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为何毁于蒙古铁骑之下?

 林小霖 2018-02-10

我们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王土说的自然也是中原王朝的土地,汉朝时更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宣言。而中国历史上这么多个封建王朝,中华文明最登峰造极的莫过于宋朝了,但是却不幸毁于蒙古铁骑之下。

相对于文化的强实力,宋朝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军事上的弱势了,也有很多人把他看作是最糟糕的王朝,但是从经济,文化,军事来看。面对当时扫平欧亚大陆的蒙古,整合了全部资源与宋朝进行了45年的宋元战争,看看宋朝到底有哪些机会反推蒙古统一中国。

其实到了真正两个国家交战的时候,宋元战争之前,朝廷已经快烂透了。 朝堂上皇帝本身能力不足还爱作,朝内斗争不断。 军事上军队的腐化,浩大的军费开支,后勤保障的困难,应对战术的落后。 再配合上经济的衰退,人口的缓慢增长,土地兼并化严重,通货膨胀,货币滥发,苛捐杂税。 南宋小朝廷面临的问题不是换个皇帝或者换套班子就能解决的。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16000万两,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这一国家财政收入的巅峰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清朝咸丰年间,才恢到复到3000-4000万两。数量仍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

直到清朝末年,国家财政收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我们都知道打仗打的是国家经济和两国有生力量。对于封建王朝来说,依赖土地的自然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而宋朝并没有像以前的王朝那样,抑制土地兼并。

中国王朝的循环都是在开国分配土地,经年累月土地集中少数人手中,农民过不下去起义爆发,但是每一次的土地重新分配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和破坏。而宋朝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人又发展了工商业。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宋朝才有财力支撑长期募兵制,才有这么多剩余劳动力参军。到了中后期宋朝军队数量达到了125万,而且全是雇佣兵,这样的财力和人力为何还是不能反推上去打败蒙古呢。

很多人以蒙古扫平欧亚,整合了半个世界的资源攻宋,却打了四十年才灭宋,来吹嘘南宋的强大。却无视灭宋的大元实际掌握的资源已经比巅峰的大蒙古国少的现实,同样的国家去攻打日本,也是失败,包括南宋可能没有多少骑兵等理由,这些都是次要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的时候,蒙古确实走到一个兴衰的拐点,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给南宋。 然而南宋内部的问题太过严重。

南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军事体制,长期的以文制武导致无法发挥人口和经济优势,而且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能苦苦支撑几十年,已经是很难得了。 南宋想要逆推,只能先将内部的问题清理,这个难度要远大于当初的王安石变法,一不小心就会矛盾大爆发。 而且北方的蒙古也不会给南宋充足的时间。而慢慢严重的土地兼并代表的是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岳飞北伐最后还不是被自己人阴死了。

大宋从来不缺青史留名的文官,武将其实也没有想想那么不堪一击,元朝的骑兵就是最好的试金石,而大宋积重难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本身存在是不可逆转的内部矛盾,这些造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也注定大宋最总走向重塑的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