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为什么还要讲究仪式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只摘不看 2018-02-09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清晨的地铁因为大包小包回家的人而有了一些热闹气儿。那应该是在外打工的一家人,满满的年货。妈妈和女儿商量着今年得到哪些亲戚家拜年,女儿还夸爸爸理的新发型更显年轻。

鲜少的在异乡闻到了过年的味道,突然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日子,那一天天攒起来的年味儿,隔着岁月也好闻。

那时候小孩子过年一定要缠着妈妈早早买新衣,放在衣橱里,得向小伙伴炫耀好几回,要是买晚了,还会和妈妈哭鼻子。

按老理儿,今天腊月二十四是大扫除的日子,早晨吃完饭就要开始一天的忙活,妈妈指挥着全家,角角落落必须到位,小孩子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也要跑里跑外,递抹布倒垃圾,兴冲冲地参与这一年一度的重要时刻。

大年三十妈妈准备年夜饭,小孩子们就要和爸爸贴春联。一定是用现熬的浆糊,贴的时候还热乎乎的,哪个屋贴那对儿,这时候就必须争论一番,好炫耀自己一年的语文学习成果。

晚上团圆饭是要请长辈先入桌的,小孩子再困也总要嚷嚷着熬到十二点听听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第二天早早就要起来拜年,小孩子是要跟着爸爸妈妈身后的,等到了十来岁才可以和同辈组队出门,那就意味着从此便可以独当一面了。

每年大年初一还有一个必须的仪式,就是照全家福。在院子里挑一个干净的背景,全家人整好衣帽穿戴整齐,喊一声响亮的“茄子”,新的一年喜气洋洋开始了。

到如今:

好吃的随时点点手机就能送到,再也不用大张旗鼓的上街采买年货;

新衣服随时买随时穿,越来越少人在乎过年穿的是哪件;

春晚年年播,但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抢红包的背景音;

大年初一的仪式早已经简化,和亲戚朋友打个招呼就算作拜年。

全家福也不过是一起拍个自拍上传朋友圈。

每年母亲都会问: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

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随便着,我们把年随变成了日历上沉闷而面目模糊的一天。

我们怪时光无情,怨商业化太浓,却很少去想,什么时候开始少了对年的敬重,淡化了年的仪式感?

仪式感到底有多重要?


说起仪式感,人们最常喜欢引用《小王子》里的那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美剧《绝望的主妇》里有这样一段话:

这句话,用在过年再恰当不过,越是懒得,越是无味。

仪式感,是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是我们对庸常生活的回击。

比如婚礼,很多男人会不理解女人为什么要执着为了一个给别人看的仪式去花费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其实,婚礼除了是做给父母亲朋看,也做给自己看。

当她在婚后的一地鸡毛里忍不住摔门而出的时候,也许会想起婚礼那天他热辣诚挚的誓词,心中一动,觉得生活难免磕磕绊绊转头就去超市买了菜,你看,曾经的庄重不知抵消了多少庸常的怨念。

当然,仪式的豪华与精简并不是衡量婚姻的标尺。我们只是需要一个仪式昭告天下也告诉彼此:从此刻起,新的人生开始了!一切将变得不一样。

仪式感,不仅仅是生活里的小情趣,也是一种强大而积极的暗示。

记得微博上看到有一位师范学院的老师,那天正要告别35年的教师岗位,正式退休。

最后一堂课,丈夫送来了鲜花为其庆祝并拍照留念。下课后,夫妇二人相伴骑着自行车回家。

这简单的一束鲜花不仅仅是多年婚姻的美丽注脚,是爱情的仪式,更多的是对退休失落的消解,在以后的岁月每每回想起这一天,这位老太太想必都是甜蜜的。

你看仪式感化解了黯淡情绪,化作一抹鲜活的色彩点缀在岁月的长河里。

仪式感有多有用?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序的、混乱的、无规则的世界里,平淡如水是常态,“受挫遇险”是常事。但如果把某件事情赋予了仪式感,就像在无涯的黑夜里为自己点了一盏灯,整个人都能散发能量和底气。

刚刚毕业实习的时候与人合租,大家都钱少活多生活得很苦。但是有个室友,每天都会从楼下的花店里,把没有卖出去的特价花买回来,耐心细致地插到洗干净的玻璃牛奶瓶中;会去便利店买好看的桌布,把掉漆的旧桌子盖上;很早就起床,给自己好好地做一顿营养早餐,认真摆盘拍照留念;周末的时候,会放着歌打扫卫生......

我当时不能理解,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人,为什么会额外花这么多时间,做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后来才知道,她才是我们之中最辛苦的那个,上司刁钻,同事排挤,毫无依仗的她正是凭着这种仪式感,才走过艰难而无趣的岁月,拥有对抗生活的勇气。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段子。有一位姑娘,日常甚是朴素,突然就开始在朋友圈晒起了大头照,隔三差五,不管多拙劣的化妆技巧也要坚持浓妆艳抹,后来才知道,原来每次化上大浓妆穿戴得超级美艳是要去赴一场特殊的约会——住院化疗。

虽然我病了,但我并不会苍白憔悴狼狈不堪,滚蛋吧肿瘤君,你休想看我的笑话!禁不住莞尔,也禁不住敬重。仪式感让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唤醒我们对自己的尊重和信心。

在漫长无序的黑夜里,这个勇敢的姑娘靠着仪式感化解漫长人生里的苦涩,狠狠回击生活给予的磨难。

我们自己创造仪式感,也享受别人带来的仪式感,仪式感承担起了传递爱的重任。

十六岁还是穷酸学生的时候,闺蜜趁着晚自习送来了一盆脆生生的绿植贴着“生日快乐”的标签,感动得一塌糊涂,现在还常常想起;

第一次约会时,被送的毛绒玩偶虽然稚嫩,隔了时光还记得那份幸福和雀跃;

每年假期都会被带出门和爸爸妈妈游玩,回忆里整个学生时代都会因此变得多彩。

带给我们仪式感的人,往往是真正爱你的人,凭着这爱意,不知创造了多少美好。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多需要仪式感

我们抱怨着仪式感的繁冗和无用,回想却是仪式感串起的记忆。

穿新衣,放鞭炮,是我们的童年,

一年年的年夜饭,人有增有减,不禁感叹家人的重要;

走街串巷拜年,互相寒暄中,才意识到时光的变迁。

马上又到新年了,放下手机,有仪式感的事情还有很多。

和妈妈一起做顿年夜饭,和爸爸一起再贴贴春联;

努努力守夜感受辞旧迎新那一刻的美妙和郑重;

去亲戚好友家坐坐,再远通个电话聊聊家常;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发现在家里“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尤其是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虽说你的年味儿寡淡,却不该剥夺属于他们的仪式感。所以,不要再因为怕麻烦而一再取消带娃出游的计划,不要小看一顿精心摆盘的辅食、一次精心安排的家庭亲子活动,不要再看不起那些“穷讲究、瞎折腾”,就是在这折腾里,孩子学会了感恩、尊重,留下了幸福和美好的回忆,也更懂得了时间和成长的意义。

BBC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定居英国的妈妈,带着丈夫和一双儿女回北京过年探望父母哥哥。来之前她不忘让孩子们画了一幅全家人的画像,并且认真裱好千里迢迢带回中国。身患老年痴呆的老父亲手里接过那张“全家福”,目光灼灼泪水盈然。

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也许只是那一点小心思、小用心,如同咖啡里的一点糖,就能给孩子一个更有色彩的新年——

1.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讲过年的意义和习俗,读读相关的绘本,做做传统民俗手工,比如剪纸。

2.我们可以让孩子拿起画笔,画一张年画,即便把家里弄得到处都是颜料又怎样?孩子们的快乐是无价的。

3.拍一张全家福,不要只是放在电脑里,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夹在相册里。

4.让孩子参与特定节日的流程。告诉他们扫房日、推糜黍、煮大肉、宰只鸡、把面发、蒸馒头,而后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夜、团拜……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他们才会明白,原来,这就叫“过年”!

5.与孩子一起做一下年终总结,总结过去一年的事情,比如长高了多少,交了哪些好朋友,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读了哪些书......认真地记录下来。

6.准备一个成长日记本,每年问同样的问题,记录孩子的回答。放在特定的盒子里,谁也不许看,若干年后再一起打开,估计会感动到泪崩。

怎么样,有没有找到适合你家的灵感呢?

有人说,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着他们回家的,就是这些看似琐琐碎碎但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