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中药散剂的应用经验

 立志奋斗 2018-02-10

中药散剂是中医临床应用于治疗病人的最常用的传统剂型之一,和汤剂、丸剂、膏剂、酒剂等一样都列为中药制剂的重要剂型。中药散剂的临床应用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剂记载,《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散剂达五十余方。历代应用颇多,宋代应用散剂尤为普遍。散剂制法也随着历代实践得到不断改进和发展。散剂具有制作简便,便于服用,方便携带,节约药材,不易变质等优点,历来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实践运用中可见,中药水煎汤剂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仅是可溶性成分,而散剂里则含有药材的全部内容,包括各种粗纤维和不能溶于水的成分,更完整的保存了药材的药性。反过来,水煎剂由于长时间煎熬,则会破坏或消减中药里的某些不耐热成分。

服用散剂,因为在体内的吸收过程比汤剂缓慢而持久,所以最适合应用于慢性疾病,体质差异的调理治疗,以及中医治未病的预防保健用药。我在长期临床中医医疗实践中,对于适合应用散剂治疗的病人,则尽量让其服用相关散剂。有些慢性病人或老年病人在服用中药汤剂一两周后,已经获得良好效果,但根据病情仍需继续服用该药方治疗或巩固疗效时,则用原药方药味碾研成散剂,以方便病人持续治疗。一般可延续服用一个月至数月。

散剂是将药物清洗,烘干,碾研,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剂,故也叫粉剂,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内服散剂又可分为细散和粗散。粗散就是将处方药材碾成粗末,服用时还须煎煮,去渣,取汁,所以仍相当于汤剂。真正的内服散剂其实就是细散,要求将配方药材碾研得很细,很精制,质量要求粉碎细度一般应通过80—100目筛,并且要求应该干燥、松散、均匀、色泽一致。口服散剂只要加工操作过程干净卫生,可以不做微生物学检查,也不需经过消毒这一关。其他丸剂、片剂以及胶囊等剂型,无一不是以散剂为基础,不首先制成散剂是完成不了其制剂的。

散剂在我国古代中医医籍中有着广泛运用记载,如健脾和胃燥湿的平胃散(自《和剂局方》),温阳化气利水渗湿的五苓散(自《伤寒论》),益气敛肺止咳的九仙散(自《医学正传》),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逍遥散(自《和剂局方》),益气养阴生脉的生脉散(自《内外伤辨惑论》),以及助阳益气解表的再造散(自《伤寒六书》)等等,非常之多,数不胜数。

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开方如布阵,兵贵精而不在多。一般配制散剂的中药处方组成,药味都比较少,大都以六至十味为宜。少而精,简而专,药力集中则疗效显著。反过来药味如果太多,每一种药物在单位体积中含量比例极小,药力极微,用之则未必能见功效。

我对中药散剂的关注和重视,是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开始的。兰州医学院毕业后,首先被分配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人民医院工作,那时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农村牧区,经常送医送药到基层。我发现当地的藏医藏药普遍应用散剂。藏族乡村医生把数百种采集采购来的中草药,一种一种洗净晾干,分别将其碾磨捣研,过筛过罗,做成细粉,然后分装在加盖的瓷罐内备用。药柜上按行按排整整齐齐摆放着药罐。药师给患者取药时,都是按处方将一味味药粉用戥子取齐混合包好交给患者。据藏医藏药人士说,散剂早已是他们的主要服药剂型,经济方便,药劲大,见效快,不用费时间煎药,深受群众欢迎。从此我便对中药散剂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和重视。

我在天水市北道区人民医院工作时,曾经带领中医科、内科、儿科、药剂科的几位专家一道进行了一项“调胃益智散”的科研项目,为纯中药散剂,主要功效是调理脾胃、益智开慧,观察了122名患病学龄儿童,治疗有效率达95.9%,科研成果荣获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在数十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我一直重视中药散剂的应用疗效和经验总结,对于治疗效果好一些的病症及其组方,便记录下来。现将我临床最常用的一些散剂及其主要成分、功能主治,简要介绍给大家。

1、益气散—主要成分:人参、黄芪、白术刺五加、枸杞、淫羊藿、茯苓、炙甘草、五味子、山药、陈皮、大枣等。功能:益气补中、生津固表。主治:适用于体质虚弱,体型偏胖(气虚则体偏胖),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气短口干,头晕自汗,或易患感冒,或脱肛、子宫脱垂,或病后产后体虚等。

2、温阳散—主要成分:锁阳、杜仲当归熟地黄肉桂、淫羊藿巴戟天、益智仁、韭菜子补骨脂、吴茱萸、干姜等。功能:温阳扶正、健脾益肾。主治:适用于身体经常畏寒怕冷,腰背以下明显冷感,手脚不温,大便多为稀溏,小便清长,精神不振,或有浮肿、痰饮,或有阳痿、性冷淡等。

3、荣血散—主要成分:当归、白芍、黄芪、熟地黄川芎鸡血藤、龙眼肉、桑椹、阿胶、大枣等。功能:补血养心、益气健脾。主治:适用于各种贫血,体形偏瘦(血虚则体偏瘦),面色萎黄不华,头晕目眩,爪甲苍白,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或腰酸胁痛、肢体麻木、月经不调,经血色淡等。

4、滋阴散—主要成分:熟地黄、知母、女贞子、山茱萸枸杞石斛、北沙参、麦冬、玉竹、黄精等。功能:滋阴养液、补肾益精。主治:适用于形体瘦长,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燥,眼睑干涩,或消渴、盗汗,或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

5、降压散—主要成分:天麻、钩藤地龙石决明杜仲葛根、银杏叶、夏枯草、白芍、丹皮、黄芩、菊花等。功能:育阴潜阳、熄风降压。主治:适用于长期慢性高血压病人,表现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胀耳鸣,失眠健忘,或有胸闷心悸、腰酸肢麻、遗精阳痿等。

6、平糖散—主要成分:人参、黄芪、山药、苍术、玄参枸杞、葛根、生地黄、丹参、山茱萸、黄精、玉竹等。功能:益气养阴、滋肾降糖。主治: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量多而混黄,或带甜味,身体日渐消瘦,皮肤干燥,身痒,或有性欲减退等。

7、减脂散—主要成分:黄芪、白术、决明子、猪苓、茵陈银杏叶、绞股蓝山楂、薏苡仁、泽泻、大腹皮、大黄等。功能:健脾疏肝、祛湿减脂。主治:适用于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以及逐渐体胖,体重明显超过标准者,表现体形较胖,身重乏力,腹满气短,懒于锻炼,食欲好,饭量大,或见头晕胸闷,或有胁痛手麻,或少动嗜睡,或口渴喜饮等。

8、养精散—主要成分:人参、鹿茸、当归、枸杞子、淫羊藿韭菜子、锁阳、杜仲、九香虫、海马等。功能:温肾壮阳、养血生精。主治:适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性欲低下,男性不育,或神疲乏力,或腰膝酸软,或阴囊湿冷等。

9、促孕散—主要成分:当归、党参、紫河车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香附、艾叶、黄芪、杜仲、续断、巴戟天等。功能:益肾养血、暖宫助孕。主治:适用于婚后久不怀孕的妇女,(除外子宫发育异常和输卵管阻塞等病理原因),表现体质虚弱,容易疲倦,精神抑郁,经期不定,痛经,小腹冷感,性欲淡漠,或经前乳房胀痛,或经血带有血块等。

10、回春散—主要成分:当归、女贞子、菟丝子、枸杞香附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熟地黄、白芍、玫瑰花、泽兰等。功能:温肾养血、疏肝解郁。主治: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绝经期)前后,卵巢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表现颜面部阵发性烘热,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情志不舒,健忘失眠,精神倦怠,心烦易怒,腰酸胁痛,月经渐少或绝经等。

11、美容散—主要成分:当归、赤芍生地、丹皮、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薏苡仁、蒲公英、夏枯草、皂角刺、大黄、甘草等。功能:养阴清热解毒、除湿化瘀散结。主治:适用于青年人因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偏多,皮脂分泌旺盛并留,毛囊周围细菌感染等所致的面部痤疮,俗称青春痘,表现为先后轻重不等的细小红色丘疹、粉刺、结节、脓疱、疖肿、疤痕及色素沉着等,影响青春容貌,往往给青年患者造成不悦。

12、还智散—主要成分:人参、黄芪、当归、天麻、葛根、丹参益智仁、核桃仁、柏子仁、郁金、石菖蒲、远志等。功能:益气健脑、活血开窍。主治:老年性痴呆和早老性痴呆患者,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精神思维活动衰退,近记忆力减退,丢三忘四,主观任性,固执自私,待人淡漠,语言重复,或急躁易怒,或默不作声,或答非所问,或举动幼稚等。

13、熄风散—主要成分:黄芪人参、当归、川芎地龙鸡血藤天麻、葛根、钩藤、伸筋草、三七、桃仁等。功能:益气话血、熄风通络。主治:适用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表现半身不遂,偏废不用,肢软无力,肢体麻木,一侧僵硬拘挛,伸屈不利,或舌强语蹇、发音不清,或头痛头晕、面赤耳鸣、口角歪斜、面瘫流涎等。

14、润肠散—主要成分:党参、当归、肉苁蓉、巴戟天锁阳火麻仁郁李仁、莱菔子、生白术、生地黄、白芍、瓜蒌仁等。宜用蜂蜜化水送服。功能:益气导滞、润肠通便。主治: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便秘,尤其是老年人脾虚、肝郁、血亏、肠燥之长期慢性便秘,表现: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有便意而排出困难,面色萎黄无华,或有神疲气怯、头眩心悸、腹胀腹痛等。

15、安神散—主要成分:人参白术、茯神、酸枣仁、柏子仁生地黄龙眼肉、生牡蛎、五味子、珍珠母、法半夏、远志等。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宜用食醋少许兑温水送服。主治:适用于由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及神经衰弱等证引起的虚性经常失眠患者,表现难以入睡,心烦不寐,头晕健忘,心悸耳鸣,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等。

16、开胃散—主要成分:党参、白术、茯苓、陈皮藿香砂仁莱菔子炒麦芽、山药、厚朴、枳实、鸡内金等。功能:健脾补中、开胃消食。主治:适用于脾虚纳呆、脾失健运、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诸症,表现纳呆厌食,缺乏食欲,偏食择食,脘腹痞满,面黄形瘦,精神倦怠,或嗳腐吞酸,或寐时虚汗,或手足心热等。

17、通络散—主要成分:黄芪、当归威灵仙、桑寄生伸筋草、鸡血藤、桂枝、杜仲、续断、牛膝、秦艽、木瓜等。宜用黄酒为引温水送服。功能: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主治:适用于由风、寒、湿痹及慢性劳损等引发的腰背疼痛、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活动疼剧,或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遇风寒湿邪加重,或有骨节肿大、关节变形等。

18、消瘤散—主要成分:黄芪、人参、丹参鸡血藤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虎杖、莪术、枸杞、猪苓、山慈菇、泽兰、甘草等。功能: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散结消瘤。主治:适用于常见多种恶性肿瘤手术前后的支持治疗,化疗中的扶正增效减毒治疗,手术后恢复体力、预防复发及转移的治疗。对晚期癌症不能手术患者,还可以延缓癌瘤扩散转移,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以上所介绍的各种散剂处方中的单味药物剂量,应由中医专业医师根据实际病情需要,辨证施药,孰轻孰重,该加该减,因人而定,切勿轻易照搬对号入座。散剂合剂服用剂量的计算办法,我个人的经验是,每次剂量(克数)相当于处方药味数乘以0.6,例如处方有6味药,每次就服3.6克;处方有10味药,每次就服6克。当然也要看服药者男女老幼,强弱胖瘦,病之久短,加以调整。一般每天服两次,茶盅内温开水调服即可。至于散剂的加工,现在许多医院和各大药店都配备有打粉机(粉碎机),而且免费服务,按处方药取好后,只要给他们说一下就行。

中药散剂虽然有着很多优越性,但并不是对所有疾病都可应用,必须因病制宜,因药制宜。对于一些容易挥发和散失药味以及容易吸湿变潮的药物则不宜配制散剂。因为散剂服用时间一般较长,不便随时更药,所以组方选药特别重要,一定要辨证论治,既要全面对证,又可持续服用。患者在服散剂期间要注意忌口,俗话说“服药不忌口,白费医生手”,例如服温阳散就要忌食生冷;服减脂散就要忌食油腻甜点;服美容散就要忌食辛辣虾蟹烧烤;服安神散就要忌饮浓茶咖啡白酒等等。

让中药散剂更好、更有效、更广泛地造福于慢性病患者及希望祛病强身、养生保健的朋友。

           

        2014年1月写于天水退休医师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