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快乐老年435 2018-02-08

林黛玉: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颦儿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众姐妹和宝玉一起被要求作诗。

黛玉见宝玉正在大费神思地独作四律,而自己原本想要大展其才,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因此正有些心内不快,所以决定代宝玉作几首。

宝玉说只有一首《杏帘在望》没有作成,黛玉就说“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趁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眼前。

由此可见,黛玉的才思是有多么敏捷了。

且看这首被贾妃说为宝玉所作的前三首之冠的“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当贾政带着宝玉和众清客相公一道逛刚建造好的大观园时,来到一处令贾政说“引起他归农之意的地方”。

且看是怎样一番景致:

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珍笑说“就差一个酒幌用竹竿挑在树梢了”。

这个“杏帘”一般也是指旧时酒店前悬挂的酒幌。

而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也说过,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

挂起“杏帘”招呼客人们饮酒,在目光所及之处可以看到山庄。

给我有一种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既视感,“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若那个美人是黛玉,也是能令人神魂驰荡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鹅儿们在长满菱荇的水中嬉闹,燕子从桑榆林中衔泥飞出,在屋梁中间筑巢。

一派祥和安宁之景。

这首诗作应该也是黛玉为数不多的不作悲音的诗词作品了。

所以我们也不能因为林妹妹总是写作一些“眼空蓄泪泪空垂”、“彩线难收面上珠”这样的诗句就觉得她是完全的悲观主义。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的,这首诗作就写得十分祥和美好。

这种村居生活情调最适合辛弃疾的那首《清平乐·村居》中的人们居住了,倒有点闲静安逸,与世无争的意思: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通“无”)

美好幸福的五口之家,温馨感人。

只是当生活予以我们打击和沉痛后,这些的美好生活显得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可是又是那样令人心驰神往。

或许在黛玉心灵深处也是有这样美好愿望的希冀的,希望可以有人陪伴过上安宁清闲的日子就好了。也不用整天在大观园里过着如坐针毡的生活。

林黛玉: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颦儿

还记得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宝玉准备送黛玉一顶冬天下雪来戴的斗笠时,黛玉说“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之前刚刚嘲笑宝玉戴着大箬笠,披着蓑衣的样子像渔翁。

或许这也是她在内心深处的渴望与一人心去“归隐”的想法吧,即便每天看到的是“寒江雪”也是岁月静好的。

我也喜欢那种“过荒村野桥寻世外古道,远离人间尘嚣,柳絮飘执子之手逍遥,檐下窗棂斜映枝桠,与你席地对座饮茶”的快意人生。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一畦的春韭已经绿了,十里之内都可以闻到稻花的香气。

看来能够有场大丰收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改名为“稻香村”的“浣葛山庄”是李纨的住处,李纨在诗社里给自己起的雅号就是“稻香老农”。

李纨在这里生活,她也很符合这里环境的气氛,她一个寡母带着儿子贾兰,活脱脱是一个低调的“隐居者”,而且李纨在大观园里本身也不是什么会出风头的人,很有些与世无争的意味。

“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

“馁”(něi):饥饿

在这太平盛世是没有饥饿情况的,那么又为什么必须要忙于耕田织布的事情呢?

最后一句话很明显是表明了一种对“乌托邦世界”的幻想之情。

不过黛玉也不见得是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是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的,只是主要是因为这个诗作是呈现给元春看的,所以元春看了很高兴。

元春作为一个贵妃娘娘,其实也不见得她心里面就是觉得天下一片太平了,所有人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然她也不会在轿内看到大观园中如此奢华的时候,默默叹息奢华过费;也不会在回家之后忍悲强笑说“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不知多早晚才来了”。

只是她代表的是“皇权的威严和身份等级”,所以她的行动想法是被人处处留心着的,她在这么多人面前, 必须夸赞“天子圣明”,必须认可这是一个“太平盛世”。

虽然她自己宫门一入深似海,终究是为了家族利益变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个中冷暖,只可自知。

但她如果不表现出对于这个“太平盛世”的认可的话,很有可能被人暗中听到了陷害她,说她不认可“天子圣明”,然后殃及家人。

所以,元春的心里一定也是有她自己的苦楚的。

林黛玉: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木石前盟

只是对于黛玉来说,这样不作悲音的诗词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或许也是刚来贾府没多久,还是沉浸在贾母的疼爱和与宝玉的亲密关系中吧。

毕竟很多事情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看似一切皆是美好的,那么到了以后又“何事秋风悲画扇”呢?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