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至楼观台 一部《道德经》留下千古之谜 你能读懂吗

 林小霖 2018-02-07

原标题:周至楼观台 一部《道德经》留下千古之谜 你能读懂吗

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结草为楼,夜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从此经过。后来果然老子西游入关,被尹喜迎草楼。

老子在这里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

楼观台的名胜古迹,现存上善池、百竹林、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 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

传说,当年函谷关总兵尹喜见到紫气东来,预知有圣人从此经过,于是尹喜便到函谷关等候圣人,一日老子骑青牛而至,便拜老子为师,辞官引随老子到他古宅楼观论道(楼观本是尹喜结草为楼,夜观天象的地方。尹喜称其宅为楼观)老子和尹喜从函谷关西行入秦沿秦岭终南山神仙路西行,昼行夜宿,不几日来到终南山下楼观说经台,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竞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抬头望时,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浩然,不尽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洋洋洒洒五千言,由尹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是也。

后来老子与尹喜结草楼观,夜观天象。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发现终南捷径后说经台讲经,楼观台练丹峰炼丹,升仙西楼观,享南山之寿,是谓道教之祖庭,天下第一福地也。

有学者说:“陕西的黄帝陵是中国文化的根,楼观台则是中国文化的魂。”

《陕西志》载:“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此台一揽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从古至今,楼观台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留下历代文人雅士溢美之词。新时期,楼观台将洗尽铅华,再一次傲立于世人面前。

中国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道家生态伦理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之上的,是以道生万物、人天同源为其基本特征的。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和共同的法则,这是道家在生态伦理领域的突出贡献。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编辑摄影:王晓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