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是否因为惰性影响了血糖控制?(中)

 醒真 2018-02-08

治疗惰性从哪来?

研究发现,治疗惰性在高龄和病程较长的病人中更常见。例如,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治疗惰性的产生都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因素难以改变的话,大家应该积极改变主观因素,努力减轻或消除惰性。总结见下表。

 

表 治疗启动或升级潜在的障碍

医疗保健人员

患者

医患双方

健康医疗体系

时间限制


缺乏糖尿病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


指南推荐发生变化


高估/低估患者治疗依从性

 

不愿意接受治疗


由于治疗复杂而不依从治疗


担心低血糖、体重增加

 

医患缺乏沟通


当患者未能按时复诊时,医生缺乏有效的随访计划


卫生专业人员之间沟通不足

 

缺乏对医生在复杂慢性病管理上所花时间的补偿


新药费用高


资金不足


对慢病管理不善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缺乏慢病管理效果的评估和奖惩机制

 

医生的治疗惰性

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对于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及时予以强化治疗,对于血糖的长期管理很重要,很多患者通过早期强化治疗,尽快解除高血糖毒性,胰岛功能可以得到部分恢复,有的患者甚至可以暂时停药,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就可以控制好血糖,这种状态甚至可以持续几年,这被称为临床缓解。然而,临床上仍然有很多医生对强化治疗存在抵触心理,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1)缺乏认识:有的医生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积极控糖的重要性,以致于面对无症状的患者时不愿意去增加治疗。

2)缺乏信心:有的医生是因为所在医疗机构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或是对较新的治疗手段缺乏信心,所以担心积极治疗潜在着风险。也有的医生是对患者缺乏信心,担心患者无法按要求去进行血糖监测、饮食、运动和药物调整。

3)缺乏时间:很多医生半天门诊要看几十个病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向患者讲解对糖尿病控制不佳的后果,更没有时间去说服患者服用更多的药物或转为更积极的治疗方案,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将患者转到糖尿病教育护士那里,但更常见的做法是,患者不愿接受新方案时医生就会继续沿用原来的方案,这种情况在基层医疗机构更为普遍。

 

患者的治疗惰性

这两年在健康管理方面有个热词,叫做健康素养,这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做的调查显示,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48%,即每100个人中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能够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的人还不足10人。患者的治疗惰性很多时候与其健康素养水平低有关。研究发现,治疗惰性在高龄和病程较长的病人中更常见。

  (1来自“手里”的原因:很多患者并非不愿意听从医生的建议去进行积极的治疗,而且无力承受疾病的负担。首先,糖尿病管理中需要患者自费的开销很多,即便是有医保的患者,胰岛素针头、血糖仪及血糖试纸仍完全需要自费,一些新型药物也需要部分自费。其次,糖尿病人群的主体为中老年,很多患者要面临失业、退休等问题,导致经济来源减少。最后是我国居民的医疗保障仍较为有限,尽管近年来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逐渐增加,但“深度”还很不够,很多患者(尤其是基层)病情需要使用的药物无法获取或是无法报销(或需部分自费)。

2来自“心里”的原因:糖尿病管理是场持久战,这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心理上的。长期患病很容易产生厌烦、悲观、绝望等不良情绪,研究显示,糖尿病人群抑郁症发生率增加,而抑郁的存在会影响患者的血糖管理。近几年时常有演员、歌手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其实糖尿病患者更是需要予以关注和关爱的人群。前两年流行一句话,“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当多和患者谈心,很多抑郁症患者正是表面看起来很开心,其实内心正忍受着抑郁的折磨。

3来自“外来”的原因:有些患者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糖尿病教育,完全不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做些什么,一些患者抵触增加药物或是改用胰岛素治疗,仅仅是因为他们对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不知道积极治疗对于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不知道坚持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血糖的基础,或是担心治疗会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然而,目前医院提供的糖尿病教育大多是免费的,这就容易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持续性,据郭晓蕙教授介绍,CDS已经在尝试新的教育模式,比如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有偿教育,但投保者可以报销。

  有些患者则害怕成为别人谈论的对象,这种情况在年轻患者中尤为突出,还有些人为了控制体重或是不被别人发现,而选择漏打胰岛素或是自行减量;还有些患者的主要顾虑是担心因为患病而影响上学、失去工作或是失去恋人,我经常收到一些糖友的来信,有的是已经和恋人进展到谈婚论嫁,却因为担心对方或对方家长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的表现,感到苦恼、忧虑甚至是畏惧,有的是恋人得知自己患病后表示愿意一起去面对,但最终却因为对方家长不同意而分开,还有的是因为长期患病而“被”离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