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传真】敖力召:云南普洱和贵州茅台地名都出自蒙古语

 Blx个人图书馆 2018-02-10

元朝,是蒙古族创建的朝代。从元世祖忽必烈1253年平定云南,到1382年云南最后一任梁王把匝瓦尔密在云南滇池殉国,蒙古人在云南的统治先后持续了一百三十年之久。



一百三十年,蒙古人在云贵高原上留下了很多蒙古族后裔以及蒙古语的地名。笔者经过多年走访考察发现,云南的普洱,贵州的茅台均是蒙古语遗留。



首先是云南的普洱,有两点可以佐证来源蒙古语。其一,蒙古人以颜色称呼食物,普洱茶因颜色呈灰褐色,被蒙古人称为'孛儿沏'(意思为灰褐色的茶叶),与步日、普日同音。

其二,思茅、普洱是两个拆分的蒙古语,元朝时期完整的叫法'普日思茅甸'蒙古语意思是长满柳树的地方。



'普日思么甸'后来在各种典籍中写为 '普耳''普洱'其实都是最早的'普日'一词,只是因地方口音和书写未规范所致,这点被《思茅县志》所记述。

元代中期,普日生产的茶叶随同以食肉、乳为主食的蒙古人西上进入俄国,后被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入《战争与和平》。《澜沧县志》称:'有景迈、勐本、芒埂、糯岗、芒景、翁居、翁洼、芒洪等茶园为元代栽种'。



其次,就是贵州的茅台。据《黔西县志》记载,水西牧场是元朝十大牧场之一,专供朝廷水西马和乌蒙马饲养,1272年左右,忽必烈皇孙帖木儿不花在水西牧场(今黔西县境内)养马,因当时黔西县地势平坦,湖泊众多,非常适合养马。此年间,蒙古军经过赤水河畔,看见一口四方井,非常适合人和马饮水,但是其井水周围的树上盘踞很多蛇,每次蒙古军路过此地都会大呼:茅戈台,(蒙古语意思是有蛇),陪同蒙古军的彝族官员习惯性叫此地为茅戈台,后明朝初年,当蒙古军撤离贵州水西牧场后,安姓土司把此地按茅台写入《安氏家谱》中,后被明清两代引用,延续至今。



另外,云南玉溪通海兴蒙乡的杞麓湖(通朝鲁,蒙古语意为石头),贵州毕节黔西县境内的柯家海子(蒙古语意为湖泊),海子村等等都属于遗留的蒙古语地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