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没出息,小姑娘那段一秒就哭了!

 昵称41082923 2018-02-07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

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洋娃娃,

让爸爸放弃了他想要很久的鱼竿。

长大后,小女孩你还记得吗?


明明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却让人忍不住落泪。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逐渐长成了大人的模样,

父母却似乎变成了孩子的状态


小时候,

年轻的父亲对小女孩说

少吃糖,爸爸就给你买你喜欢的洋娃娃;

长大后,成年的姑娘对爸爸说

少抽烟,我就给你买你喜欢的鱼竿。

突然发现,

我们和爸妈的角色在不知不觉间就互换了:

我们唠叨爸妈的记忆力总是不好,

刚放下的东西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抱怨父母总是不听话,

说好的戒烟戒酒,却总是戒不掉;

我们责备父母连在淘宝买东西都学不会,

一丁点小事都要来麻烦子女。

不同的是,

父母对我们的唠叨、责备和抱怨,

是为了让我们成长;


而我们对父母的唠叨、责备和抱怨

往往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让他们受伤。


让他们感到自己再也不能像年轻的时候,

有足够的力气把我们扛在肩上,

去看到更高更远的世界。

我们忘记的事情,

父母却一直帮我们记得。

父母老了,

但脑海中一直鲜活的部分,

是对我们的记忆。


故事里,

长大后的女儿已经全然忘记曾经对那个娃娃的喜爱,

但父亲却一直将它珍藏,

记得女儿曾经的哭、曾经的笑、曾经的胡闹。

很多东西在女儿的记忆中逐渐模糊:

惊觉自己忘记了父亲的鱼竿,

才发现一直以来都忽略了父亲的爱。


等到有一天,我们什么都不缺了,

父母会安心,但父母或许也会伤心。


因为我们不再需要他们,

他们感到自己在子女的人生中起不到作用,

他们会暗自无力。

故事中的女儿长大后,

对父亲说出“我又不是小孩子,

拉什么钩啊”的那一刻,


只是记得自己不是小孩子,

却忘记了,

父亲那只拉钩的手,已经老了。

以前拉钩是给女儿面对未知的勇气,

而现在拉钩,

是为了给父母面对年老的勇气。

我们总抱怨父母给的不够好,

但那可能是他们的所有了。


故事里,

女儿的一场眼泪,

就能让父亲放弃自己最想要的鱼竿,

去抚慰女儿的苦恼、满足女儿的要求。

我们对“好坏”的感知,

只是停留在自己喜不喜欢,

很少去考虑父母能不能够。


而父母对我们的所求,

无非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

一次全家齐聚的团圆饭。

别等父母走了,

才开始怀念他们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