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和田玉的不同产状,可以将和田玉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籽料、山料、山流水玉和戈壁滩玉。这四种不同产状的和田玉有着各自的特征,区分比较明显。 籽玉,也叫仔玉,是指原生矿经过水流的搬运、侵蚀、冲刷一系列自然运动后进入水中的大卵石。区分籽玉,要从其特征人手,观察其特征可以从外皮、外形、块度、质地、颜色等多方面考虑。 其一看外皮,外皮是和田玉的重要外观特征,有外皮的玉也被称为璞。外皮分为皮色和石皮两种。皮色是指籽玉的外表带有约1毫米黄褐色或者其他色泽的一层薄皮,其为氧化所致。业内人士根据籽玉的外皮的颜色来命名籽玉,如白色外皮的,称之为白皮籽玉;黑色外皮的,称之为黑皮籽玉;秋梨色的,称之为秋梨皮籽玉;桂花色的,称为桂花皮籽玉;看似鹿皮色的,称为鹿皮籽玉等。 籽玉的外皮颜色比较多,不同的人看颜色时又会带有不同的主观感受,所以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感受给相同的皮色玉起不同的名称,例如“烟袋油皮子玉”,它与“秋梨皮子玉”、枣红皮子玉的差别甚微,仅颜色上深浅不一而已。 其二看外形。和田玉的籽料是经过水流的搬运、侵蚀、冲刷一系列自然运动后形成的,出自河流的中下游。经过多年的水流冲击和风化侵蚀,其体无棱角且光滑,外形呈鹅卵状。 其三是看籽料的块度。籽料一般都比较小、呈块状,“如盘、如斗、如拳、如栗”,分量一般在几千克左右,最小者仅小指一般。上百斤的,则属罕见。 其四看质地。和田玉籽料是软玉中的上等品,它的质地细腻,光泽柔和,手感滋润,略微透光。 最后看颜色,籽料中白色为佳品,白色中略带青或灰色者次之。籽料中的白色佳品为羊脂玉,其玉色白润,质地细腻紧密,油质感强,杂质极少,所以价格十分昂贵。籽玉的质地好,色泽洁净,就是因为自然的搬运、侵蚀和冲刷,所以小块较多,也广受人们喜爱。 山料是指直接从玉石矿中开采出来的原生玉石矿。山料没有受到大自然的搬运、剥蚀和流水的浸润,所以质感没有籽玉的质地细腻。以往,玉雕行业中对产于山上的这些白玉料,都以矿坑分种类,如戚家坑、杨家坑、卡羌坑等。 戚家坑:清末民初时,天津人戚春甫、戚光涛兄弟在新疆且末地区开采软玉时所建矿坑,产出的玉料色白而质润,是出名的好料种。 杨家坑:位于新疆且末地区,所产玉料有栗子色外皮,内部色白而质润,属好料种。 卡羌坑:在新疆且末山上,所采玉料有白口、青口、黄口之分,质坚性均,常带有盐粒闪星。 鉴别山料首先要观看外形,山料的快较大,因为是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的,所以呈现出不规则的棱角。其次是看质地,山料的质地较粗,能够看到明显的阴阳面,其内部结构也十分明显。最后是看颜色,山料多以青白、灰白常见,还有白、青色、灰白色。 山流水玉也被称为上料水玉,是介于山料和籽料之间的一种软玉。山流水玉一般出现在河流的上游,虽然受到了自然的侵蚀以及泥石流、雨水和冰川的冲蚀搬运,但这种自然加工的程度远不及籽玉的自然加工程度。 山流水玉的鉴别上首先应该看外形,它由于受到水流、冰川等的搬运,所以没有尖锐的棱角,表面比较光滑,常带有沙滩般的水波纹面,最常见的山流水玉多为大块的片状。其次是山流水玉的质地,它的质地紧密细致。最后是看颜色,山流水玉以白色为主,但也会有其他的色泽。 戈壁滩玉,有的是已经形成的籽玉在自然的搬运过程中来到戈壁滩中,受到沙漠中粉砂的洗礼而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矿床中的山料在地壳变动、雪崩或其他大自然运动的作用下被搬运到戈壁滩中,长期受风沙冲击后形成的。 戈壁滩玉的表面比较光滑,因为受到沙尘、石流的长期冲击,表面会有大小不等的砂孔。这种玉石的大小不等,常见的以片状最多。 戈壁滩玉的质地较坚硬、细腻、紧密。颜色多以白色为主,常见的也会有青白色、灰白色和墨黑色等。 小编日后将发布更多关于玉石的相关知识以及教大家如何辨别和田玉的真假,喜欢小编的记得关注哦~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__^* |
|
来自: 申申如也x4y0io > 《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