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书法书体源流(三)——行书

 zula999 2018-02-07

第四大类:行书。

行书:极其优美的线条艺术,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仪态飞扬的构字变化,直抒胸臆的管下流风——书法人的最爱,符合所有爱书法人的艺术想象,没有几个人能抗拒行书的魅力。

相传行书是后汉末年刘德升所创。但没有其作品流传。唐代张怀瓘《书断》言: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线,相见流传,故谓之行书。由此推断:既然行书是正书小伪,当然是先有正书,而后有行书。

行书如果写的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叫作“行楷”;放纵一些,接近于草书的,叫作“行草”。

晋代行书:

晋代是行书的繁荣时期。自晋代始,凡是善书法的没有不工行书的。晋代司马炎‘、司马睿、司马岳、司马显等皇帝均擅行书。臣僚如王导、庾亮等擅长行书的就更多了,如此上行下效,遂为时尚、于是行书在书法艺术中形成了一大体系。

张怀瓘《书断》中列书法神品二十五人。其中行书四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张芝。下面介绍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琅琊,今山东临沂人。超钟迈张,被推为“书圣”。其行书作品:《兰亭序》《平安帖》《奉桔帖》《快雪时晴帖》等。其中《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原本已经失传,现在流行的都是摹本,最接近真迹的是冯承素摹本。

浅谈中国书法书体源流(三)——行书

《兰亭序》

《兰亭序》总计三百二十七字,其中有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其他如“感”畅“会”也有重见。但文中的写法却是个个不同。如“之”字虽有二十个之多,细加揣摩分析,或从结构上变化,或从笔法上转变,总让人感觉不甚相同。有出奇制胜的地方,但又不是离奇古怪——从这个角度来说更为困难。

王羲之行书艺术特色:笔法灵活飘逸,行笔流畅自然,笔势委婉豁达:字形结体劲美,疏密合理,呼应通畅。从全文章法上来看,布局精巧,前后呼应,顾盼得当。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我们可以从《兰亭序》的书法角度完全能够体会体验出当时会嵇山上文人士子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情境中,品茗酌酒,挥毫流美的的欢快兴奋的情怀,这欢畅淋漓的流淌在每一笔、每一字、每一行中,这种精神境界的艺术享受是《兰亭序》的最伟大的成就。因为“她”具有艺术美的所有品质。

唐代行书:

唐代书法是书法史上的丰碑。书风极盛。如欧阳询《张翰思蒓帖》,李邕《李思训碑》,杜牧《张好好诗》,陆柬之《文赋》,颜真卿《自书告身》,柳公权《蒙诏帖》等诸多作品,最为出名的当属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唐代著亦名书法家。楷书自成一体,而行书艺术水平极高。其行书作品有《祭伯父文稿》《三表帖》《祭侄文稿》。其中《祭侄文稿》碑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浅谈中国书法书体源流(三)——行书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艺术特色:总计二百三十字,笔画凝重峻涩,形态态拙朴沧桑,行笔淋漓果断;结构上或厚重雄奇、或畅达凝练;墨色或粗浓郁、或干枯涩滞。和《兰亭序》同样能从书法的角度字里行间能看出书者的心情思想。但从我领会到的却是颜真卿书写时那种悲痛万分而又怒火熊熊的心情,失去侄子的的所有情绪溢于纸上。

宋代行书:

宋代行书以“苏黄米蔡”四大家为代表,这个时代是行书发展的第三个高峰。较之晋唐行书,丰富了行书笔法,开创了行书别样风格,如黄庭坚自然恢弘的气势、如米芾偏锋侧锋奇趣而又自然的特色。

蔡襄《自书试卷》,苏轼《洞庭春色赋》《天际乌云帖》《黄州寒食帖》,黄庭坚《松风格诗》《华严疏》,米芾《蜀素帖》《苕溪诗》《诗椟》等,最出名的是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浅谈中国书法书体源流(三)——行书

《黄州寒食帖》

元明清行书:代表书家及作品:赵孟頫《尺牍诗翰》《妙严寺记》,王珣《伯远帖》,这里不在赘述。

浅谈中国书法书体源流(三)——行书

《伯远帖》

行书是我国书法大花园中的牡丹,较之楷书行书有了流动感,加强了书法的韵律感,书写的流畅感;较之草书却又多了庄重感,增加了辨识度。所以行书——几乎是所有书法家的酷爱。因为“她”韵涵了书家对于线条艺术所有艺术美感的想象!

敬请关注“砚田散人”明日连载:浅谈中国书法书体源流四——章草

此文系“砚田散人”多年学习书论总结,各位方家如有不同见解,敬请提醒指导!

注:所有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