

终于看到期待已久的日出,不知道是因为太冷还是因为太激动,泪流满面。手指冻得僵硬麻木,内心仍然开心不已。很满足,突然觉得很幸福,能看到初升的太阳,能在太阳的照耀下活着就是件幸福的事。世界很美好,生活不易,只要活着啥都不是事。热爱生活,带着感恩之心行走漫漫人生路!

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黄山四绝之一——云海。云雾变幻莫测,绕山盘旋,奇峰怪石嶙峋与排山倒海的云雾相得益彰,形成一幅瑰丽宏伟的画卷。云因山而灵动,山因云更显神秘!!!此时此刻是不是别有一番景致,有没有想到神话剧里面的仙境?

雪后的黄山,树枝都要争相竞美,毫不逊色,晶莹剔透的枝条,远处看去犹如千树万树梨花一夜绽开。我怎么有种去了东三省的冰雪大世界的感觉,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在山上能碰到很多独自一人前来的游客,听说冬天的黄山美景胜过夏!这位大爷,已经来过黄山十余次了,背着相机走得比我们年轻人还快,老人家身体真的是硬朗。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来这里的,一个包带上自己,一时冲动说走就走,却没有想到看到了一番惊艳美景!感觉我的背影特别酷,谢谢伙伴们的抓拍!

这块石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眼熟!这就是所谓的飞来石。听说87版红楼梦里面的那块石头就是这一块,还听说西游记里面孙悟空破石而出的石头也是它。我也是听说,真假本人不清楚。我能说我爬到了石头旁边了吗?爬上去吓得腿软,上面都是冰,上去就后悔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腿一滑就摔下去了。伙伴们没有上去,我在石头旁边几分钟,俯瞰群峰,一览众山小,可是真的是不敢下去,石头后面没有护栏,以后打死我也不爬上去了,真的是好险!

这么冷的天,山上还有环卫工人和安保人员在路口,虽然不曾相识,相逢便是缘。感谢这些默默无闻的他们,让大家的黄山之旅变得顺利很多!

我要离开这里,要去我的下一站了,内心百般不舍!让我多看一眼这苍松,让我多摸一次这冰凌,让我在这里安静两分钟,陶醉几分钟。纵有万般不舍,还是要下山!

赏日落观日出,看雪景遥望远方的云雾苍山,身临其境,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让这苍白无力的语言记录一下此次黄山行。我带不走这里的一片云彩,带不走一缕薄如轻纱的云雾,带不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徒能留下我对这里的思念,就让它们都深入我的内心,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