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永新·巴蜀感旧录:长秋山的行走--宋代大儒魏了翁故里寻访记(2017).

 钟永新作品集 2018-02-08

长秋山的行走

——宋代大儒魏了翁故里寻访记

钟永新

蒲江魏了翁为宋代四川大儒,有四川社会科学院学者蔡方鹿先生研究多年,著有《魏了翁评传》等书,而“魏了翁全集”尚未见有整理出版。

我原搜集购有《鹤山集》,对魏了翁学术有些许了解,历史上的魏了翁又以举办鹤山书院颇具影响,原址在蒲江县境隈支峰之白鹤山(今蒲江县鹤山街道樱桃村),后迁于今日蒲江中学,千年相袭,人才辈出。

昔年我游蒲江时专程,还去过长秋山,此山是道教二十四治地之一,行走长秋山,几未见行人,山中有昔年魏了翁读书隐修处,存有其迹,当年是否至过,也无甚印象了。

 

 

20154月初稿   20177月修改 20182月修订

 

附录:

【魏了翁简介】魏了翁(11781237),南宋哲学家。字华父,号鹤山,学者称鹤山先生。邛州浦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嘉熙元年卒于官所,赐太师、谥文靖。主要著作有《鹤山大全文集》《九经要义》。哲学主张道不离器、体用不相分的观点,认为“先儒不以人废言,取之以明理”,体用之说最为“精密高明”。他反对虚玄之论,主张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佛老的“无欲”之说。他虽然尊崇朱学,但认为心可以范围天地,出入古今,从而提出“天只在此心”,“天地是我去做”的心学命题。在治学方法上,主张读经书原著,对于经书注文,可读,但不可尽从。( 来源:《中国百科大辞典》)

【魏了翁故里】四川蒲江

【魏了翁读书台】四川蒲江长秋山

【魏了翁作品选】

贺新郎(生日谢寓公载酒)

只记来时节。又三年、朱炜过了,恰如时霎。独立薰风苍凉外,笑傍环湖花月。多少事、欲拈还辍。扶木之阴三千丈,远茫茫、无计推华发。容易过,三十八。

此身待向清尊说。似江头、泛乎不系,扁舟一叶。将我东西南北去,都任长年旋折。风不定、川云如撇。惟有君恩浑未报,又故山、猿鹤催归切。将进酒,缓歌阕。

 

小重山

缺然。小词寄五兄代劝

养得儿男百不中。年年随举子,踏春风。寿觞庭院燕泥融。将雏处,长是半西东。

移孝便为忠。儿行虽在远,母心同。若将一念答天公。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海棠春令(同官约瞻叔兄□□饮于郡圃海棠花下,遣酒代劝)

东君惯得花无赖。看不尽、冶容娇态。拟傍小车来,又被轻阴绐。

阴晴长是随人改。且特地、留花相待。荣悴故寻常,生意长如海。

 

临江仙(再和四年前遂宁所赋韵)

一点阳和浑在里,时来尔许芳妍。春风吹上醉痕边。隽欢欺浅酌,清晤失佳眠。

聊把繁华开笑口,须臾雨送风般。因花识得自家天。炯然长不夜,活处欲生烟。

 

浪淘沙(刘左史光祖之生正月十日李夫人之生以十九日赋两词寄之)

老眼静中看。知我其天。纷纷得失了无关。花柳乾坤春世界,著我中间。

世念久阑珊。随寓随安。人情犹望衮衣还。我愿时清无一事,尽使公闲。

 

鹧鸪天(别许侍郎奕即席赋)

公在春官我已归。公来东蜀我居西。及公自遂移潼日,正我由潼使遂时。

如有碍,巧相违。人生禁得几分飞。只祈彼此身长健,同处何曾有别离。

【魏了翁墓】江苏苏州市枫桥镇高景山金盆坞

 

【魏了翁故里相片】

—宋代大儒魏了翁故里寻访记1.jpg

四川蒲江鹤山书院旧址蒲江中学(2015-08-16 钟永新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