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子姐姐讲故事:一切从小红楼开始

 鲜艳小花 2018-02-09


近日,《解放日报》资深文化记者沈轶伦对燕子姐姐的进行了采访,记录了一段她和“中唱小红楼”的特殊情缘。文章刊发于2017年10月13日《解放日报》专版《解放周末》。



“中唱小红楼”,现在依然伫立在美丽的徐家汇公园里。



燕子姐姐讲故事:一切从小红楼开始

沈轶伦




1983年,从静安区骑车到徐汇区衡山路,是一段越骑越安静的路程。

一路向西,两边的楼房密度逐渐降低、车辆渐疏、行人渐少。自行车轮子滚动的声音,就越发变得清晰起来,偶然遇到崎岖处,车身一颠,车铃被震得轻轻一响。陈燕华发现,自己已经骑入荫凉深处,进入一片梧桐交织的绿意,抬头看时,在衡山路的尽头,小红楼耸立。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公司,到了。

正是在这幢楼内,她第一次灌录了《燕子姐姐讲故事》的磁带。正是在这里,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嗓音的天赋和个人的志趣。从此,她的声音和她的名字,伴随了一代代少年儿童的成长。而这一切,是从她第一次放好自行车,走入那幢小红楼开始的。




《义勇军进行曲》在小红楼录制



全上海有无数幢红色外墙的楼宇。但说起徐家汇小红楼,只有独一无二的一幢。几乎所有的老上海都会脱口而出:小红楼呀,唱片公司的小红楼。

这幢不会言语的小红楼,在上海人的集体记忆里,却是流淌音符和旋律的化身。早在20世纪初,录音唱片已传入上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法商在沪开设东方百代公司经营唱片销售业务,1917年在徐家汇路1434号购地建厂,建起中国第一家唱片制造厂,小红楼为其中一幢办公用楼。

最初,唱片是在中国录音,送法国制成唱片,再运回中国销售。当年,谭鑫培的《洪羊洞》《卖马》等老唱片在红楼里灌制,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共计32张唱片也在红楼里陆续问世。

时代歌曲,在小红楼留下浓墨重彩。1934年,聂耳担任百代音乐部主任,就在这幢小红楼里,他创作出了《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歌》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著名歌曲、乐曲。1935年,正是在小红楼里,聂耳和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录制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片模板至今为中国唱片总公司保存。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红楼二楼朝西的一间房间里,“金嗓子”周璇曾在这里录过音。与周璇同年代的很多歌星都已在此留下婉转乐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唱片社成立,《我的祖国》《梁祝》等优秀音乐作品在这里陆续走出。


声音如水清亮,连隔壁的工作人员都过来听




1983年,陈燕华第一次走入中唱上海公司时,被眼前厂区面积之庞大所震慑。

因为兴奋和忐忑,她甚至来不及观察厂区内景,就连忙按照编辑的指示,进入录音棚所在的区域。当时,陈燕华以“燕子姐姐”为名,每晚在上海电视台主持少儿节目,已经小有名气。也因此,受到中唱音乐编辑之邀,以录制磁带的方式来为孩子们讲故事。在当时,这样录童话的形式,实属创新之举。

录音棚里,安静得没有一点杂音,四壁都包裹有柔软的吸音材质,将外部的喧嚣全部摈除。独自在录音棚里,如回到母腹,好像初生婴儿面对陌生世界。聆听极度的寂静,让人也不禁紧张起来。所以,虽然已经习惯面对镜头,但一想到要将自己的声音永久地灌录下来,还是十分慎重。

陈燕华曾经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在校时她学得最好的一门课,正是台词课。因为表现出众,还被老师钦点为课代表。为了确保自己在录音棚里发挥到位,陈燕华第一次到中唱时,还特意请了两位台词老师与她一起来,以便现场给予专业指导。

她念了一段童话,然后走出录音棚,到外间的控制台,听自己声音的回放。在那个小房间里,她听到自己的声音豁然响起,甜美清亮的嗓音似从天空降临,如水一样充满了整个房间。甚至正在隔壁办公的中唱员工,都不禁走到这里来听她的声音。陈燕华难以忘记,当时这些整日和声音打交道的专业人士,在听到自己的声音时,眼里露出的那份赞赏。这是一个有仪式感的时刻,也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从那一刻开始,她确认自己有天赋的嗓音,也有了自信,自己一定能做好为儿童念故事这件事。

她录制的《燕子姐姐讲故事》1986年出版就卖出100多万盒,并获得了1989年的金唱片奖。这是这一奖项第一次颁给语言类节目。


1986年出版的《燕子姐姐讲故事》第一辑


《燕子姐姐讲故事》精选



1989年获得首届“中国金唱片奖”

(中国金唱片奖: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是我国唱片(音像)业文艺类节目评比中具有学术性和艺术性的高层次奖励活动,是国内唱片(音像)界经批准冠以“中国”名称的权威性大奖。)


这是燕子姐姐一生中最开心的一段日子,也是中唱上海公司历史上最辉煌的日子。但在这辉煌之中,也蕴含着变化的暗涌:盒式音带已经开始流行,几年后CD也即将研制问世,互联网即将改变传播方式,传统唱片的黄金时代正在进入尾声。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陈燕华时不时会骑着自行车,从静安区的家到位于徐家汇的中唱来录制故事。小红楼不仅成了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坐标,也成了她生命里的一个坐标,直到上个世纪末她出国。




离开上海的日子里,上海第一条地铁从徐家汇穿过。陈燕华曾经听中唱的老员工说过一件轶事:当年为了测试录音棚的隔音效果,曾请解放军在厂区外的道路上开空炮。最后证明录音一点不受影响。但地铁从厂区地底下穿过,再不能隔音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盒带也不再流行。不久中唱和临近的大中华橡胶厂都移居他处。此处只留下前者的一幢小红楼和后者的一根烟囱。


原中华橡胶厂的大烟囱


中唱旧址变成了徐家汇公园



如今,回国多年的燕子姐姐,还在继续讲故事。只是当年留下她的声音的录音棚已经消失在城市更新中。



听着她故事长大的孩子,自己做了父母。见证她讲故事的厂区,变成了绿地。唯有她的嗓音没变,还是那么清甜有力,像她一直在念的童话人物,始终执拗地留在纯真年代。






感谢燕子姐姐讲故事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