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中学 孙 亮 在学校教育中,一提到学困生,有的教师往往有发不尽的牢骚,道不尽的苦楚,大有统统开除而后快的感慨。难道学困生真有那么可恶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我们面对几十个的处于青春花季年龄的,个性鲜活的青少年,他们思想活跃,可塑性极强,难道学困生真的是朽木不可雕琢了吗?笔者确实不敢苟同,其实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学业有障碍、行为习惯有缺陷也是学生的一种正常表现,这正是老师们要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只要我们以敏锐的思想触角轻巧的刺破他们表面冷漠的坚硬外壳,以柔和的缰绳缠绕住他们桀骜不驯的心灵,转化双差生,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蓦然回首,你会觉得学困生的心灵门扉是虚掩的,你的教育成功殿堂的大门是虚掩的。 所以,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转化学困生则是这门艺术中的精华之一。如何转化学困生呢?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微笑比发怒更有效 案例一:上课了,第一节是语文课。初秋的天气,有些凉意。 我扫视了一下教室,大部分学生都穿上了长袖,我笑了笑,用书本弹了弹讲桌上的灰尘,照例挑了几个学生到讲台上默写昨天学过的诗歌。其他同学都在练习本上紧张地书写,我走下讲台,穿行在学生们中间。 突然,我停住了脚步。教室靠窗户的一个角落,郭健---这个被任科教师公认为“双差生”的男孩,又习惯性地趴在课桌上睡觉。我走过去,轻轻地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他抬起头,满脸的不高兴:“咋了?我没睡!”看他这样子,我本想发火,可转念一想:这个孩子是个有名的横脾气,我如果真给他较真,恐怕会引起更大的纠纷。作为教师,教育学生还是要讲究方法。 看看他的穿着,我示意他小点声,而后,俯身下去,指指他穿着背心的胳膊,开玩笑地说:“大家都在忙着默写,你是准备赤膊上阵吗?小心感冒哦!”听了这话,他原本不服气的脸突然一下子松弛下来,不好意思地笑笑:“老师,我刚才正在想怎么写呢?”“是吗?”我没有揭穿他。“怎么样,上去写写?”我征询地望他。他踌躇了一下:“我……”“怎么,不敢?”我故意激他。“怎么不?”他脖子一拧,蹬蹬蹬地冲上了讲台。 他写的整体上还不错,除了有一个错别字。他的字较以往工整,一笔一划,看样子是憋着一股劲写下来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表扬了他。他的脸红红的,眼神里有兴奋的火苗闪烁。 临下课的时候,我装作很随意地走到他身边,敲了敲他的桌子:嗨,下次上课还挑你上去默写,你还敢吗? “为什么不?”他赌气似的,哗地合上了书,又唰地翻开。我笑了,他也挠挠头发乐了。 在我的幽默加激将中,他悄悄地变化着,先是上课睡觉的次数明显减少,既而我发现遇到基础知识的听写背诵活动,他积极参与,表现得尤为出色。而且以前坐不住爱逃学的毛病,也渐渐灭迹。运动场上,能看到他为班争光的拼劲;平时值日,能看到他不怕脏不怕累的忘我;待人接物,他的火暴脾气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他不再是大家嘴上常挂的那个“学困生”了,至少,他的品行得到了师生的一直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成绩还不太令人满意,但在某些学科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他对我特别尊敬。用他的话说,我是那个慷慨赐予他阳光的那个人。其实,他不知道,我只是在一闪念间做了一次自己的上帝。我应该感谢他。是他,让我看到了教育的艺术性。智慧和修养往往能不经意间成就一个学生的未来。 我的感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帝在为差生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为他们留下了某个与外界交流的出口。作为教师,如果能用幽默融化寒冰,巧用激将法,那么,总有一扇窗会为我们打开。阳光就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肯用心,一定能唤醒春天的耳朵,让“学困生”破茧成蝶! 二、对学困生的进步要及时加以赞美 案例二:我班有学生陈浩,高一第一学期伊始,就与外班同学结伙到外校打架,各科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但我发现该同学本质不坏,脾气温和,不至于打架斗殴。经过一番细致的了解才得知,他从小与奶奶一起居住,与父母关系疏远,至今不愿回到父母身边,导致他主心骨不强,人家说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多次私下找他交谈,与他父母交谈,谈论各种厉害关系,借他受处分的机会,给其施压,逼着他回到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的教育,老师做好及时的跟踪辅导,双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使他再也没出现违反校规的现象,而且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专业课方面一跃成为班里的尖子生,深受老师的喜爱。鉴于他的表现,我多次向学校提出申请,及时的为其撤消处分,并在班里作为典型进行表扬,而他干得更出力了,通过竞争当上了卫生班长,为我班争得卫生标兵班集体立下了汗马功劳,尤为可喜的是,他的文化课成绩也进步很快,到高一期末,他的总成绩已位居班里前十名。 这位同学的变化给我的感受颇深。学困生是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态度的,老师给他们一份关爱和鼓励,他们会从内心感激老师,并把这种感激化为一种动力,促使自己遵规守纪,认真学习。 这名学生毕业后给我的来信中说:“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教育,特别是我犯错误,惹您生气的时候,您还是那么耐心细致地做我的工作,平等地对待我,用我的长处来表扬我,激励我。其实,我并不想做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刚进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每当我犯一点错误的时候,我初中的老师总揪着我的小辫子不放,不管孬好,大批特批一通。我知道老师对我好,恨铁不成钢,可我就是接受不了老师的这种教育方法,渐渐的,我怕见老师、不愿上课、旷课逃学了。没想到在新的学校您让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帮助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我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摘下有色的眼镜,因为我们需要您们的尊重和信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困生也不例外。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老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拿起表扬的武器,让学生体会愉悦成功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源动力,获得全面发展。 三、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案例三:我班有一个男生钱雨,心理上有一定的障碍,精神上也有一定的问题,思考问题也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尤其在乎别的同学对他的看法,稍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有些同学因为害怕而躲得远远的,也有的故意对其加以戏弄、刺激,使得刚入校的一段时间班里同学之间的关系很难理顺。打个比方,就像在班里安放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个同学的特殊情况之后,我专门在班里召开了一次自尊自爱、尊重他人、互帮互助、营造团结向上班集体的主题班会,使其他同学对这一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明确了每个人都有缺陷,不能嘲笑戏弄他人,否则一旦发生问题责任完全自负的严重后果;我也利用这件事和这名同学进行了耐心细致的交谈,教育他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及殴打他人的危害性,并且安排了一个品学兼优的班干部与这名同学同位,一旦发现情况及时汇报与解决,这样避免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另外,我发现这名同学的字写得很好,绘画也不错,尤其擅长素描,我就经常对他的优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且在新年晚会时让其大胆布置和描绘晚会现场的黑板报,效果很不错,使得好多同学对他另眼相看,不再嘲笑和歧视他了,也使得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与钱雨家长的沟通中,家长反映该同学在校这一年有了很大长进,很多时候更愿意听老师温柔细致的说教了,遇到事情也知道考虑后果了。 我的感悟: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学困生尤其关注老师对自己的态度,特别是班主任。然而我们常常把学困生当成“坏学生”,其实就已经严重的伤害着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作为教师,应当抱一颗尊重、信任的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与优生一视同仁,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 总之,学困生如果生活在老师的冷眼、家长的呵斥、同学的戏谑、集体的排斥之中,缺乏应有的关爱、尊重和信任,那么学困生一定紧锁心灵的门扉,就会真的成为学困生,而作为教师,如果对学困生多一点温柔、细心、体贴。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多鼓励,融洽同学关系,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的爱,班集体的温暖,就会渐渐向班主任打开心灵之门,转化也就水到渠成。你会惊喜的发现:学困生的心灵的门扉是虚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