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梦飞最感性的一次车祸案例分析

 LibraryPKU 2018-02-11

今天的这个案例其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初看时肯定觉得搞笑,但细细想来,我们每天何尝不是犯着同样的错误,却不自知。



有时候,总能听着经历丰富的人在触景伤怀时,仰天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为什么有的时候,人总是很乐意看戏?而且总能跟着戏里的情绪,快乐亦或是忧伤,喜悦亦或是惆怅?是因为他们真的为戏里的角色投入了真情实感吗?不是的。


他们只不过是在别人的角色里流自己的泪,投射出的任何情绪,只不过是对自我人生的宣泄罢了。


戏,以一种夸张的表达,放大的效果,演绎着真实生活里的悲欢离合。车祸视频也是如此,很多车祸视频在大家眼里夸张到不可思议,司机蠢到不可理喻。这不过如戏一般,夸大了缺点,放大了效果,但这些错误时刻都在上演。


不信?诸位看官,请听梦飞一一道来。 


1、在解决基础技术之后,技术的绚烂高超与否,和安全没有很大的关系了。


五年前,梦飞在倡导安全驾驶的伊始,就提出了一个观念:驾驶的安全其实和技术没有太大关系。很多人不理解,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驾驶就只是一门技术,仅此而已。


无数车祸案例证明了这个观点,人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个观点,今天的视频就是典型。漂移的炫技令人眼花缭乱,没有人敢说它技术不好,但最终,它还是逃不开被撞击的命运。


所以,在解决了基础技术之后,请多花点时间在培养好习惯和好心态上吧,慢慢就会明白,最终救你的,不是技术,而是习惯和心态。

2、做你该做的事儿

韩寒在评论”谭卓事件“时,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如果你在赛道上开的越好,在街上开快车的欲望也越小,对车辆的控制也更好,对于在街道上处理紧急情况也更有帮助,而且,赛道上快是真的快,街上快是小儿科。有很多号称街道高手的人,到我们车队试训,慢的就像路边的石头,所以,我希望喜欢开快车的人都上赛道来,租用赛道不贵的,比洗桑拿便宜多了。”


简言之:“马路不是赛道,生命也不能拿来开玩笑。”


再引申出去就是:在特定的场景下,做你该做的事情。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马路上不是该漂移的地儿,也不是飙车的地儿,在不该做这件事情的地方做了,就会受到惩罚。


我们何尝不是每天犯着这样的错误?


很多车友,驾驶时压根就没有“场景”的概念,他们不知道,高速、市内和国道是不同的场景,之所以要区分不同的场景,就是因为应该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在特定的场景下,得关注你该关注的东西,做你该做的事儿,换句话说,不符合这个场景的事儿,你就别去做了。


举个例子,同样是面对直行车道:


a、市内场景

在市内,直行,你最该做的是遵守“三逢四要原则”,因为在市内的场景下,路况变化多、盲区多、而且交通参与者也复杂。


b、国道场景

在国道,直行,你最该关注的是防止对向车道的车辆借道超车,尤其是当你面对一辆大货车时,一定要留意它的车尾。


c、高速场景

在高速,直行,你最该关注的是自己不能超速,而且要提防前车变道,后车冲上来加塞。


看,同样一件事情,但在不同的场景下,你的关注点是有区别的,这就是建立“场景概念”的意义所在。


简言之,关注你该关注的东西,做你该做的事儿。

最后,要提一个小知识点,很多车友不明白什么是拐弯半径,这辆车很好地做了示范。 它行驶的轨迹,所画出的弧度就是拐弯半径,只不过是能达到的最小拐弯半径。了解自己车辆的拐弯半径,这是基础的车感,是每个司机必须掌握的内容。


梦飞最后还想和大家闲聊两句,今天从车库上楼梯,看见两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在吃力得合力把一辆自行车扛上楼梯,我就帮了她们,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自行车扛上去了之后,她们头也不回,没有留下一句话语。


我,很震撼。

瞬间让我想起了,曾经走川藏线时,在通麦天险救援过的那辆越野车,同样也是如此,没有留下一句话语。


这让我思考当今的教育、思考我们到底怎么了,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一具“会很多花哨技术”的躯壳罢了,但却失去了“灵魂”,也失去了成为一个人的真正意义。


作为一名司机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一具“会很多开车技术”的躯壳,但独独缺失了驾驶的“灵魂”。


请你们告诉梦飞,驾驶的灵魂是什么?而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是因为什么东西能支撑着这简单的一撇一捺?


我们,到底怎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