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将到来 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 美食、红包、春联、新衣、炮仗等年货一个也不能少 今天查叔就和大家聊聊年货的变化 1950年 春联、门神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刚刚解放的原因,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很低,甚至连肚子都吃不饱,能在过年的时候做点肉食解解馋就很满足了。衣服也是洗洗干净就行,因此最重要的年货就是对子纸和门神,再怎么穷,过年都得贴上对子,显得喜庆。 1960年 花生、瓜子、蚕豆 6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了改善,“人民公社”和“生产小队”成立,每到过年的时候,生产队都会给大家发一些花生、蚕豆和葵花,因此,过年家里待客的就是花生、瓜子、蚕豆这3样。 1970年 糖果、新衣、猪肉 70年代属于计划经济,过年的时候,每人都能分到半斤糖果,也能用布票扯几块布给孩子们添件新衣服。那时候的猪肉也很便宜,交了国家的统购(猪)以后,过年可以自己杀一头,条件差的也能买个七八斤,肥肉瘦肉搭配,能炒出好几个不重样的好菜。 1980年 鸡鸭鱼肉、皮衣皮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鸡鸭鱼肉的一桌好菜早不在话下,人们过年穿的也丰富起来,皮衣加程亮的皮鞋成了新衣的标配。而那些追求时尚的女孩子,都会烫个波浪头,穿个高跟鞋。 1990年 饮料、好酒 之前过年都是喝着自家酿的米酒,90年代则开始直接买瓶装酒,年货上也有了各种水果、零食、糕点,生活大变样。 2000年 时尚的新衣 21世纪,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置办年货都要花上上百的花费,有钱的甚至花费上千元。新年的食物都是特色的当地美食,有的家庭开始选择去饭店去吃年夜饭。 而变化最显著的是人们的穿着越来越时尚,中山装、军大衣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10年 各地美食 随着网购的兴起,便宜便捷的网购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年夜饭桌上是天南海北各地的特色美食,当然,零食、酒、衣服也被变的更高档。 如今 各大家电、红包 有数据统计,如今过年,相比必备的美食、新衣等,家电成为了年货的新势力。另外,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也成为年年刷屏的存在。 来晒出你记忆中的年货吧 年货的种类变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但都寄托着大家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在微路况后台发送照片和你记忆中的年货故事以及联系方式,我们将选取有趣、有料、有故事的上墙。 但凡上墙,都能获得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神秘新年大礼一份,赶快行动吧!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