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48)

 老好人儿 2018-02-07

新街口邮局(3)

航空信件是飞机传递的,仍然受到航班的限制。从发信到收到信,最少也得两三天。如果有更紧急的事情需要联系,怎么办呢?这时就要靠打电报了。

1978年我在武汉上大学。

那年代文革刚刚结束,我国的经济还没发展起来,当时北京人的粮食定量里面,只有20%的大米,40%的面粉,其余是粗粮。

但是南方农作物都是水稻,武汉那时口粮全是大米。我在武汉有个表哥,在我放寒暑假的时候,就让我从武汉往北京背大米,背回北京我大姨家和我家各分一半。

放暑假的时候,我乘火车到北京站,就需要家里人去接。因为一次带几十斤大米一个人背不动。那时,火车票是提前三天预售,所以买到车票后通知家里,靠写信的话,三天时间是来不及的。这种情况下,就得往家里打电报。

电报的价格是每个汉字算一个字符3分钱。阿拉伯数字算半个字符,与现在的word是相同的。去邮局的时候,告诉柜台里的营业员,我发电报。营业员给你一张两个信封大小的纸片,上面有作文纸那样的小格,发报人把自己要发的内容填写在上面。最上面一行是收件人地址姓名,中间填写电报内容,最下面一行是发件人地址姓名。那时的老百姓都没有电话。

你可能会想,那么一张小纸片能写多少电文啊?那时打电报都是只写几个字。电文越简明越好,因为每多写一个字就要多花3分钱。我的电文一般是这样的:“73次14日到京 接徐威”就完了。

上面这几个字,收费是9*3=27 即2毛7分钱(电报里没写标点符号)。

 
 

这时家里人知道我要从武汉回北京了,赶紧从家里找出火车时刻表,查73次几点几分到北京站,几站台,然后到日子到点儿去接。

但是这时那个电报收费其实还没算完呢,为什么啊,还有地址呢,收件人呢,也得写清楚啊,要不然邮递员往哪送、给谁送啊。电报的规矩是,发往的省市不用写。不用标明“北京市”,发到北京电报局的,自然是北京市。但是后面要清楚地写上:“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马相胡同18号,谁谁谁”收。您说得多少钱啊?这都18个字了,比电报正文收费还多2毛7呢。所以地址也要写得简单一点,尽量用简称的地址,能看明白送到地儿就得:西内马相胡同18号谁谁谁,就得了。11个字,算上正文,一共6毛0分钱。(发报人地址不拍发)

 
 
 

这样算起来,写个地址花钱也不少呢,有时比正文还费钱。所以就出现了“电报挂号”。

但是有电报挂号的,都是单位。马相胡同18号,哪有邮局给你编一个电报挂号的?那时给家里打电报,就打到我爸的单位,北京有机玻璃厂,电报挂号是:2677,(当时有机玻璃厂的电话号码是662677,所以这个号码我记得很清楚。)这时你写地址时,就写“2677谁谁谁”就行了,2677就是北京有机玻璃厂,搞定地址最多只算5个字符,1毛5分钱。我爸上班时,单位传达室就赶快把电报给他了。

电报都是摩托车给送,那时候送电报的邮递员骑的全是绿色的“幸福250”,跑起来屁股后头一股蓝烟儿。其实从新街口邮局到马相胡同,骑摩托和骑自行车能相差几分钟呢,但人家就是这么规定的,表示电报的速度,铁臂阿童木似的,加急的。

 (全文完)

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啰哩啰嗦的到这里就算写完了吧。

回想起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最最幸运的是没有经过战争,不管是内战还是世界大战,在我们出生前就打完了。所以没有战乱和死亡,没有颠沛流离的苦难。

虽然小时候国家还不富裕,又经过1960年的困难时期,那几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一些。比如那时我们每周只能休息一天,还要自己用手洗衣服,很少的娱乐活动只是看一场电影,还要去电影院,许多生活用品不足,只能凭本儿或者要票限量供应,吃一次炖肉穿一件好衣服要等过年。。。。

但是在1976年以后,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西直门内大街的老街坊邻居们,都陆续在从原来住的小平房,搬迁进了有燃气暖气的楼房,家里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有许多家庭还有了小汽车。每天有肉吃,有许多衣服可以选择地穿,这是小时候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呀!

现在我们生活中可能还有一些不随意,社会上可能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但是比起小时候的生活,是不是已经好上不知多少倍了呢?

所以更应该过好每一天,珍惜现在的幸福,有了不顺心或者受到挫折的事儿,想一想小时候,那样的生活都过来了,现在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永远快乐!

谢谢每一位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