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驱动教学——在美国杜克大学讲授创业课程的感悟

 Danliel88 2018-02-08

2017年我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从事一年的访问工作,尊重系里的传统,我独立承担了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下回顾一下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感受,通过自我反思促进二次学习,也希望能启发同行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一、课程设计

首先谈一下这门创业课程的设计。由于课程的名称是社会学视角下的创业研究,这个定语区别于我熟悉的管理学视角下的创业教学。这门课程大纲起初是Martin Ruef教授设计的,后经由其他教授本门课程的老师改进而成。课程整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所熟悉的基于PSED(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的设计而展开的新企业早期创业过程,同时加入了哈佛大学Norman Wassermann教授的《创业者的困境》(Business founder dilemma) 一书的内容!这本书是2015年的畅销书,研究基于对high technology 以及bio technology两个行业长达十年的追踪数据,分析了在早期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面临的一些充满矛盾的选择,写作的顺序依照创业过程展开,但不严格限定这些程序的先后顺序。例如,创业者面临的第一个决策就是要不要创业,这是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你有立刻开始的动因也有等待的理由!如果你决定创业,那么接下来你准备一个人干还是组建团队,如果组建团队你会找什么样的人,现实的创业团队又是怎样的,你如何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定义角色并分配股权和其他奖励方式?这里面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一次选择,各有利弊,作者将其归为了在创业过程中动机的差异驱动,即是追求财富还是权力驱动(wealth or power driven),Wasserman教授2017年在SMJ的论文很好地论证了在创业过程中追求对企业的控制权和财富构成一种悖论,会影响企业是否能够吸引奇缺的外部资源从而让企业更好的成长,还是保持企业的决策权但是只能保持有限规模!

课程章节的设计围绕这个逻辑以及PSED的框架展开,我在讲课中加入了关于创业机会的内容,包括机会的来源,创业者尤其是专家型创业者如何识别创业机会,这些主要基于Saras教授的Effectuation理论。这部分内容在最初的大纲中没有,但是我认为在认识创业现象过程中,创业机会不容忽视。基于PSED的研究,新企业早期的创建过程延伸到成功创建了一个企业或者退出创建过程。基于此,这部分内容教学的终点是新企业在组建初始创业团队和雇员之后,如何管理并构建企业的组织蓝图,以及这个蓝图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企业的发展,即我曾经关注的组织烙印现象,或者称作Business founder legacy !这一点我在研究上一直有所关注,但直到在杜克大学的教学之后才更好的理解了这个研究概念将如何转化为教学!

在这条主线上,课程从“谁是创业者”这个传统的问题开始,分析了个体、团队和企业层面的各个话题。同时为了更好的刻画创业的社会嵌入视角,正如PSED研究框架中提到的,还需要看行业/种群,以及社区或宏观环境对创业过程的影响。在行业/种群层面,教学围绕种群生态理论展开,这是Martin Ruef和Aldrich Howard 等一系列这个流派的学者的研究重点,探讨了organization population 在资源限制的前提下的S型成长模型以及企业创建率的变化,在种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组织形式的发展generalist and specialist 例子就是Labor union 和Brewery两个行业的实证研究。

至于社区对创业活动的影响,这部分类似我们谈的创业生态系统,阅读材料采用了Saxenian(1994)的案例研究,作者对比了波士顿128公路和硅谷这两个美国主要的创业聚集区,在社区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上的相似及差异之处,直至发展至今两个地区的迥然差异。这两个地区在发展之初都得益于以高校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二战期间乃至战后美国军事订单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战后军需的大幅下降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例如来自日本企业的竞争),使得两个地区原有的发展模式都受到了巨大挑战,因此开始了转型和新的探索。文章对比了两个地区文化和社会环境,作者将硅谷地区归结为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地区工业体系,鼓励相关技术专家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灵活调整。这种密集的网络形态以及开放性的劳动力市场鼓励了试错和创业活动。与此相对,128公路地区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所主导。他们的产业结构是由这些独立企业集合各种生产活动为依托的。专利和商业秘密主导了企业和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强调稳定性和以自我为本的地区文化。作者将两个地区如今在创业环境上和地区竞争力上已经明显分化,硅谷聚聚了美国1/3的100强技术企业。同时在企业的发展市值、出口值和创造就业上的贡献度也大幅超越了波士顿128公路地区。在这个案例之外,还利用了Martin教授自己的一篇关于发表在American Sociology Journal上有关于社区层面的社会资本的文章来解释为何不同的地区的创业氛围差异会带来创业活动活跃程度的差异。使得这堂课即具有生动的案例素材,又具有理论依据。

至此课程上半部分的内容基本结束了,其中还辅以了1个案例研究,同样是使用的Wasserman教授的哈佛案例,进一步回应他书中的内容,以及一个小组案例研究,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具体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大家自行选择一个初创期的新企业,分析其创建过程。

在随后的小组宣讲和论文评分过程中,我的体会是,美国学生对课题内容的理解未必比我们的学生更加深刻,但是在写作和展示环节会更认真一些。和我在南开的授课(也是英文授课)比较,也许是语言的天然优势造成的。形成差别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的问题引导。坦诚的讲,由Ruef教授首先设计的这门创业课程,是高度研究驱动的,根据自己以及相关流派的研究成果,设计了课程的整体框架,逻辑严密,自始至终保持连贯一致相互呼应。同时由于针对本科生,也加入了案例分析,小组项目展示,电影教学等互动元素。

与商学院教学设计思路不同的是,社会学视角下的创业研究比以创业者个体、企业为主要分析单元的商学研究设计相比,视角更加广,并没有涉及。商学院教学体系中如火如荼开展的诸如商业模式设计、精益创业,或者近些年流行的奏效逻辑等内容,也没有拼图、画布、电梯演讲等活动,更多的是多方位对创业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对相关知识的传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现象,规避一些误区,并对一些悖论的决策掌握相应的决策逻辑支撑点。形成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来自教授的学术背景和视角,也因为学生的多元专业分布。在杜克大学,创业这门课是MMS(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Study)项目的必修课,很多跨专业的学生来上,包括经济学、公共政策、社会学、工程、生物等等,这样多元化的学生构成,决定了学生们对课程的期望是各不同的,特别操作化的内容其适用性会低。除此之外,通过旁听和自己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我纳入了自己在商学院系统内的部分知识,补充了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教学相长的过程也使得我站在一个更广的社会体系中,理解了创业这种社会现象,可谓收获颇丰。

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创新驱动创业发展的内容,在这部分内容开始我通过介绍IDE(Innovation Driven Entrepreneurship)和SME(Small and Medium Size Enterprises)两种类型的创业企业的对比,引出了创新驱动的创业活动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虽然中小企业是创业活动的主流,但是IDE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由于,创新是驱动IDE发展的关键要素,下半学期的课程,便围绕创新这个主体展开,探讨了创新的扩散、新企业和成熟企业在创新行为上的差异、以及从职业流动(job mobility)的角度解释了成熟企业和新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以及创业股权融资如何助力创新型创业企业的成长。

依据创新的不同划分依据,课程首先探讨了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以Soresen and Stuart (2000) “aging, obselence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这篇文章为依据,探讨了为何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成熟企业会更多的从事渐进性创新而新企业会专注于突破性创新。此后又依据Christensen 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探讨了为何那些善于创新管理完善的成熟企业在面对破坏性创新时候会节节败退。通过这两堂课,基本上解释了成熟企业和新创企业在创新行为上的差异,以及二者通过创新展开竞争局面。

随后课程中我们又探讨了员工在既有企业和创业企业之间的流动如何催生了衍生企业这一问题。如果说大部分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曾受雇于既有企业的话,那么当他们在职场中推出某种创新,为何雇主方即既有企业没有投资这项创新的开发过程,现有理论可以从代理理论、组织能力、员工学习、创业传统几个方面解释了这一现象,因此出现了员工离职创业的现象。

在创业融资如何驱动IDE企业发展的课程中,基于Huang and Pearce(2015)以及Huang and Knight(2017)的研究成果,我从介绍创业融资渠道和传统的融资渠道的差异开始,主要分析了早期创业者投资的投资逻辑以及投资人和创业者动态关系管理等方面内容。


二、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谈完了课程设计和内容,再简要说一下课程的组织和管理。如上所述,这是一个密集的教学之旅,每周两节课,周二和周四,每次75分钟,其中五次课堂测验(short essay),两个小组项目(宣讲+论文),期中+期末考试,总时长16周。每堂课至少2-3篇高难度的阅读材料。能跟下来的学生我相信收获良多。同时通过两次考前回顾总结,我也希望能够把课程的骨架、大纲设计的逻辑给同学们简明扼要的说清楚。教学期间我做到每次大小考试和测验都给学生书面反馈,学生也很积极的修改参与,但是工作量着实很大,当然收获也很多。让我开心的是,在南开两年多BAT(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英文班)项目和IMBA项目的全英文教学锻炼之后,我已经对英语教学完全不会紧张了,但是也进一步发现,英语是一门永远值得深入学习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你的准备越充分,应对越自如。

三、心得体会

以上通过流水账的形式简要记录了我在杜克大学授课的讲课经历,下面简单总结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此次教学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研究和教学互为相长的道理以及研究驱动教学的意义。在此次课程中,上下两部分的内容是用相互关联的研究串联起来的,教师利用自己和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串联起一门完整的教学大纲,这其中蕴含了理论知识的整合以及向教学实践的二次转化,考验了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基本功。这是一种教学逻辑和设计方法,也是我目前非常认可的一种方式。至于这种方式是否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例如MBA是否适用,还需要讨论。

其次,有关课程的进度管理,我体会到了动态跟踪学生作业和项目的进展的重要性。通过不同形式的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课程内容。例如随堂测验可以动态的、迅速的跟踪这两三节课的内容,通过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借由小组案例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选题反思课程内容等等。

最后,需要说明是由于社会学与管理学的学科差异,这门课程设计的主旨是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这种社会现象,而并没有特别深入到创业过程中的操作细节,例如在商学院课程中经常讲到的识别创业机会、产品调整,商业计划书设计等内容。这是学科差异带来的,并无优劣之分。


最后衷心感谢杜克大学社会学系Martin Ruef教授,Yang Tiantian博士在访学一年中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提供这个让我锻炼成长的教学、科研舞台。隐藏在森林之中的杜克校园,将永远是记忆中最美的角落。



作者简介:田莉,管理学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2016年12月31日至2018年1月3日,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派出计划资助赴杜克大学社会学系访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