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不会写作?因为你缺一套写作刻意练习方法

 冬天惠铃 2018-02-10

一.

最近在学习写作这件事,总想鼓捣出一些写作套路,能让自己快速从“半天憋不出一个屁”的状态飞跃到“半小时喷射1000字”的境界。


于是把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刻意练习》又拿出来翻了一遍,虽然是第二次看,但还是满满“我草”的启发感啊。但是BI(禁音)完后,只是经历了一场颅内高潮,剩下的只有空虚,内疚和腥味(喂,清醒一点,这不是写小黄文)。

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就像我们看过的干货、讲座、直播一样,在当下会觉得很刺激,很有启发感,就像天灵盖被打穿了一样。但是这种兴奋感褪去后,这些所谓的干货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价值。

毫不客气地讲,如果这些启发感不能找到致用的出口或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本质上是跟自慰没什么区别的,而且还会产生自己越来越牛逼的错觉。

为了挽救患上知识焦虑症的失足少年们,我来示范下怎么把读《刻意练习》这本书得到的启发感转化成可执行的行动,让这种嗑药般缥缈的快感升华到具体的能力提升上。

在思考怎么把启发感设计成具体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练习上的时候,我想起了2年前看的,雕爷培训美工的一篇文章,其实里面用的方法论就是刻意练习。


二.

先简单介绍下雕爷培训美工的方法论

1.找出心仪案例

你先找出“心仪”的案例,比如在网店而言,女装里的裂帛、初语、七格格,男装里的花笙记、电器里的小狗。

2.拆解并做出模型

让你的美工,开始随着裂帛家设计师,开始一场头脑的探索。构图,是如何进行的?重心在哪里?留白是如何?黄金分割点为何这样处理?配色干嘛这么搭?以及字体字号字间距… … 无数个“为什么”你得去探索,得去解读!白纸和铅笔,就是记录的工具。

3.凭记忆临摹

当你花了半小时至一小时,自认为拆解完毕后,请把纸笔收起来,死都不许看一眼!然后,打开软件,你开始“临摹”了。重新做一遍刚才脑海中那幅页面。记住,做的时候,绝对不许偷看,只能凭记忆。

4.对比找不足

山穷水复、精疲力竭之时,好了,可以停下来了。调出裂帛原始图,拿出你的拆解纸,对照看你的丑陋临摹作品,开始找原因找不足吧。重点是,多问“为什么会这样?”

5.再次凭记忆临摹直到满意

6.周而复始一至五步

当我天真地把这套方法直接套用到写作上,发现根本行不通。首先我找了一小段文字,然后花20分钟进行了拆解,记录了核心逻辑,修辞,词汇。最后我特么居然能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这样的练习跟背书还有区别吗?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这个用来培训美工的方法是培养不出一个灵魂写手的。那怎么才能设计出合理有用的写作练习方法呢?我想应该先要搞清楚这套方法设计的底层逻辑。


三.

我把拙劣肤浅的思考过程展示一遍给大家,我礼貌性得谦虚下你们就别当真了好伐。

Q1:新手设计师的作品普遍存在什么毛病?

A1:就以下面这张海报为例:排版混乱,字体过多,配色,emmm算了不去讨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了,还有风筝假得一B,还有那个箭头指向裙底是几个意思?打底裤上有报名方式? 负分,滚粗。

图片发自简书App

Q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毛病?

A2:刨去对设计软件操作熟练度的考虑,其实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严重缺乏设计的理论知识,说缺乏都是抬举了,根本就没有好吗。。。

你能想到吗,就是一张海报,无论你怎么绞尽乳汁,就是设计不好,但是只要你学习一下,稍微学习一下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重复、对齐、对比、亲密性),就能轻易地完成由瞎JB设计辣眼睛风到高逼格性冷淡风的阀力转变。下面这张海报技术层面上可能比上面那张还简单,但是好看不止百倍。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套培训美工的方法论的核心步骤:就是拆解并作出模型这一步。

其实这步的目的就是通过大量繁琐的分析思考总结出一些设计的底层规律和原则。那我们就明白了这套方法就是为了解决缺乏设计理论知识这个痛点的。

然后我们把这个思考方式套用到写作这件事上来。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是

Q1:对于写作新手来说最大的困难点是什么?

一个叫斯蒂芬·平克的认知科学家,认为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翻译成人话就是:当你想到一个选题后,就会冒出很多碎片化的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把这些碎片的观点串成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并清晰地表达出来。

Q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困难?

写作新手往往会对写作流程有误解,他们认为一篇文章应该是啪啪啪,一气呵成,从头写到尾的。实际上,对于非文学类写作都是先确定好选题和收集素材,然后是文章整体框架的构思,要从头到尾逐步推演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最后才是填充细节,修改润色。

就像我刚开始写作,框架打好后基本不推演,就直接开始写了,写着写着就会发现逻辑跑偏了或者是前后逻辑很难衔接起来,然后就要推导重来。所以写文章最重要的是那条核心逻辑链,你要花50%的时间反复推敲逻辑链是否经得起质疑。

四.

下面是根据这个痛点设计的练习方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写作流程化,完成从花大量时间空想到有条理有逻辑写作的转变。

1.找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

2.记录核心逻辑

研究别人是怎么串联逻辑的,这个练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练习多了之后,不管看书还是读别人的文章都能很快找出其中的逻辑线,而不至于文章一字不差看完了,然后问你文章讲了什么,你一脸懵逼地说:容我再看一遍。

3.用自己的话表达

记录完主要的逻辑线后,先等一会,等你把刚才看的内容忘得差不多的时候,在根据逻辑线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扩写。

4.对比找不足

同样的地方,别人是怎么表达的,有什么优点,比如词汇用的比较精准还是修辞用的比较恰当。

五.

下面进入枯燥的实操环节,把门焊死谁都不许下车!

1.先找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

比如我比较喜欢于宙的文风,偏偏他的公众号又好死不死,每次只更新一小段文字。

原文如下

1.为什么每年回老家跟亲戚交流都是一场痛苦的煎熬呢,因为这个时代最残酷的事情,不是贫富差距,而是认知差距。

2.这件事情之所以如此残酷,是因为那些在认知上领先的人们,非但不愿意帮助落后群体提升认知,反而费尽心机制造出更多的垃圾信息,好让本来就认知落后的人变得更愚蠢,来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

3.你看,马云对钱没兴趣,刘强东不知道奶茶漂亮,我写公众号就是为了免费帮助大家提升商业能力赚钱发财,一夫一妻是忠贞爱情的唯一方式,你人很好但我现在不想谈恋爱,还有今日头条里的每一个字,有的你一笑而过,有的你奉为真理,但他们本质都是一个道理。

4.就像我经常说的那样,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认清世界的本质,因为你我所相信的一切事情,其实都是别人试图令我们相信的,而他们之所以要费尽心机迫使我们深信这些事情,是因为他们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5.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但至少我可以告诉看有机会到这条消息的你,永远不要对任何人说的任何话深信不疑,那些我们奉为人生真谛的道理,往往是暗中囚禁你的枷锁。

2.提炼核心逻辑

1.为什么跟亲戚交流很痛苦?

因为存在认知差距。

2.为什么领先的人非但不愿意帮助他们,还让他们变得更愚蠢?

因为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

3.这一段是素材,就没必要提炼了。

4.为什么我们不可能认清世界的本质?

因为我们相信的一切都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

5.为什么不要对任何人说的话深信不疑?

因为那可能是你的枷锁。

聪明的你肯定发现了,其实这个逻辑链都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的,只是为了显得不这么生硬死板,真正写的时候要把问答式转化成叙述式。你想,谁要是写文章通篇都是为什么,因为,为什么,因为,跟王八念经一样,你还有耐心看下去吗?

所以你看,逻辑性强的文章都能转化成一问一答的形式,写作本质上就是不断深入地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深度思考过程。

3.用自己的话表达

篇幅有限,我就拿第2段举例

我写的:领先的人非但不愿意帮助他们,还会向他们灌输被包装过的三四手信息,让他们变得更愚蠢,以此来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

上面是我隔了一天把原文忘得一干二净后,根据提炼的逻辑写的。

4.对比找不足

原文:这件事情之所以如此残酷,是因为那些在认知上领先的人们,非但不愿意帮助落后群体提升认知,反而费尽心机制造出更多的垃圾信息,好让本来就认知落后的人变得更愚蠢,来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

我写的:领先的人非但不愿意帮助他们,还会向他们灌输被包装过的三四手信息,让他们变得更愚蠢,以此来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

对比就会发现我写的,基本意思是表达出来了,但一个像小学生写的,一个像大学生写的,整体逼格被甩好几条街。

领先的人——在认知上领先的人们

不愿意帮助他们——不愿意帮助落后群体提升认知

让他们变得更愚蠢——好让本来就认知落后的人变得更愚蠢

还会向他们灌输被包装过的三四手信息——反而费尽心机制造出更多的垃圾信息

新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太多积累,不擅长丰富的表达,以至于根据逻辑链写出来的东西过于简单。练习写作其实就是练习扩写嘛,等水平上去了,再进行精简,都是要经历一个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过程。

对于扩写这件事,最擅长的就是那些畅销书作家,明明一篇文章能讲清楚的事情,却加入大量可有可无的废话和故作高深的案例,活生生填充成砖头那么厚。所以这点,我们要像那些老前辈深刻学习,观察总结他们是怎么进行扩写的。对于扩写没有思路的人,可以尝试进行以下思考。

领先的人——在哪方面领先的人?

不愿意帮助他们——帮助谁?帮助他们干嘛?

让他们变得更愚蠢——让怎样的他们?

还会向他们灌输被包装过的三四手信息——达到什么效果?

但是扩写也要分主次,有的地方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就行,有的地方则要展开来长篇大论地叙述。该瘦的地方要瘦,该胖的地方要胖,而不是一味地无脑填充,填成一个水桶。

这个方法,我练的还不多,不知道效果如何。重要的不是我这个方法,而是背后的思考方式,学会了正确的思考方式就能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痛点,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刻意练习方法了,不管是设计、画画、还是工作上的某项具体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