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学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

 弘道养正馆 2018-02-07

颜子第二十三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

世事无常乐在其中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这在中国两千多年来,是激励很多仁人志士,特别是贫贱寒门之士的强大动力。因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封建制,贵族是世袭制,到了魏晋年间,是九品中正制,也是世袭制,两汉时没有世袭,两汉初期都是下层民众起来造反得到国家政权,不论是刘邦还是光武帝启用的人才大多是从民间提拔起来的豪杰之士。到了隋唐,尤其是武则天科举考试普遍后,很多寒门之士通过考科举可以在朝为官,甚至成为朝中重臣、封疆大吏。支撑这些寒门之士信念的就是读经,他们都知道这么一个先进模范人物,颜渊,颜子。颜子就是个穷光蛋,住在贫民窟里,“一箪食,一瓢饮”,生活如此寒酸。 “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一般的士人都受不了,但颜回却乐在其中。

孔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里面很多优秀的都到诸侯国里去做官,当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的都有,但颜渊从来没有去从政,一直跟着孔夫子。忧不忧?现在的物价房价就连很多中产阶级都担心,更别说一般的打工族了,的确忧!但为什么他“不改其乐”?周敦颐还有个故事,宋明理学两大泰斗程颐和程颢是他的学生。十五六岁时,二程的父亲让两兄弟跟他学习,他给这两兄弟出了道题,说给出正确的答案再拜师。周敦颐给二程出的题目就是“寻孔颜乐处”。孔夫子一辈子颠沛流离,颜回一辈子穷困潦倒,但他们的精神都非常健康,都处于愉悦之中,没有自惭潦倒的精神状态。他们到底乐什么?二程给出了答案。

当然,《通书》中本来就有答案:“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对富贵而言,人人都追求富贵,谁不追求富贵,但颜子不爱不求,他的价值观念是怎样?“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天地间有比富贵更珍贵更可爱,与富贵完全不在一个平台上的东西,超越富贵的东西,那就是道。道远比富贵大得多,所以才能“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在精神上的反映则是“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感觉自己很充实很满足,没有什么空虚遗憾,这样的价值观念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心理失衡或者得抑郁症,就是心态没调整到位。如果 “心泰”了,就无不足,没有缺憾。万法具足,自我圆满,这种情况下,就能“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所以真正有修养的人,能上能下,升官不喜,贬官不忧,富贵了不骄奢,贫贱了不沮丧,对贵贱两端能处之如一。我们看到很多官员,在台上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处处骄慢;一下双规了,气焰马上就下去,连说话的味都变了。有的人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阔脸就变,发财了,就把过去贫贱之交不放在眼里。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反省下自己的修为,使之达到富贵贫贱处之一的境界。人生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能有几起几落,或上或下,谁也说不清楚,永远有人发财,有人破产;永远有人升官,永远有人贬官。新陈代谢是社会的根本规律,是世间的普遍象,无常嘛。在这生灭不定世事无常的状态下,我们闲庭信步、优哉游哉而乐在其中,这就是“处之一”。

有个简单例子,今天把你提拔成省级干部,但明天让你生死簿到期,你干不干?今天给你一百亿,明天送你去火葬场,你干不干?肯定不干。哪怕只是做个科员,哪怕一个月只有很少收入,喝点稀饭都行,活着更重要。明天就生命结束,什么高官厚禄也和自己不相干了。什么和自己相干?自己的生命跟自己相干,自己的精神和自己相干。所以,酒色财气功名利禄都与自己无关,用以前的话来说就是身外之物。身内之物就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精神。如果我们有健康的身体、愉悦的精神,就远远超过外在的功名富贵。

“处之一则能化而齐。”什么“化”?顺遂世间的变化,顺遂心灵的变化。“齐”,就是平等,平常心。庄子讲《齐物论》,万物都有差别,但万物都没有差别。我们看元素周期表里,也就是两百来种,实际上就是是原子内部电子、质子、中子数量的差别而形成了物质的差别。把原子再细分,就是些基本粒子,总有最根本的基本粒子。整个宇宙在爱因斯坦、霍金们的眼里看来,也就是能量和物质变来变去所形成万象森罗的世界。社会、精神同样如此。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富贵贫贱都是唯心所变,哪怕是真的,也要转化为我们的精神感觉。以我们的精神来承担所谓的穷达贵贱。怎样使我们的精神能力提升?能消化这一切,承载这一切,转化这一切,“化而齐”很重要。有的人股票跌了几百万,不想活了,跳楼;有的人股票跌了放在那里不管,过几年涨起来,仍然是富翁。面临同样的事,有的人有担当精神,有的人没有。

别那么敏感,别那么脆弱,坚强一点,要化,化成一种境界,化成一种优势,化成一种魅力。“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要达到这样最高的受用,这就是见道、成仙。成道也好、成仙也好、成佛也好,就是价值观念的转变,你有佛的价值观你就是佛,你有道的价值观你就是道,你有仙的价值观你就是仙。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当你有平常心,不动心,不为世间无常所动的心就是在山中。在山中一念平和安宁之际,世间已经如同千年的无常、千年的生灭在其中了。以道眼观天下,千万别把荣华富贵、酒色财气看成与我有关,这样的话,不论怎么折腾,都忽悠不了我。

颜子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所以他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故颜子亚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