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住“肿块”这一主症,印会河一方辨治诸般癥积

 台湾伴手礼 2018-02-11


小编导读

前列腺肥大、甲状腺瘤、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骨质增生,看似不相及的病症,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良性的、可触及包块的病症,即中医所称的“癥积”。名医印会河先生针对这一特点,自拟一方,治疗诸般此类病症。到底是什么方子呢?且看正文~~



癥积系指固定不移的肿块,一般按之可及,触之有应,中医学概之为癥积,此类病大多由有形的病理产物结集而生,属有形之实邪。究其致病之因,大多始于气郁。因此,此类病病虽种类繁多,形质各异,所发生的部位又多有不同,但究其本源,实与肝有关,与气有关,与肝的经络有关。


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经络不通,则气、血、水运行失常,故气结、血瘀、痰凝,日久便会形成坚结之积块,印老称之为肝经癥积。足厥阴肝经主支起于足大趾,上行经膝,过大腿内侧绕阴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上贯膈,散布于胁肋,沿喉咙过腭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与督脉会于头顶。因此,肝经癥积可见于阴器,如前列腺增生;见于小腹,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见于胸胁部,如胸胁软骨炎、乳腺增生;见于颈部,如淋巴结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另外,由于经脉之间有交接延伸,故癥积可出现在全身各处。



然而,无论病在何处,其具备的共同特点是属于良性的、可触及包块的病症。印教授提出疏肝散结法即是以疏肝为前提,调畅气机,兼以理血、消痰、软坚,最终达到结块消散的目的。方取印老自制经验方疏肝散结方为主。


疏肝散结方专为治疗肝经循行部位的多种良性占位性病变而设。方中主药柴胡疏肝理气解郁;玄参、贝母、海浮石、瓜蒌除痰;当归、赤芍、丹参行瘀活血;海藻、昆布、夏枯草、生牡蛎软坚散结;土鳖虫、水蛭、地龙化久瘀;旋覆花理气化痰、化瘀散结。


在主方的基础上,若病在上者,常加桔梗以载药力上浮;病在下者,可用牛膝引药下行;胀甚者,加川楝子泄肝行气;痛感明显者,加延胡索活血止痛;前列腺增生肥大者,加怀牛膝、冬葵子引热下行;乳腺增生者,加蒲公英、橘叶,甚则三棱、莪术、山甲珠;甲状腺瘤者,宜加生薏苡仁、山慈菇、白芥子、黄药子;慢性淋巴结肿大者,宜加连翘、生薏苡仁、山甲珠、猫爪草、皂刺;骨质增生者,宜去昆布、海藻、海浮石、玄参、贝母,加威灵仙、木瓜、透骨草、鹿衔草、葛根、独活;子宫肌瘤者,宜加桂枝茯苓丸、三棱丸和穿山甲散,以收全功;食道外良性肿物者,加山慈菇、蒲公英、牛蒡子、橘叶。如此治疗,收效常较满意。




【前列腺肥大案】


郭某,男,46岁,1991910日初诊。


患者年轻时遗精,尿白浊已20年,小便淋沥不尽2年,今春因突然不能排尿而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因血压高不适宜手术,故做留置导尿管处理。现症见:膀胱胀痛,每次排尿滴沥不畅,性功能低下;舌质红苔灰黑,脉细。


辨证:湿热下注,痰瘀互结。


治疗:清利湿热,疏肝散结。


处方:疏肝散结方加减。


萆薢15g,石菖蒲10g,生甘草10g,茯苓30g,柴胡10g,赤芍30g,当归30g,丹参30g,川牛膝10g,生牡蛎10g(先煎),川贝母10g,玄参15g,夏枯草l5g,海浮石15g(先煎)。水煎服5剂,每日1剂。


1991年915日二诊:患者膀胱腹痛减轻,小便前后均有白浊,尿痛,舌苔黄腻。此症湿热明显清利,重以疏肝散结。上方去萆薢、生甘草、茯苓,加黄柏15g,知母12g5剂,水煎服。


1991年920日三诊:患者排尿通畅,二诊方去黄柏、知母,加冬葵子15g,再进5剂,以巩固疗效。


【乳腺增生案】


闫某,女,38岁,1993520日初诊。


患者1年来两侧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经前胀痛,左侧乳外尚可触及鸡蛋大小肿块,压痛,表面滑无粘连,右侧乳外有约2.5cmX 3cm肿块,推之活动,舌苔白,脉弦。经红外线热像仪检查诊为乳腺囊性增生。


辨证;肝郁痰滞。

治法:疏肝散结。


处方:疏肝散结方加减。


柴胡10g,丹参30g,赤芍30g,蒲公英30g,生牡蛎60g(先煎),海藻10g,昆布10g,玄参10g,川贝母10g,山甲珠10g,夏枯草15g,橘叶15g,海浮石15g(先煎)。7剂,水煎服。


1993年528日二诊:患者服7剂后,精神转佳,肿块变小。患者继服14剂后,诸症消失,恢复参加劳动。


【甲状腺腺瘤案】


张某,女,60岁,1993102日初诊。


患者于1周前发现左颈部有一肿块,不红不肿,经省城某医院放射性碘扫描、B超检查及T3T4测定,确诊为甲状腺瘤囊性变。因不同意手术,故求中药治疗。


辨证:肝郁气滞,痰湿凝结。


治法:疏肝行气,化痰散结。


处方:疏肝散结方加味。


丹参30g,赤芍30g,生薏苡仁30g,柴胡10g,海藻10g,昆布10g,半夏10g,山慈菇10g,黄药子10g,夏枯草15g,海浮石15g(先煎),川贝母15g,白芥子3g,玄参12g


患者服药20剂后,肿块开始缩小。服药50剂后,触诊与B超复查肿块已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骨质增生案】


李某,男,52岁,1994810日初诊。


患者经某医院X线摄片诊为“第5、第6颈椎增生”。现症见:眩晕、恶心,甚则呕吐、视物昏花,颈肩活动受限,右手指麻木无力,肢体一侧易汗出,汗后肢冷畏风、烦躁易怒。经牵引、理疗、针灸等法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停止治疗则症状又反复。


辨证:肝郁痰滞,筋骨失养。


治法:疏肝散结,舒筋化瘀。


处方:疏肝散结方加味。


柴胡10g,地鳖虫10g,丹参30g,赤芍30g,葛根30g,当归15g,夏枯草15g,透骨草15g,木瓜15g,鹿衔草15g,海浮石15g(先煎),天葵子15g,生牡蛎60g(先煎)。


连服30剂后,诸症消失。再服杞菊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坚持服药30天,以巩固疗效。


【子宮肌瘤案】


杨某,女,38岁,1992912日初诊。

患者1年来月经衍期,行经8~10天,月经周期4~50天,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色紫暗,夹有血块。B超示子宫后侧2.5cm×3cm×2.1cm增强光团。西医确诊为子宫肌瘤。舌红苔白有瘀点,脉弦细而涩。


辨证:肝郁气滞,瘀阻胞宫。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散结。


处方:疏肝散结方加味。


柴胡10g,丹参30g,赤芍30g,益母草30g,半枝莲30g,生牡蛎60g(先煎),夏枯草15g,海藻10g,昆布10g,当归10g,桃仁10g,青皮10g,黄药子10g


上方随症化裁,患者连续服药3月余,至1993210B超复查:子宫大小为6.6cm×5.1cm×4.5cm,宫内光点分布均匀,提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好·书·推·荐

印会河抓主症验案汇解

本书精选当代中医名家印会河先生的200余则验案,以脏腑辨证的形式分类,每则医案均体现了印会河先生“挺主症”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治疗思路。抓好主症,切中肯綮;领悟精髓,  药到病除。本书对研究印会河学术特色、提高临证技能有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