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家的路

 天马星空518 2018-02-07
 
 


​   春节的脚步又近了,陡然想起蒋杰《舟过吴江》中“何日归家洗客袍”的句子,不觉感同身受。古往今来,所谓的惆怅,大多是源于时光的礼节性提醒。蓦然回首,一年又在身后。于是,发乎于情,跃然笔端,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千百年来,国人之乡俗传统,扬弃各异,唯故乡情愫犹烈。纵览华章遗篇,凡思乡之文字,莫不凄凄切切,古今神通,教人难以释怀。家,是个亘古不变的柔软话题,柔软得不能轻易触碰,轻则潸然泪下,重则郁郁寡欢。无论是“一片春愁待酒浇”似的婉约,还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似的豪爽,也无论是“家书抵万金”般的追思,还是“当时只道是寻常”般的遗憾,终究绕不过一个“家”字。家,是用来眺望的。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家的概念,才真正一点一点树立起来。越是时空茫茫,越是历久弥坚。

 其实是不存在“第二故乡”这样的词汇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故乡,只能是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一旦离开,就是漂泊。当然,人生长路漫漫,逐高处就,择良处栖,漂泊实为奋斗。所谓“月是故乡圆”,大抵皆是怀乡思念的范畴,没有人可以逾越。思念故乡,不是因为故乡的好,而是身处他乡,时时告诫自己“我从哪里来”。我们都是人生的过客,注定要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经历一番。明日的路途,无论艰辛与否,我们都能从遥远的故乡里,汲取力量,获知感恩,积累定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辩证的世界里,凡事皆难全。正如李宗盛《爱的代价》里的唱词,“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长大,都是从离开家的那一刻开始。而在此之前,我们熟悉的家,也仅仅“只道是寻常”。正如迁徙一般,有离开就有归来。而春节,便是人类的冬季,故乡便是我们的春天。多少年来,我们谨记着月亮绕着地球的轨迹,执拗地以农历的方式记载着时间的过往,从未改变。越是临近春节,思乡之情就越切。回家,便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本能。来自四面八方,回到四面八方。

  回家的路,是每个人最神圣的心灵朝拜,无论东西南北,无论男女老少,亦如我们离开时的决然。此时的我们,内心最为柔软,意念却最为坚强。回家的路,有时很长,长到“少小离家老大回”。回家的路,有时很难,难到“流光容易把人抛”。多少个回家途中的故事,我们全然理解,并坦然面对。所以我们记住且尊敬“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这样的句子。因为这样的人生场景,是柔软,而非柔弱。

    在一次次的归来和离开中,我们学会成长,懂得坚强,微笑着把回家的路深深地印刻在心里,任时光流淌,任岁月消磨,始终岿然不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