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关系中的心理学

 泰山勇士 2018-02-07

婚姻之准备:

(1)动机理论:期望越高、落差越大

人的需要能够影响认知、行为和态度。当对爱情的期望转变成对婚姻的失望,游离在婚姻外的“情”就容易成为弥补遗憾,寻找满足感的一种选择,成为婚姻的“杀手锏”。

婚姻之维持:

(2)公平理论——男女平等是一种维持婚姻的重要手段,女性地位的提高,使其在各方面开始追求独立。

婚姻中也有此消彼长,一方经济地位高,婚姻的主动权就大。只有双方平等或近似平等才能使双方都满意。有了认同感,才能“相濡以沫”。

婚姻之破裂:

(3)负面情绪——夫妻之间缺乏沟通。即懒得与对方沟通,特别是心里有埋怨,双方积极行为被忽略,消极行为被夸大。家庭凝聚力减弱,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渐丧失,群体关系随之破裂。除了客观原因如没有时间或没有沟通的习惯外,还有主观原因——态度问题。心安理得的认为另一方的理解和付出是理所应当的。

(4)得失理论——结婚容易、离婚不难

婚姻是一种受“三观”、角色、地位影响的社会规范和约束,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关系。当这种约束失去了庄重与威严,失去了信仰,婚姻也就岌岌可危。

(5)认知理论——社会包容让人们对离婚的敏感度下降,付出的社会道德代价变小。

“认知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鸭子过河随大溜”,整个社会对婚姻的态度转变,也导致离婚率随之上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