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楚志:跳出舒适区前的两点思考

 傅铁匠 2018-02-11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如果你想要不断进步,就要勇于跳出【心理舒适区】。话说起来容易,但盲目尝试,不但不会给你带来成就,很可能会让你陷入焦虑。

在决定是否要跳出【舒适区】之前,要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要【了解自己】。而想要了解自己,意味着你要接受下面这些事实。

首先是,你并不完美。你有适合自己的领域,也有不适合的领域。其次,除了能力,你的人格也不完美。着意味着你身上会有很多缺陷,甚至有那些你最讨厌的品质。再次,你最求的有些东西可能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不一样。甚至超出自己的想像和内心的准则。同时,你要清楚,你并不会总是成功,正如你不会总是失败一样。

第二个问题是定义【成就】。

成就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自我而言的成就,另一种是对于外界而言的成就。两者可能重合,也可能冲突。区分两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内化社会成就。最典型的,是内化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再比如所谓的【中年危机】,很多时候,都是个人期望和外界期望冲突多年,最终爆发的结果。

接下来,回到关于【心理舒适区】的话题。

持续的待在自己熟悉和舒服的领域,某种意义上是逃避。然而,并不代表跳出【心理舒适区】,你就能成功。

比如说你是一个性格内向、习惯独处的人,不停地强迫自己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实际上的结果可能是让自己非常疲惫而又没有收货。你可能需要接受这样以个现实:自己确实不是习惯广泛与人交际的个性。但这并不意味这你不可能有自己的交际圈。相反,通过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你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小圈子,并且拥有性格外向的人不容易有挚友。

总之,【跳出舒适区】不是一句口号,改变人格的起点不在于对过去人格的否定,而在于对其的接纳。这是你在做决定前必须要清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