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最看重的继承人,若是他登上皇位,中国历史或将改写

 湖北十堰重庆李 2018-02-10

司马攸其人

司马攸(248年—283年),字大猷,小名桃符。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从小过继给了无子嗣的司马师。司马攸年少聪明。《晋书》是这样写的:少而岐嶷。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很得司马懿器重,司马攸的才华是超过司马炎的,更何况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呢。公元251年,跟随祖父司马懿讨伐王凌,战后获封长乐亭侯。这个就是做做样子吧,为司马家族占个坑。我就不信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战功。司马师去世时(公元255年),不到十岁的司马攸哭的很悲伤,感动左右。司马炎称帝后,司马攸被封齐王。

两次继承帝位的机会

第一次:司马昭去世

司马昭去世之前,本打算传位于司马师的正宗传人司马攸的,可惜经过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司马炎继位。关于这次继位,在之前的:武帝司马炎——开国皇帝即是昏君,你们的老婆没我多 中已经讲过。司马攸这孩子太孝顺了,司马昭去世后,也是哭的稀里哗啦,站都站不起来了,伤心到都忘了争夺继承人的位置。


第二次:继司马炎之位

司马炎灭吴后身体健康恶化,而太子傻,其他皇子也是一个比一个弱。满朝文武都希望由司马攸继位。当时,宠臣荀勖和冯紞(dǎn)等人阿谀奉承,很得司马炎的喜欢,而这位司马攸对这两位很是反感。这二位担心司马攸当政对自己不好,在司马炎跟前说:陛下万岁之后,太子不得立也。司马炎问到:何故?回答道:百僚内外皆归心于齐王,太子焉得立乎。这是说道了司马炎的痛处啊,太子很快就要没名分了。于是司马炎接受了这二位佞臣的话,将司马攸调回封国。离开了朝廷中枢,齐王司马攸继位就再也没机会了。

忧愤而死

司马攸这人什么地方都好,就是性子急,这个毛病,他爹司马昭很清楚,临死之前还嘱咐过司马炎,要善待这位弟弟。”桃符性急,而汝为兄不慈,我若遂不起,恐必不能相容。以是属汝,勿忘我言“。司马昭很了解这个儿子啊。可惜司马攸没能改掉这个毛病,司马攸在知道是荀勖和冯紞陷害了自己之后,就气病了。哎!本不至于的。意志消沉的司马攸开始撂挑子了,司马攸于是要求留守生母文明皇后的陵墓,但是没得到允许。司马炎派御医为司马攸看症,这些御医们为了谄媚司马炎的心思,就说司马攸没病,是装的。在司马攸病情恶化的情况下,任然让司马攸启程进京。这位司马攸也是爱面子,病就病了吧,为了形象,还打扮了一番,见到司马炎之后,强撑着,举止如常。但是没过几天,司马攸就吐血而死了。死后,司马炎很伤心,哭的稀里哗啦。哎!政治家历来都是影帝啊。西晋唯一的希望,司马攸就这样死在了司马炎的前面,年仅36岁。


司马攸优于司马炎的地方:

1、反对给各位王爷下放太多的权利

这个司马攸比司马炎有远见,西晋刚刚建立,还没站稳。司马炎就下令,郡国可以自行选拔官吏。司马攸明确反对。给这些王国的权利太多,就容易造成根基不稳。如果,司马炎听从司马攸的这个建议,就不会有后面的八王之乱。八王为什么能够乱起来,还不是拥兵自重,权利和力量太大了。


2、重军纪,懂军事

司马攸先后出任骠骑将军,镇军大将军。在位期间,深得将士的爱戴与拥护。如果司马攸能够登上皇位,军权怎会旁落?拿来的外戚专权?西晋怎会乱?那个王敢乱?


3、节俭,以农为本

在古代,以农为本这是国策,因为能吃饱才是王道,这是稳定的基础。司马炎则不是,司马炎自己奢靡,大臣更是奢靡。如果能当政,司马攸是天下的榜样。


4、比司马炎聪明

在这方面,他爷爷司马懿就看出来了,也是朝廷内外公认的。另外,司马攸还是一个书法家,字写的漂亮。个人能力突出啊。治国自然不会比司马炎差。司马攸在综合素质方面,优于司马炎,更不用说司马衷了。难怪,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西晋之亡,亡于齐王攸之见疑而废以死也。攸而存,杨氏不得以擅国,贾氏不得以逞奸,八王不得以生乱。房玄龄在《晋书》中也认为,司马攸在位,八王不敢生乱,足可以与五胡竞争。哎!老天不保佑司马攸啊,老天不保佑司马家族,老天不保佑大晋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