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郭路波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2(2)
2018-02-07 | 阅:  转:  |  分享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五华育才学校郭路波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本单元由《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三篇文章和习作4、练习4组成。《开天辟地》是一篇中国神话的“开辟神话”,讲述盘古以他的神力完成开天辟地任务后,将身躯化成了世间万物。《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一篇古希腊神话,讲述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光明和幸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盗取天火。这二个神话故事歌颂了神的崇高品质和献身精神,表达了人类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感情。寓言《一路花香》则通过以不同的水罐对小路旁花儿所做的贡献的故事,启迪学生体悟正确看待他人和自我,重视和发挥各人的自身价值的道理。

《习作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象声词的作用,并会用象声词在叙事或场景描写中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

《练习4》由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五部分组成。

(二)第四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1至3年级教材中出现了神话类文章,已出现过神话故事类文章。本册中神话类两篇文章是引导学生以语言品析感受盘古、普罗米修斯的勇敢、高大的形象和献身精神,让学生在原有认识基础上开阔视野,感悟神话的神奇、美丽。《一路花香》要求学生通过语言的品析知道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通过本单元三篇文章的学习,进一歩激励学生热爱神话、寓言之类民间文化;进一歩提高学生阅读神话、寓言作品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依据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德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单元教学目标

1.朗读,复述,背诵课文(方法、能力训练、积累)。

2.联系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理解文中词语(理解、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整个故事过程(方法、理解)。

4.凭借文章内容,了解文体特点,感受文章内涵(方法、人文精神),并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五)单元目标的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整个故事过程。

难点:凭借文章内容,了解文体特点,感受文章内涵(精神)





(六)每篇文章的训练点

篇目 训练点 《开天辟地》 让学生通过各种读的形式找出盘古关键的动作和世间的变化的词语,从细节中体古精神 《普罗米修斯盗火》 在教学中对比盗火之前和获得火种之后的人间景象,让学生深入了解盗火的重要作用及普罗米修斯的伟大。 《一路花香》 通过让学生读课文,来明白寓言所阐述的道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正确看待自己 (七)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开天辟地》2个课时

《普罗米修斯盗火》2个课时

《一路花香》2个课时

习作42个课时

练习43个课时

二、篇目教学分析

《开天辟地》

(一)文本解读:

《开天辟地》全文分成四个部分。先总写天和地没有分开时宇宙的样子,接着写盘古开辟了天地,再接着写盘古用自己的身驱化成世间万物,最后概括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结构上总---分---总。文章中想象合理,思路清晰,用词形象生动,富有特点。特别是反义词(对比手法)的运用让读者感受了天地形成,言辞不多却明了一新。文中象声词“咔嚓”的运用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感受到盘古不是一般的神,他有着无穷的力量,也为下文做出了铺垫。天地的形成过程让盘古的精神跃然纸上,这离不开词语的准确运用,如:连用三个“极”字,体现了盘古的坚定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精疲力竭”、“笑”两词在表现的比较中让读者看到了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不惜牺牲自己的盘古。第七段在人物形象和人文精神上起到了很好的点睛作用。作者用九个“变成了”(排比句)一气呵成,写出盘古把自己身躯不同部分化成了世间万物,他那勇敢的献身造福世间的的伟大精神得到升华。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至三年级的学习中已学了一些神话故事,但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感知、积累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学生可能对盘古以神力开辟宇宙和用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所表现出的献身精神,缺乏深切的感悟,教学时要花大力气启发、指导。

(三)核心教学内容

语言内容:理解“巍峨、冉冉上升”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轻而清……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下沉,变成了地。”等类型句子的特点。

思维内容:能通过阅读领悟盘古为开天辟地所表现出的献身精神。

文化内容:感受中华民族造福人类的精神文化。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方法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并通过想象,体悟英雄人物神话人物的伟大。通过阅读梳理总结神话的结构。

(四)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合拢、精疲力竭”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3。学习文中第二段,用相反的词语表达天地变化。

(五)教学构想及建议

1.让学生自学一二类生字,找出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归类后调动学生(老师要做好引导),对上述生字重点学习。

2.教学生学会抓主关键词语、句子、段落感受盘古的勇敢、伟大,在品析文章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文章主旨的突出离不开关键词语、句段。也给写作有了范本。

3.引导学生导读其他的神话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再次感知美。(六)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第六、七、八自然段。

2.组织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有条件的开展一次童话故事交流会。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神话故事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技巧。

4.仿写一篇神话故事。

《普罗米修斯盗火》

(一)文本解读

《普罗米休斯盗火》全文分四个部分:人类没有火过着困苦的生活------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为人类带来了光明------普罗米修斯受到惩罚------普罗米休斯获救(原因---经过---结果)。文章结构紧凑,想象合理,充满着不可逆袭的正义精神。文中词语合理、准确运用使文章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现。如:“躲、悄悄、偷取、小心翼翼”写出了普罗米修斯勇敢、机智的精神。第四段排比句的运用衬托出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立刻追查、大发雷霆、狠狠恶惩、沉重、悬崖绝壁、烈日暴雨、暴食”从而反衬出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类没有火时的生活缺乏感性的了解,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弥补这一空白。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进行先后两个不同状况的对比,从而感受普罗米修斯甘愿自己受苦,为人类盗来火种的伟大和勇敢。

(三)核心教学内容

语言内容;通过阅读理解“小心翼翼”、“烟火袅袅”等词语;理解“决心”与“决定”的意思和区别。

思维内容;通过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象那时人类生活非常困苦的情境;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文化内容:明白希腊神话也是一种民间文化,激发阅读希腊神话的兴趣。

方法内容;通过第6、第7的阅读比较,理解写宙斯对普的凶残,反衬出普的坚强、勇敢;写赫剌克勒斯救普,烘托了普的英雄壮举。

(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惩罚、啄食”等有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普罗米休斯盗火的英雄壮举(重点)。

4.感知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五)课时分配及目标设计

本课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惩罚、啄食”等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普罗米休斯的英雄壮举。

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发挥想象,结合关键词句感知普罗米休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精神。

(六)教学构想及建议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重点帮助学生正音:“惩、啄”是翘舌音,“锁”是平舌音;“惩”是后鼻音,“肝、链”是前鼻音;“惩罚”中的“惩”应读“二声”。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3、读第1段让学生说说没有火还会给人类带来那些不便。让学生再次认识到火的重要性。

4.读第3自然段圈出普罗米休斯盗火的关键词,从中体会普罗米休斯的勇敢、机智的精神。

5.读第5、6段找出描写宙斯心狠手辣的词语或句子,衬托出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

6.把5、6段与4段及四自然段的续写进行对比朗读,最后再读第7段,从读中再次领会普罗米休斯的精神。

(七)作业设计

1.把文章故事将给家人或同学听。

2.辨析“决心”与“决定”两词的用法。

3.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4.引导学生读神话故事,并交流阅读体会。



《一路花香》

(一)文本解读

《一路花香》全文分成三个部分: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两只水罐挑水产生不同的结果------有裂缝的水罐为漏水而惭愧地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时注意小路旁的花儿。------写破水罐看了花之后,任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它,是他的裂缝浇灌出美丽的花朵。课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对话表现人和事,从而达到领悟主旨之意(客观、智慧的认识自己)。恰当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能够避免单调乏味的陈述,使语言形式更加丰富、活泼。如: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变换提示语的位置,不但使语言形式丰富活泼,而且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学过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鹬蚌相争》。这两则寓言篇幅短。三年级阅读教学重段的训练,学习时只重视故事情节,理解词句。四年级阅读教学要提高学生对篇的体悟能力。学习寓言要初步懂得这一文体的特点,通过故事情节理解寓意。学生阅读寓言《一路花香》,由于生活经验原因,可能对文破水罐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从挑水工的角度来审视身边的事物;又由于认知原因,理解、归纳寓意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核心教学内容

1.语言内容:会认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思维内容:通过阅读懂得应该正确看待自己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文化内容: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特点,激发学生多读寓言故事,从故事中摄取真、善、美,让文化熏陶自己健康成长。

4.方法内容:抓住水罐的心里描写,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挑水工对破罐的引导,及自身价值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寓意。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联系文章内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路边花草的事。

4.懂得应该正确看待自己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五)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本课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路边花草的事。

第二课时

1.阅读课文故事同学间讨论讨论,明白寓言的寓意,懂得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和懂得自身价值的道理。

(六)教学构想及建议

1.围绕课题提问: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多鲜花呢?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做到:读准字音,读顺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想一想,初步了解主要内容。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扫除阅读障碍,对部分学生要给予指导。

2.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特别是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破水罐的心理变化,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从而领悟挑水工话中要表达的做人之道。

3.迁移练习: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着弱点或缺陷,有的人因此很自卑,我们如何像挑水工那样知人善用,善于发现其长处,引导其发现自己的价值呢?可以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自己的想法。

(七)作业设计

1.老师推荐《寓言故事》给学生自行阅读。

2.把这个故事将给他人听。

3.联系文章的寓言的寓意,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自己的想法。



习作4

(一)教学目标:

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二)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习作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猜谜激趣: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

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谜底:耳朵。)

2.每个人都有耳朵,可是谁的耳朵最灵敏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放录音;流水——哗啦啦??????北风——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汽车喇叭——滴滴答答.)

3.谁还会模仿别的声音,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猜一猜?

4.板书:象声词揭示学习内容

(师述: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二、联系生活,积累体验,学用象声词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象声词,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出示课件,边看边听:

1.勤快的妈妈一下班就钻进厨房干什么?

2.妈妈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都发出了些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吗?

3.妈妈干活时心情怎样?你能给这个场景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4.指名完整地说一说,试着用象声词。

(二)出示课件

走出家门,来到大自然中,你听,你看:

(秋风呼呼地吹着,金黄的树叶哗哗地向我们招手,像是在和我们告别…….)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3.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三)放录音

闭上眼睛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象它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1.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赛场上,前锋队员抬脚一记劲射,只听“砰”的一声,足球越过守门员的头顶,射入球门。守门员奋力扑救,可惜球没碰着,却“扑通”一声摔到地上。“咚咚锵……”啦啦队员们高兴得敲起了锣鼓助威。)

3.师生互评互议,象声词的使用是否准确恰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选择素材,运用象声词

1.出示习作要求:

(1)通过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场景,用上几个象声词;

(2)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合理想象,写两三段内容不相同的话,每段话用上几个象声词。

2.小组讨论,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或事情,说一说。

3.指名说说,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4.写作练习,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附:习作

锅碗瓢盆交响曲

勤快的妈妈一下班就钻进了厨房。水龙头”哗哗哗“唱起了歌,给新鲜的蔬菜们洗了个澡。“嗤啦”妈妈将菜倒进了热油锅里,用小铁铲不断地翻炒着,“当当当”铲子和锅底亲热地打着招呼。放上作料后,妈妈从橱柜里“砰砰砰”拿出一个瓷盘,盛上刚炒好的小白菜。我们开饭了,我“呼哧呼哧”地跑到餐桌前,一闻饭菜可真香啊!



练习4

一、教学1.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3练习写好钢笔字。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5口语训练,说漫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词句训练、口语交际。难点:口语交际课前准备:卡片、挂图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比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

语交际《说漫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本次教学设计在遵守此原则的基础上,力图体现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的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2.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引出要求1:

(虾米歌)师:一个小虾米。生:咦!

师:卧在浅水中。生:噢?

师:弯腰又驼背,生:哈哈!

师:我们坐起来。生:不学小虾米!

请评价一下,我们的对话怎么样?

(根据评价,引出要求——注意语气[板书])

二、联系实际,激发说的欲望。

1.谈谈你此时的心情,可以根据早上你的经历、昨天的梦境来谈。(指名说,尽量多说,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2.引出要求——大方真实。[板书]

3.谈谈你对张老师的看法?(根据学生实际,抒发内心的感情。)

4.引出要求——发自内心。[板书]

5.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保持本次口语交际的参与热情。

三、引入正题,进行“说漫画”口语交际。

1.提问:同学们喜欢漫画吗?(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不同的见解,可以喜欢也可不喜欢,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理由。)

2.欣赏课文中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刚放出画时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学生小声议论也可,暗暗赞叹也可。)

3.谈谈你的感受。(鼓励学生按口语交际的要求,大方的、真实的表达出发自内心的感受。)

4.根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交流。

5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这一环节有难度,要注意引导)[板书:相信自己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大、]

四、总结(课堂延伸实践活动)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3.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引出漫画种类。

(卡通漫画、生活漫画)

4.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5.师生同看漫画,个别交流。

6.集体交流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



2017年9月8日



















献花(0)
+1
(本文系xiaoxi04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