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多雕像,中国却重礼器,都是古代青铜器的国家为何如此不同?

 手写版 2018-02-10

安列托利亚半岛是最早冶铸青铜器的地区,目前发现有公元前6000年的青铜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时代,古埃及文明紧随其后。欧洲的青铜时代自公元前2300年起,延续了约1000年。

方学者曾说,如果把海水抽干,地中海下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一些古代神庙后来沉入地中海。

意大利国宝级文物阿波罗青铜头像就是从海里打捞出来的,一批水下考古队在地中海考古时颇有收获。

早期青铜器由西及东渐次推迟的现象,暗示中国青铜器的起源可能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但由于东西方发展阶段不连贯,加上青铜器的传播路线缺失,中国学者对此持谨慎态度。西方学者则支持上述观点,认为冶金术这样重大而复杂的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可能是多元起源,就像水稻起源于中国一样。

古代中国使用铜、青铜以及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稍晚于其他古典文明。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公元前3500年甘肃马家遗址的青铜刀,不过该遗址尚处于新石器时代。作为其后早期国家核心的中原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中西学术界都认可的是公元前17世纪。有意思的是,在今天新疆、青海和甘肃等地,发现有较多年代更早的青铜器,其中一些可在中亚地区见到更早的类似物。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中西青铜器不同的技术系统。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后续的希腊、罗马文明,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主要是锻制和失蜡法。前述古埃及帕皮一世及其子的全身像系锻制而成,而阿卡德国王头像则为失蜡法铸造。上述方法特别是空体失蜡法,为其后爱琴海地区发达的青铜人像雕塑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复杂,装饰繁缛精美,西方学者一度认为,非失蜡法不能完成。实际上,以块范法铸造成形、辅以铸接或焊接技术连接不同部件,是商周时期青铜器采用的、在青铜时代各文明中独树一帜的铸造技术。商周青铜器多是带腹、足的容器,其造型多为规整、对称的几何形,块范法范型有拼合、规整成形的技术优势,为这些容器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可以说,中国青铜器的社会需求、生产技术、造型与艺术互为影响,形成繁盛、发达的青铜文化,是青铜时代古典文明的一枝独秀。

本文来源:青铜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