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戏之王》: 这是我见过全天下最好的爸爸

 富书 2020-06-19


过滤式教育,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不想回家的女人,是世上最孤独的一批人

让孩子成为普通人,是父母最高级的教育

每个当女儿的都希望有一个好爸爸。

作者:叶子飘飘(爸妈内参主笔)

一个男人被老板解雇了。

收拾好桌上零碎文具装入纸箱,他失魂落魄抱着回家。楼顶上,妻子在晾挂床单,两个可爱的小女儿在跳舞。

一个女儿扬着笑脸说:爸爸,今天是我生日,你带了什么礼物给我?这一刻,换作你怎么回答?

不外三种:

第一种:内疚。觉得自己做父亲无能,羞愧低下头,转过身悄悄抹眼泪。

第二种:粗暴。像一根爆竹猛被点燃,憋了一天的怨气、怒气集中爆发,大声怒斥:别烦我,一边待着去。

第三种:直面。蹲下身抱住女儿亲吻,温柔道歉:对不起宝贝,爸爸太忙忘记你生日了。明天补好吗?

常人不外这三种。而这个男人的反应是第四种:

恍然大悟生日是今天,几秒内疚后,迅速转换思维,面对女儿坐下,神色坦然镇定:“我当然知道是你生日了,宝贝,看我给你准备了什么?”

一边编台词,一边双手忙个不停,偷偷摸索纸箱里可怜的一截蜡烛、几支笔、一盏小灯罩,三下五除二组装成一个“魔法台灯”。

巴拉巴拉变,他慎重从纸箱里端出台灯,手指一弹,镂花小灯罩哗啦啦旋转,蜡烛的光漏出来,在周围宽大的白床单上掠过,好比宽银幕上的走马灯。


女儿看入神,眼睛里有东西闪闪发光。

伴随男人磁性的声音解读:

“宝贝,这是一盏许愿灯。对它说出你的愿望吧,即使实现不了,它也能帮你好好保管。”

“爸比,你太了不起了。”

女儿欢呼,感谢爸爸送的神奇礼物,然后双手合十许愿,神情虔诚、激动。

这就是休·杰克曼在《马戏之王》里饰演的美国传奇人物、世界马戏之父巴纳姆,是他穷困潦倒,创业前的景象。

然而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让我看到了一位难能可贵的好爸爸。

好爸爸最珍贵的稀缺品质:有一颗旺盛鲜活的好奇心和不老童心。


他懂得女儿对生日的看重,对礼物的渴望,尽管自己陷于刚被解雇的低谷,仍想方设法去满足女儿要求。

没钱购买生日礼物没关系,好爸爸能变腐朽为神奇,自己创造出一个礼物,并给它施展魔法。

眨眼间,让孩子转悲为喜,好爸爸仿佛自带魔法的,鲜活的好奇心和一颗童心就是他的神奇魔杖。

所以,在孩子眼中,这样的爸爸具有无穷魔力,几乎没有他办不成的事,解决不了的困难。

爸爸就是他们可以依靠的树,能给他们带来欢声笑语的魔法扫帚。

难怪生活在穷困家庭的两个女儿,一个说愿望是想嫁给圣诞爷爷,一个说想得到一双芭蕾舞鞋。

她们随心所欲做梦,根本不受丑陋现实的拘束。生活只能困顿她们的衣食,却困顿不了她们的想象力。

因为有一个好爸爸给了她们最宽松、最自由的心境去成长。

只要有这种爸爸,即便生活是一件窘迫的补丁衣服,她们也能让重重补丁成为美丽的装饰,把乞丐装穿出时尚感。


后来,失业的休·杰克曼向银行贷款办了一个博物馆。

可费劲辛苦发传单、推销卖票都无济于事,因为是新鲜玩意,无人问津。奔波一天而一无所获的男人垂头丧气回到家,还不忘推开女儿卧室门,道晚安。

两个女儿躺床上,睡眼朦胧,仍懂事地安慰爸爸:

一个说:博物馆没人来,也许因为你展览的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你应该弄些活的来表演。

一个说:比如像美人鱼之类……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换作你,会对女儿梦呓般的建议上心么?

小孩子的话,随便听听就行了,胡思乱想的东西怎能当真?

因为在她们眼里,世界才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而现实是,世界从来理智又残酷得血腥。

可休·杰克曼一字一句,听进去了。为什么不听听孩子建议呢?谁说人小就一定是胡言乱语?

没准她们没受过污染的眼睛反而更能看到世人忽略的东西。

儿童是和上帝通灵的一种生物,作为小小人,她们身上有大人退化的很多神奇本能。

休·杰克曼坐在桌边认真思考女儿的话,想入了神。第二天,他大张旗鼓在街头巷尾贴广告:征求所有奇人、怪人。他要聚集他们开一个马戏团,和大象、猴子一起表演节目给大家看。

想不到,这个别出心裁的举动让他一炮而红,事业终于走上正轨。

我看到了一个好爸爸的第二条稀缺品质: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说话。 


不要以为谁都会倾听,倾听不是只有一双耳朵就能实现的事。

真正的倾听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要调动耳朵、眼睛还有大脑积极转动思考。当然,先得有一颗真诚谦逊和尊重的心为前提。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爸爸不像妈妈细腻温柔,多是粗线条硬脾气,能耐下性子听孩子说完话都不容易,还能矮下身段去认真倾听?真当回事的,当作同事、伙伴谈话那样去倾听?

倾听中,他不嘲笑孩子的胡言乱语,不批驳他们的天马行空,不讥讽他们的不合逻辑?

没有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真诚看待孩子的意见,就做不到这种倾听。

所以说,好爸爸的第二条稀缺品质就是:源自内心的真诚、谦逊和尊重孩子,认真倾听他们谈话。

真正会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会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善于倾听的耳朵和心,你才会交到知心朋友。

尽管是彼此年龄悬殊的父女,也能互相交心。


马戏团为休·杰克曼带来滚滚财源,他迅速跻身富豪阶层。

买了豪华别墅,有众多佣人园丁服务,家人开始用奢侈品,穿金戴银,女儿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芭蕾舞鞋,开始学跳芭蕾。

她很努力也很卖力学,跳得越来越好,当上了“小天鹅”舞蹈中的一只,可是小女生的心思很难猜。

同伴开始窃窃私语,讥笑她身上有股花生味道,影射她是在马戏团长大的孩子,不配和贵族出身的她们为伍,一起学高雅的芭蕾艺术。

女儿黯然垂泪,告诉爸爸她不想再学芭蕾了。

休·杰克曼起初不解、生气,问为什么?

女儿轻描淡写说学芭蕾太累,而且她基本功不行。杰克没有忽略,他敏锐观察、明白原因后,心情沉重劝女儿:

你为什么要放弃?你和我们都知道,其实你不比她们所有人差。

这是鼓励女儿,给她来自成人世界的肯定和信心。也是婉转告诉女儿,别人的冷言冷句虽然让你不舒服,但正因为不如你他们才在乎你、防备你,只要自己坚持,就没人能让你放弃。

他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锲而不舍的奋斗和坚持,远胜一切流言蜚语。让事实说话,让成功最后堵住那些俗人的嘴,比什么都强。

这是粗线条的爸爸对女儿的细腻柔情,对女儿情绪的超强敏感力,才让他的关怀体贴温暖,铿锵有力又一针见血。

如果没这一点,很可能就大事化了,女儿放弃芭蕾的真实原因也无从觉察了。说不定,从此她也与梦想也插肩而过。

多亏爸爸的敏感觉察和及时关怀,才把女儿拉回寻梦路。


休·杰克曼并没就此完结,而是更深一步思索,他醒悟是社会对马戏团是低俗表演的偏见,导致女儿受人排挤。

他开始思考如何提升马戏团的地位,让主流社会接受马戏表演也是一门艺术。

故事才有后来的发展:他拉优秀编剧成为搭档,引马戏团进皇宫觐见英女王,邀请欧洲最知名的“瑞典夜莺”到纽约举办演唱会……

由女儿不受人待见为导火索,这个爸爸延伸出一系列创举,历经种种辛苦,提升马戏团地位,终于让自己跻身上流社会,让女儿也扬眉吐气,从此得到在社会立足的自信和胆气。

由此,我看到好爸爸稀缺品质的第三条:

真正的爱和关怀,要靠敏感力的眼和心去觉察,去关注,才能呵护孩子的梦想,激活她的信心和勇气。

好莱坞全能型演员休·杰克曼的演技出神入化,虽然主线是展现巴纳姆传奇性创办世界第一马戏团的故事,他的励志人生确实值得喝彩,但我更感动的是一个好爸爸对女儿的万千柔情。

每个当女儿的都希望有这样一个好爸爸。

第一、他最好有一颗鲜活好奇心和不老童心。

能陪我玩泥巴、做游戏,永远有层出不穷的创意,即使用干枯小树枝也能玩出百变魔法,让贫瘠的生活妙笔生花。

有这样的爸爸,就像有了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有了一个千奇百变的好玩伴。

第二、他还发自内心尊重我,有耐心倾听我的喜怒哀乐。

我笑他也笑,我哭他陪哭,喜欢听我的所有烦恼、意见,从不嫌弃我的各种鬼话。

能做到这一点,简直是同龄人中的闺蜜,是可遇不可求的蓝颜知己。

第三、他还有一颗敏感力的心关注我,觉察我的变化,化解我的忧虑,在理解和体谅的前提下给我关怀。

在快节奏、高频率的现代,人们都习惯便捷生活,喜欢快餐,喜欢读图懒看文字,还有人能近距离关注你,敏锐感知你,无微不至赠予关怀,不是慈悲心怀是什么?

得到这样的人,绝对三生有幸。

何况这人是你至亲、至爱的爸爸,简直没有更好了。

他就是全天下最好最赞的爸爸。

有这样好老爸,简直给他当三辈子的女儿也愿意。

作者简介:叶子飘飘,富书签约作者,倚笔写红尘,仗剑走天涯,君问我心何须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简书@叶子飘飘吧。本文首发爸妈内参(ID:shenduwenhua),转载请加微信:fushuname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