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一定爱看的极简北宋史(十五):宋辽的第二次碰撞

 金色年华554 2018-02-08


赵光义充分吸取了上次伐辽失败的教训,兵分三路。一路以曹彬与米信为主帅,东出雄州,主攻幽州;一路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西出雁门关;一路则以田重进为主帅,中出飞狐。赵光义是这么打算的:

这三路人马里,曹彬是昔日灭后蜀与南唐时的主将;潘美则是灭南汉的主将;米信和田重进是赵光义的心腹将官;杨业——也就是日后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中老令公杨继业的原形——在对辽战争中战功赫赫。三路大军共聚精兵二十万,加上后勤保障人员,总兵力接近百万,可以说赵光义这次是彻底把大宋的家底都掏了出来,决心和契丹人一绝雌雄了。

                       雍熙北伐形势图

赵光义想的很好,潘美他们从代州打过去,契丹人的防守重心一向是围绕着南京(也就是北京城)展开的,所以呢,让曹彬在正面牵制契丹人,潘美就在西路杀他个天翻地覆,田重进则在中路将契丹人的援军分割开,为潘美创造一个不受干扰的作战空间,然后大家把幽州以外的地盘收复的差不多之后,合兵一处,拿下契丹人的南京城!

(赵光义):但令诸将先趋 云应 , 卿以十余万众 , 声言取幽州 , 且持重缓行 , 毋得贪利以要敌。 敌闻之 , 必萃劲兵于幽州 , 兵既聚 , 则不暇为援于山后矣! ——宋会要辑稿·落夷·一之一O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 ·雍熙三年

完美!

契丹人呵呵一笑:他强任他强,我用托比昂……不对,是清风拂山岗。任你三路来,我只一路去!你们宋军连自己边境的那点地方都守不住,燕云十六州这边一马平趟的地形,拿不下南京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作为支点你们打进来随时都可以被我打回去嘛。所以辽军就像宋军预测的那样,将自己的主攻方向确定在了曹彬身上!契丹太后萧燕燕果断命令南京留守、昔日高粱河一战中打得赵光义灰头土脸的耶律休哥前去迎击曹彬,而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率领机动力量驰援耶律休哥,自己则带着小皇帝组织战略预备队准备御驾亲征。至于潘美他们,就交给耶律斜轸带着一支人马和他们斡旋去吧,只要耶律斜轸能起到迟滞、干扰宋军的作用就算完成任务。

于是整场大战的关键,现在都落在了曹彬身上。

曹彬表示自己的情绪不是很稳定。

一方面曹彬是太祖的心腹将领之一,和赵光义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密切,赵光义甚至是有点忌讳曹彬的。然而作为享誉中外的名将,这种规模的战役不让曹彬参与进来又不太科学,所以曹彬虽然成为了东路军主帅,但是对这支队伍的操控却一直不是很到位。而另一方面,东路军的粮食快吃没了。

这实在是很荒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宋要打这么大规模的仗,粮草肯定是早就准备好的。然而一方面辽军骚扰的厉害,另一方面可能宋军的后勤调度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东路军的粮食供应出现了问题。

怎么办呢?曹彬当时已经打下了涿州,和耶律休哥隔着一条涿水大眼瞪小眼,战略相持的任务做的很好,但是相持的再好,没有吃的也相持不下去。于是曹彬思前想后,决定收缩一下,退回雄州。

曹彬的想法很好,涿州是个小城,无险可守,只要粮草补给供应充足,宋军随时可以再把它夺回来。但要是因为死守涿州而导致大军里无粮草外无援兵被辽军吞掉,那麻烦可就大了。但是远在开封的赵光义听到这事却大发雷霆:曹彬你脑子进水了!?哪有两军对垒反而跑回来要补给的道理?!你给老子顶上去!赵光义在开封城中向瞬息万变的燕云战场上发出了最高指示:曹彬必须立刻返回涿州,并与米信部汇合,严格按照战役最初提出的战略构想同辽军进行战略对峙!

于是曹彬按照皇上的指示,又一次带着队伍打回了涿州。然而这一来一去的,队伍里不满的声音可就越发高涨了,大家认为,咱们东路军宿将最多,实力最强,可开战以来什么都没干!人家西路军和中路军却是捷报连连,曹彬你还能不能带着我们干点事业了?曹彬心想这都是皇上嘱咐的我有什么办法!但失去了皇上宠信的他却再也不能像打南唐时那样对自己手下的将领进行有效的约束了。最终被战功烧坏了脑子的东路军做出了一个极端错误的决定:打!不仅要打,而且要大打,打出我们东路军的威风来!

于是曹彬领着东路军开始了龟速的进军,说是龟速,实际上比真正的龟速可能还要慢一点(冷知识,乌龟爬行的速度约为0.15M/S)。从雄州到涿州一百多里的路东路军竟然走了二十多天,平均每天进军不到五里!之所以如此之慢,一方面是由于辽军一直在利用自己的轻骑进行骚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唯恐冒进出事的曹彬要求全军上下边走边在道路两边挖反骑兵壕沟防止辽军大举进攻。而此时萧太后的主力正在星夜兼程赶往涿州的路上!于是等到疲劳的宋军终于有惊无险的拱到涿州城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现在他们要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原来的地方守备军了……

在这种情况下,撤退成了曹彬唯一的选择。然而契丹人可没那么好说话:老子们陪你扯了这么半天,你想不留下点什么就走?哪有那么容易!耶律休哥领着辽军精锐立刻衔尾而上。终于,宋军在岐沟关北被辽军追上了。深夜曹彬和米信突围时被契丹人在拒马河杀了个人仰马翻。侥幸得逃的宋军成了惊弓之鸟,在逃到易州的时候又被耶律休哥追上按在地上一顿摩擦,数万宋军哭着喊着抢渡沙河,又是死伤无数……

至此赵光义的北伐计划算是彻底破产了,但是赵光义却不想就这么把西路军和中路军车回来:我不是打不过你么?行!我撤军!但是我费了这么大劲,不能白费!潘美你们把山后几个州的军民都给我撤回来,我要让这些契丹人拿回去一片白地!

然而这一撤,出事了。

当时西路军的主将是潘美,副将是杨业,还有个监军,叫王侁。

杨业原名杨重贵,原来是刘旻手下——这哥们后来改名叫了刘崇,在后周灭后汉时拒不投降,建立了北汉政权。刘崇为了拉拢杨业,收了他做干孙子,赐名刘继业。大宋灭北汉时,他一直抵抗到最后一刻,到最后北汉君主刘继元投降了他还在坚持战斗,赵光义对他这种抗战到底的行为极为欣赏,于是让刘继元劝降了他之后给他恢复本名,并任命他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你可以理解为新疆阿勒泰地区区委书记兼边防司令这么个重要的角色。

杨业在新的岗位上可谓恪尽职守,在和辽军的大小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契丹人称为“杨无敌”。在这次撤军的具体方案上,他和他的上级们发生了分歧。

杨业觉得正面硬刚无异于自寻死路——还是死的最快的那种,咱们应该采取委婉一点的办法,一方面联络内陆守将接应,一方面用弩手和骑兵互相策应机动防御,把老百姓都护送进去。

然而这个方案却遭到了监军王侁的无情嘲讽:哎哟你不杨无敌么?怎么对面敌人一多你就怂了?你这是严重的右倾逃跑主义路线错误!你就应该正面和契丹人硬碰硬!潘美在一边默不作声,显然是在默许王侁的说法。绝望之中的杨业一赌气:行!我作为一个降将不正面硬碰硬就是有二心是吧?那我就硬碰硬去!你们在陈家谷给我接应一下就行!

好!你去吧!

结果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杨业带着人出去阻击契丹人,当他领着百余名残兵血战归来时,王侁和潘美却放了他的鸽子!杨业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心中的悲恸——我为北汉尽忠,主君却先我而降;我为大宋尽忠,大宋却无情的抛弃了我!那一刻老将军的心里一定是无比痛苦的。最后杨业的坐骑被射中,坠马被俘。

辽军简直高兴的不知到哪里去了!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杨无敌”啊!耶律斜轸亲自上阵劝降,然而杨业此时心中一片枯寂,只是一心求死,最终绝食三日而死……

得知这个消息的赵光义大怒,削了潘美三级官职——然而都是一些虚衔,又下旨将搞事情的监军王侁除名发金州。日后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的故事,正是由这段往事脱胎而来的。



作者:丧心病狂刘老湿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974ae9da852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