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飞虎catzbc 2018-02-10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2018-02-08 21:34:53

点击关注丨每天学点新鲜知识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

也就是传统节日里的“小年”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按照古人习俗,

小年这一天,

家里就要开始张罗起春节的各种事项,

比如贴春联,吃糖瓜,吃饺子,

河南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火烧的习俗,

春节在这一天就算正式开始了。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虽然各地的习俗略有区别,

但是“小年”的传统习俗中,

有一点是大家都一样的,

那就是“祭灶神”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作为有着多神崇拜的中国传统神话体系,

灶神,是民间最重要的神仙之一。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相传,灶神每天都在千家万户的灶中,

手中有一善一恶两个罐子,

如果这户人家做了善事,

就记录在善罐中,

反之亦然。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等到了腊月二十三,

也就是小年这天,

灶神会携带一年的记录,

返回天上,

向道教神话中的主神——玉皇大帝,

如实汇报。

所以民间有俗语,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所以,每家都会准备隆重的仪式,

为灶神送行,

希望他在老天爷那多说好话,

保佑明年的风调雨顺。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灶神每年正月初五回到凡间

那么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灶神,

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

关于灶神的身份,

有很多种说法。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 黄帝说

《事物原会》中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

意思很清楚,

灶是黄帝发明的,

所以他身后被民间尊为灶神。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对于一个农耕民族来说,

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赋予神格

是很常见的事情。

例如嫘祖作为桑蚕的发明者,

被民间尊为蚕神,

是丝织业的保护神。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嫘祖

不过“灶”是否真的是黄帝发明的,

我们不得而知。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黄帝

▽▽▽

  • 祝融说

《周礼》记载:

“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颛(zhuān)顼(xū),

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之子,

和黄帝属于一个时代的人物。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祝融,是神话时代的官职名,

也是后世传颂的火神

相传从炎帝开始一脉相承。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这里说颛顼的儿子梨,

任火官祝融,所以被奉为灶神。

司掌火的神同时掌管灶,

似乎也合情合理。

▽▽▽

  • 宋无忌

到两汉三国时期,

灶神的形象逐渐丰满,

开始有了姓名。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记载:

“王基家贱妇生一子,堕地便走人灶中。辂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

意思是说,王家生了个妖怪一般的孩子,

生下来就往灶里跑,最后死了。

管辂说,这种火妖,被称为宋无忌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整理说:

“水石之怪为龙罔象,木之怪为躨罔两,

土之怪为獖羊,火之怪为宋无忌”。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因为灶神和火焰的关系密切,

所以此时的灶王爷,

得到了宋无忌这样一个民间化的名字。

▽▽▽

  • 张单

再往后,

后人就开始添油加醋了。

《酉阳杂俎》中有个故事说,

有个人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

其妻叫丁香。

张单经商发了财就移情别恋,

还把贤妻丁香休了。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丁香没辙,只好带着孩子改嫁给砍柴郎。

而张单依旧整天在外头鬼混,

一次失火把家烧没了之后,

彻底沦落至讨饭的田地。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腊月二十三,

讨饭碰巧讨到砍柴郎的家,

遇到前妻羞愧难当,

一头钻进灶门里憋死了。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事儿,

觉得张单还知道羞愧,

就封他为灶王爷。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你看看,连姓名,字号,

甚至人家的风流史都编好了,

也不知道灶王爷本人知道不。

还想让我言吉祥,哼!

流传至今,灶王爷的版本越来越多,

甚至北京地区还有,

“灶王爷本姓张,家住顺义张各庄”的顺口溜。

“小年”里,我们祭的是谁?

但不论如何,

伺候好灶王爷,

既是讨一个吉祥的寓意,

也是对传统文化延续最好的尊重。

新年临近,

在越来越浓的年味中,

祝各位小年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