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就是神,他还掌管着下界平安1

 钟家台 2018-02-11

神就是神,他还掌管着下界平安1

  祭灶神      

    洒扫停当  跪拜下来  虔诚的祈求  作为一家之主  

嘴里该念叨些啥  祖辈们祈求  除却饥寒  父辈们祈求  

柴米油盐  三餐干饭  而今年景  肥胖空前

  “三高”泛滥  祈求的似乎比  “祈求”更加难

  神就是神  他还掌管着下界平安  香火一闪  落下青灰点点

  深深地叩拜  求上天好话多言  烟尘里的神龛

  承载了千百年来的素愿  沧桑变迁职责轮换  祭灶的年俗

  将在灶台前继续流传

  随着小年的到来,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迎接春节。不过小年到底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呢?在我国不同地区,小年的时间并不一样,北方大部分地方是昨天,南方不少地方则是今天,反正在组长的朋友圈里,两天都有人晒吃吃吃的啦~

  无论小年是在哪一天,过了小年就是年。今天组长想给大家推荐任祥《传家》的一篇文章——《年节的由来和习俗》,看看湾湾同胞的年节和我们所熟悉的过年习俗有哪些异同。不管你是堵在春运的路上,还是仍然谨守工作岗位,想家的朋友,一起来留言分享故乡各种年节的过法吧!

  年节的由来和习俗(节录)

  中国人最重要的节庆就是过年,也就是欢乐的春节。在过去农业社会,时至农历十二月末,经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后,人们在这段假期欢聚团圆、拜访亲友,并除旧布新,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过年的习俗可以回溯至殷商时代岁末年头祭祖的“腊祭”,中国人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也是因此而来。“腊”其实是“猎”的意思,老祖先在岁末才有空闲时间把猎取的野兽拿来祭天祭祖,然后盐渍风干留着吃,也就是“腊肉”的由来。后来演变为岁末举行祭典,并庆贺与慰勉过去一年的辛劳。

  “年”有个古老的神话,相传“年”是一只会吃人的怪兽,体大如牛,张着血盆大口,每逢冬藏后,它就出来猎食,人们莫不惊恐。但后来逐渐发现,年兽最怕三样东西,一是红色,二是火光,三是声响。于是在年兽要出现之前,家家户户在门前挂着红色的桃木板,并燃起一堆火,而且除夕当夜通宵不睡觉,不断敲敲打打发出各种声响,希望它因此不敢侵扰。等到天明后,人们才出来互报平安,互道恭喜,并设宴热烈庆祝。

  “年”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夕”,年兽出来滋扰的夜晚,后来就被称为“除夕”。防年兽的三个法宝,随着时代演进,红色桃木被春联取代,火堆改为挂大红灯笼,鞭炮则取代了敲敲打打,成为现在过年的固定习俗。

  过年要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的“送神日”开始算起。送神日就是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神是天庭派驻在家户的厨房、职司监察功过善恶的官吏,二十四日当天就是灶神要返回天庭述职的日子。因此,为了“上天传好话”,人们会在当天清早祭祀送神,并焚烧象征交通工具的“云马纸”,还要敬备甜汤圆,让灶神可以坐车回天庭,而且嘴巴吃得甜甜的,为他们向天帝美言几句。台湾就有把甜汤圆粘在灶嘴的习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