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CSM十大关键词

 alayavijnana 2018-02-07

敲黑板,划重点,以下是CSM的十大关键词,为2017年立传,给2018年打call!

“互联网+”时代,广播收听方式日渐呈现多终端化、移动化、碎片化等特点,为满足市场对多终端收听测量新要求,CSM媒介研究在2013年引进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广播虚拟测量仪收听调查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世界领先的虚拟测量仪技术,基于声音匹配原理,全方位监测用户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跨平台、多终端收听行为,可以完整再现用户在线、离线、直播、回放、互动等个性化收听。继2015年成功中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收听率数据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之后,2017年再次中标南京、上海、无锡和广州广播收听率调查服务。截止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无锡、南京六个城市开展广播测量仪收听率数据与服务项目。2018,CSM媒介研究将继续专注于收听率调查技术的创新发展,多角度全面还原广播媒体的价值,为传统广播做足增量发展和价值兑现。

相关链接

1.CSM媒介研究成功中标上海广播电视台收听率调查项目
2. CSM成功中标江苏台广播测量仪收听率调查服务
3.收听测量仪数据的正确打开姿势——上篇:技术问答
4.收听测量仪数据的正确打开姿势——上篇:数据特点

媒体融合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广电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传统广电抓住契机发展未来开拓新蓝图的必由之路。作为服务于广播电视行业的专业研究公司,CSM在开年之初成立融合传播研究部,专注内容研究,开展电视新闻融合传播、移动端视频及直播的监测与研究等创新项目,为电视媒体推进融合传播、提升移动端传播力提供数据与服务。同时在2017年举办的全国以及区域电视高峰论坛上,CSM特别组织圆桌对话“媒体融合:电视人的看法与办法”,与电视人共话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这些精彩对话,为电视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关链接

1.徐立军: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价值评估体系再造
2.CSM开启2017新篇章:融合传播研究部正式成立
3.热点观察 | 复盘全国“两会”省级卫视新闻栏目融合传播
4.行业对话 | 融媒体时代电视人的看法和办法(一)
5.行业对话 | 融媒体时代电视人的看法和办法(二)
6.媒体融合:电视人的看法与办法—CSM专题论坛江浙沪电视台嘉宾观点
7.媒体融合:电视人的看法与办法——CSM2017广东区域电视台客户会嘉宾观点

随着视频节目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普及,对收视率行为的测量亟需从电视观众测量扩展到覆盖多个终端不同平台的全视频用户测量。2017年,CSM媒介研究成功中标香港电视收视市场2018-2023年的收视率调查项目,实现了从TV到total video的全面测量。香港全视频受众测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数据分析,数据涵盖所有播出平台,包含所有收视样态,基于同源数据的调查则能够测量同一个人在电视及网上的真正收看行为,以此了解观众跨平台的走向,更具体跟踪观众群从电视收视转移到网上收视的动态。

相关链接

1.CSM媒介研究再次成功中标香港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
2.CSM为香港市场提供全视频收视测量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3.电视受众测量的新发展——CSM举办视听分享沙龙暨香港全视频收视测量分享会

2017年,OTT市场一片蓝海。超大规模的OTT终端数量催生了OTT大屏广告商业价值的释放,各大企业纷纷抢滩布局,欲抢占智能电视爆发点。CSM媒介研究在过去一年也围绕OTT频频出手。5月23日,联合CTR、欢网科技、勾正数据和一点网络五家公司发起成立了智能电视大数据联盟,发布了《家庭大屏收视全研究报告》;8月29日,成功召开一届一次理事会议,推进联盟迈出新的一步。CSM媒介研究将把握2018年的新动能、新机遇、新趋势,积极推动TV+0TT同源广告效果评价体系的发展,推动行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链接

1.肖建兵:规范数据评价标准,推动智能电视广告市场的发展
2.CSM媒介研究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智能电视大数据联盟,《家庭大屏收视全研究报告》面世
3.智能电视大数据联盟在京成功召开一届一次理事会议

CSM媒介研究联合欢网科技推出的CSM-huan实时数据平台,创新地将海量收视数据与抽样收视数据进行实时融合,使智能电视机的实时回传数据“个人化”。实时数据全国网平台、52城平台和35城平台先后上线后获得行业内高度认可,2017年年初获评金屏奖最佳实时收视率产品奖;在2017受众测量(Audience Measurement)峰会上,CSM媒介研究凭借CSM-huan实时数据平台成功入选成为本届峰会唯一来自亚洲地区的演讲嘉宾;12月,CSM-huan实时数据平台添加至微信实时平台小程序,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操作体验。2018年,CSM媒介研究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加单城市数据平台,以多种方式持续提高收视预测精度,继续实现智能电视收视数据的“终端到人”。

相关链接

1.CSM受邀出席“Audience Measurement 2017”,CSM-huan实时收视系统”获国际认可

2.CSM-huan实时收视系统荣获2016年度金屏奖最佳实时收视率产品奖
3.CSM媒介研究携手欢网为2017年央视春晚提供实时收视大数据服务
4.CSM-huan实时数据平台全新升级上线

随着互联网终端快速发展甚至普及,用户通过点播、回看等时移方式收看电视的行为越来越普遍,这为电视媒体在直播收看之外提供了价值增长空间。CSM媒介研究历时两年研发实践,通过测量观众点播与回看行为,量化反映时移收视给电视带来的增量价值。在传统直播收视率调查的基础上,有效拓展了原有体系,为电视端“全收视”价值评估提供了标准化工具。2017年已推出全部77个测量仪调查城市7天时移收视数据,及35城市头部卫视及央视频道晚间时段60天时移收视数据。2018年将继续通过技术更新,拆分收视数据中的电视直播频道、时移收视及其他收视的来源设备,为行业评估电视节目的时移收视价值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持。

相关链接

1.影响全球人均收视的重要因素——时移收视
2.时移收视知多少——Q&A篇
3.国外时移收视数据的应用与发现
4.观众忠实度:直播收视与时移收视差异化明显

跨屏传播与收看,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一道新景观。CSM媒介研究联合comScore开始展开Cross Media Audience Measurement跨屏收视测量,以热点节目为研究目标,整合电视端收视数据及网络端观看数据,通过连续跟踪,了解热点节目跨屏传播特点,并以周报形式推出“电视+网络”的数据报告。CSM媒介研究将继续探索推出平板电脑、手机等其他多终端用户观看数据,对电视节目的线上线下受众收视行为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链接

1.2017年热点节目跨屏收视周报(电视剧与综艺)第四十七期
2.第二季度热点综艺节目跨屏收视分析

CSM媒介研究与新浪微博共同推出微博电视指数已有三年。时至今日,微博电视指数综艺及电视剧日榜、周榜每日持续更新,形成海量数据积累;关键词管理平台与分析查询系统不断升级,优化平台和产品,并在2017年微博电视影响力峰会上,发布了《2017微博与电视发展报告》,针对2017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与电视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内容视频行业与微博平台合作发展进行了梳理盘点。为了让内容与渠道更好的融通,2018年,CSM媒介研究将继续围绕观众收视行为与微博讨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相关链接
1.2017微博电视影响力盛典 CSM媒介研究发布《2017微博电视发展报告》
2.受众研究中心专访:独家解惑CSM《跨屏收视报告》与“微博电视指数”
3.2017微博与电视融合发展观察:更多电视剧、综艺与微博合作紧密

CSM体育与媒介研究部门致力于为中国体育与赞助市场提供全方位的评估服务。目前体育赞助评估服务已经涵盖了中国所有的知名赛事,成为中国体育研究行业的权威。2017年开始尝试整合电视、网络视频、平面/网媒舆情、社交媒体等数据资源,向市场提供全方位体育的赞助媒体价值评估,在2017年第三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上,体育与媒介研究部总监Pierre Justo分享了体育媒体融合以及体育媒体评估价值服务的观点和看法。2018将全面开展亚洲范围内体育受众调研,努力将CSM 体育与媒介研究打造成为亚洲体育调研行业先锋!

相关链接

1.Pierre Justo:体育赞助全媒体效果评估

2017年,各种唱衰电视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在2017年第三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上,CSM媒介研究执行董事、总经理徐立军阐述了电视在媒介进化图景中的应有方位,全面解读了电视的特性、价值和潜力,给哀叹电视衰退的中国电视界打了一剂“强心针”。在第五届网络视听大会上,副总经理肖建兵深入剖析了2017年电视传播的五大亮点,提出建立一套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收视调查体系。

在新媒体冲击下,电视媒体近年来的确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但CSM媒介研究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电视业界一起携手同行,建立客观、科学、符合市场需要的收视调查体系,助力电视未来转型。

相关链接

1.徐立军:媒介进化图景中的电视方位
2.肖建兵:建立客观科学符合市场需要的网络视听数据体系

3.郑维东:遇见电视的未来之随想

4.遇见电视的未来——CSM媒介研究论道第三届中国电视大会





版权声明 | 稿件为收视中国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