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汀童年的野山果

 雷天宝 2018-02-10


              

  野果——童年的美味

           

         童年、少年时上山砍柴、野外玩耍,往往能摘采到好吃的山果、野果,人到中年,那各种味道、各种形状的野果在记忆中时隐时现,依旧搅动心中的味蕾——

弄鼻枣(香藤包)


        山果中最好吃的是黄色厚皮的麻藤包,长圆形,外表不很光滑,掰开以后里面是透明金果黄色果浆包住黑色的籽,软滑香甜,似甜的稠蛋汁,核似小西瓜子,粘着丝,饥饿时可以一起吃到肚里,第二天拉出来便是了,不过这种山果我小时很少在山上摘到,所以一直很向往能摘到的山岭;还有无核的沙驼子也很好吃,而且个头大些;水淋子个大核大,只吃层薄皮,最是中看不中吃;米筛子是最常见的,个小但无核,甜中微酸,这米筛子在最远最高的大岽最多,不仅个比别处大,而且更甜;酒醉老灰紫色,有皱包型小封口,虽甜但核大,随处可见,风车扭路边就有好几棵;黄皮的竹子佛像枇杷,长在厚叶树上,要霜打后才酸甜好吃,否则涩涩的,这在杉树窝最多;还有一种叫弄鼻枣的(又叫“香藤包”),似一串龙眼、葡萄大小的山果,皮深红而薄,有点辣,但剥开的果肉如白珍珠般晶莹剔透,肉略厚核不大,甜而有弹性,这在燕子背梁山沟底最多生长。

水淋子(学名:赤楠)


        我们少年时会选定一个地方砍柴,有时竟只因此处摘有心仪的山果。

除了以上几种山果,下面的几种野果也是印象深刻的——

乌庵子【学名“地菍”、悬钩子】是贴着山坡灌丛、荒地野生的,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花瓣淡紫红色至紫红色,四五月果熟,果实是小球状浆果,果肉酸甜呈紫红色,吃了舌头嘴巴都是紫红色的,果汁是良好的天然红色素原料。送之入口,质软如浆,酸甜可口,甘美无比,为山乡之佳果。

麻藤包(牛卵坨)


这东西最早是跟爸上山去玩的时候摘给我吃的,那时侯屁颠屁颠地跟在爸的背后,缠着他给我找这果子吃,吃得满嘴通红。

白白籽,学名我也不知叫什么。常长在河溪边,细枝嫩叶,果实一直往河里伸长,春夏间发洪水时去采折,要小心翼翼的拉着岸边的大枝或者做一个长木勾,勾过来再折,否则很可能掉进汹涌的洪水中,这白白籽在禾下附近的河边坝上最多,其果酸甜中带点涩,要长到红黑时才能吃。青的时候我们常常摘来玩竹管枪,当子弹——就是一根竹管两头用这东西堵住,拿根小硬枝子顶一头就响了,我们小孩子常常用这互相射打,打在脸上还挺痛的,但并没什么危险。

鸡爪梨


鸡爪梨,果实像鸡的爪子拐来拐去,又叫拐枣梨。叶片卵形,果柄经霜后很甜,可生食或酿酒。小时候我家里有五六棵,冬天常打下来扎把卖小钱,有馋嘴小孩常在天蒙蒙亮时到我园子里捡拾熟透落下的鸡爪梨,甚至用手扒开地上枯叶细细地翻,而我们并不责怪他们,有时还拿出一整把的送给小伙伴们。只是有一次,家外小水蜜桃树上仅剩的一个特意用枝叶包裹住好久以待成熟的大桃,在一个清晨被人偷摘了,让我着实伤心了好几天,要知道我曾经多少次想象过这成熟水蜜桃一口咬下去的味道是多么的脆甜,现在想来还流出了童年的口水。

鸡头难


茶苞,这是生长在油茶树上的一种叶子,是茶树叶的变态体,色白,有的微红,形状像油茶树叶,但很厚,有的像小灯笼,味甜,松脆,爽口,清明前后长势最好。

糖梨子,果子扁球形,熟后黄色,直径2/3厘米,微酸甜带涩,我并不喜欢吃,因为我家有比这好吃得多的早禾梨。

糖梨子


刺泡 ,这东东就是鲁迅《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里说到的覆盆子,大都长在乱草丛、田坎上,枝条细长,有刺,但是树不高,所以小心点摘便可以吃到,酸酸甜甜,味道也是一流的,但要洗了再吃,因为果实脏,或虫爬过鸟啄过,甚至蛇舔过的。

刺泡【覆盆子】


小时常在坟头上看到这东西,所以摘的时候都提心掉胆的,生怕摘了这果,坟里的祖宗不高兴,突然冒出个鬼魂来,心里只得祈祷念叨“莫怪莫怪”,一不小心被它的刺刺着,便会在惊叫中丢抛手掌中摘好的刺泡。

乌庵子(地菍)


鸡头难,因果实顶部伸出的岔叶有点像鸡冠而得名吧,又叫金樱子、酒瓶子,看起来挺可爱,可浑身都是刺啊,要等叶落才熟成金黄色,小时侯把果上的刺用硬鞋底滚踩或用小树枝扫刮去,偶尔手指还是无意地会被它刺出血,吃时只嚼皮,皮的纤维多,味道并不怎么好,只是有点甜,里面的果籽团挤一起且还有毛,籽不好吃, 只好先把籽剔除,但这鸡头难却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听说很多人采去泡酒。

童年、少年正处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那是个饥饿的年代。所以,山果、野果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味,那时的空闲,除了摸鱼掏鸟粘蝉玩烟包、玩游戏,便会三五成群或单枪匹马地到山头田间找寻这些“山珍野味”,在行走间渐渐地长大,待回首,已是中年。

        怀念童年,怀念年少,怀念野山果!


漂亮的弄鼻枣


麻藤包(牛卵坨)






酒醉老

竹子佛(学名:岭南山竹子)


白白籽

米筛子


茶苞

刺泡【覆盆子】



鸡爪梨

鸡头难


图文:刘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