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勒交响乐的作品特色

 KobeChao 2018-02-09

克劳迪奥·阿巴多指挥马勒《第六交响曲》




马勒交响乐创作及其作品特色

交响乐是马勒音乐创作的主要领域。在他看来,音乐是复杂的音响逻辑形式的组合,其表演需要特定的体裁和器乐合作来完成。要想使交响乐“令宇宙震动”的能力表达得淋漓尽致,离不开对乐器有着高超驾驭能力的乐队成员的努力,他要做的就是将他们集合到一起,使他们在完美配合的基础上展示交响乐之美。 


马勒是西方晚期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共创作了10部交响曲,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是其代表作。马勒的交响乐在情感表达、色彩浓度强调上都极具代表性,这是马勒对奥德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突破,也是识别他的名片。 



一、马勒交响乐创作特色 

  1. 异于世俗的作品结构。早在18世纪中后期,交响乐就形成了独立的四乐章器乐体裁。马勒的交响曲在结构上与传统交响乐有着显著不同,如马勒《第五交响曲》的第一部分虽然都是以鸣奏曲式为主,但是,在篇幅上,这两部分都可以当做一个独立的乐章来看待。《第三交响曲》在结构上更是进行了充分扩展,整个曲子被扩充到6个乐章,仅该乐曲的第一乐章在篇幅上就比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的篇幅要长。从外在形态来看,马勒交响乐在组合上以核心动机为主线,非常关注调性的关联性,乐章间的组合关系具有深刻的逻辑意义,不同乐章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们又共同出力支撑起古典交响思维的总框架。马勒交响乐在创作思维和意境表达上,与其他作曲家尤其是传统作曲家有着明显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情感表达,这是马勒复杂音乐思维定势的体现,它满足了古典交响思维在大范围内展现音乐统一规律的需求。在马勒之后,这种充分扩大乐章结构的行为渐成时尚,但是在马勒之前,却很少见。在马勒存在的年代,马勒是最为夸张、最引人注目的一个。 

  2. 个性化的和声调性布局。与马勒在音乐表现上的自在而为相比,他在调性运用上的大胆可以说是有之过而无不及,马勒一生都在思考人生,他对苦难和现实的冷酷始终难以释怀,马勒的悲剧意识在其音乐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在马勒交响乐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许多尖锐的和声常常会不合时宜的出现,许多曲调经常是在这个调开始在那个调结束,这与传统的德奥交响曲调性布局方法有所不同,这是一种发展性的调性布局手法。马勒在其交响乐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这种和声调性布局手法。此外,他还经常运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与和声来表达自己的悲观心理,如在马勒《第五交响曲》中,调的主音由大七和弦组成,整个作品听起来让人感觉都比较紧张。在其《第六交响曲》中,第一乐章小号在吹出ff之后,很快就弱化为pp的和弦,悲伤的色彩贯穿、弥漫了整首乐曲,作者的悲观心理昭然可见。 

  3. 乐章摆脱文字束缚。马勒是标题性交响乐推广者,他的每一部交响乐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标题性,这与马勒“交响乐无所不包”的思想主旨是相符合的。马勒在交响乐标题上的创新非常多变,其早期作品都有着详细的标题提示,但是,以第五交响乐为开始,其音乐作品再没有详细的提示或标题。熟悉他的人自然知道,任何说明文字在其音乐面前都是多余的。标题的不同和有无不过是马勒交响乐的一个方面,他的作品在音乐想象、曲式结构、音乐语言上同样是有着明显区别。不借助文字和标题来表现音乐,这是马勒“无所不包”的创作思想的体现,它表明马勒已经摆脱了文字对音乐的束缚。这种无标题音乐使交响乐传统标题手法失去了意义,为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也丰富了音乐的价值。 

  4. 乐队组成数量庞大。马勒在世时,他作为指挥家的名气要远比其作曲家的名气大得多。马勒在指挥时喜欢使用幅度较大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此外,他还喜欢用层次细腻丰富、音响浑厚的音乐语言和人数众多的庞大乐队来表现音乐的表现力。有一次,在《第八交响曲》演奏中,马勒就用了一个人数超过千人的交响乐队,在这一庞大的音乐编制中,仅独唱演员就有七个。马勒对自己的这一创举非常满意。在他看来,音乐是复杂的音响逻辑形式的组合,其表演需要特定的体裁和器乐合作来完成。要想使交响乐“令宇宙震动”的能力表达的淋漓尽致,离不开对乐器有着高超驾驭能力的乐队成员的努力,他要做的就是将他们集合到一起,使他们在完美配合的基础上展示交响乐之美。我们可以将庞大的乐队看做马勒创作理念的现实实践表达,要肯定其合理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举动在传统交响乐演奏中是没有过的。 



二、马勒交响乐作品的艺术特色 

马勒是一个饱含悲世悯人情怀的艺术家,他从不间断对人生问题尤其是对现存事物的思考,痛苦和死亡这些困扰人心的问题,是他创作的动力,也使其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其作品有对人类苦难的精神概括,也有对社会的精神感召,这也赋予了其音乐作品以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1. 早期作品积极乐观。马勒早期音乐作品主要包括四部交响曲,在《第一交响曲》中,马勒用清新朴素的语言,描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塑造了提坦式的英雄,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概括、总结,并通过对人和事的探索,对现实和人生的意义做出了解释。在《第一交响曲》的第三章,马勒用悲哀的气息渲染浓郁的死亡意识,但是,在第四乐章,曲子的基调却变得高涨而饱满,这种戏剧性的变化,表明了马勒对生活的热情。《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是马勒早期的代表性,在《第二交响曲》中,马勒从生与死的角度揭示了人生哲理,并从思想发展的连续上阐述了它与《第三交响曲》的内在关联。相较《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对生死的思考更加深入,生与死的理念冲突也更加激烈。《第二交响曲》开章就是生死主题鲜明的“葬礼进行曲”,其后就是对“为什么”这一人生哲理的追问和解答,可见马勒有着强烈的不甘被命运摆弄的态度。在《第三交响曲》里,马勒生动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对生活的向往。从《第三交响曲》的每一章分别用夏天、鲜花、森林为主来命题,人们可以真实感受马勒将视觉从人类苦难挪开时的愉悦之情。在旋律优美的《第四交响曲》中,马勒的愉悦之情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对“天国”的向往,是他积极心态的写照。

  2. 中期作用在情感上开始发生变化。《第五交响曲》是马勒中期交响乐创作的开始,自此,马勒交响乐在风格上开始有了显著变化,乐曲再没有乐章前的标题和乐章,乐曲开始以纯器乐的形式存在,早期音乐温和明亮的和声被对位式织体所取代。整体来看,马勒这一时期创作的歌曲,不论是《孩子们的死亡之歌》还是《五首吕克是歌曲》,都没有交响曲主题和乐章,但是,乐曲在思想内涵上仍旧有着显著关联。其中,《第五交响曲》是马勒从天国返回现实后精神体验、思想感悟的综合,他在其中点明了自己对现实的迷惑。从早期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到中期沉重的心理危机和内心挣扎,马勒交响乐作品的悲剧性不断加强,难以调和的生死抗衡使作品的戏剧冲突更加强烈。马勒的《第六交响曲》保留了四个乐章,且所有乐章都以a小调这一悲剧常用调为中心调,因此,马勒又称这部承载着生死意念的作品为《悲剧交响曲》。由上述可知,在马勒的早期作品中,死亡这一主题就已经出现,不过在早期马勒的作品在格调上是积极乐观的,其中期作品对死亡的认识更加深刻,作品情感基调也发生了改变。 

  3. 晚期作品苍凉悲怆。马勒晚期可谓是命运多舛,他在辞去宫廷歌剧院的工作不久,就失去了年幼的女儿,紧接着又患上了心脏疾病,这些沉重的打击使马勒的心境愈加悲凉。他在晚期四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其晚期作品分别是《第八交响曲》、《大地之歌》、《第九交响曲》、《第十交响曲》。在这几部作品中,尤其是《第八交响曲》、《大地之歌》,声乐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再像早期那样只是零碎地出现在乐章、段落里。其中,《第八交响曲》两部分的歌词分别以圣咏《降临吧!造物主的圣灵》和《浮士德》的最后一幕为歌词,作者对世界乃至宇宙的悲怆之爱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第九交响曲》、《第十交响曲》是纯器乐,作者也在《第十交响曲》未完成之前辞世。其实,作者在创作《大地之歌》时,对自己的病情已经非常清楚。他本人也是以告别的心情来创作这部作品的,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里作品中仍在继续。 



三、影响马勒交响乐创作的因素 

艺术创作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有着密切关联。马勒处于德奥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无产阶级愈加贫穷,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维护统治,统治阶级不得不对内实行高压政策。作为一个敏感的艺术家,马勒无法像无产阶级一样拿起武器去战斗,但是,他可以将自己对社会的直接体验和对苦难的深刻感受渗透到创作中去,他的作品也因此而带有鲜明的悲剧、忧患色彩;此外,多灾多难的家庭,事业上遭遇的挫折,女儿的不幸夭折,自身的病痛,也给马勒带来了影响。他一方面思考着痛苦、绝望和死亡,一方面通过带有哲理意义的交响乐来反映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实质,并希望能用悲观理性主义去影响同时代的人,其作品也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而有了特殊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