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四大名砚——洮河砚

 来来永胜 2018-02-11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这是对洮砚最早的记载。唐代石制名砚的发展迎来了成熟期,端砚歙砚、洮河砚与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也开源于此时,使得大唐成为石质制砚开始一统天下的标志性时代,洮砚、端砚、歙砚逐渐取代各类材质的名砚,至今不可撼动。

四大名砚:洮河砚

  洮河砚是古称,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现在被简称为洮砚。用以刻洮砚的岩石取自甘肃卓尼喇嘛崖,精品常卧深潭水底,取之极难,获之不易。

  

  洮河石的石品高雅,常呈绿色,但不翠绿,多为淡绿泛蓝,晕点片片,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叩之却无脆声,浑朴而无火气。涩不损毫,滑不拒墨﹔发墨迅疾,久蓄不涸。总之,无论观赏,抑或实用,均属上乘,故被古代文人雅士共识为中国名砚之一,名列端、歙砚之后。


        洮砚始产于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洮河砚取代山东红丝砚,位忝中华四大名砚,大约在南宋晚期。其之所以能在全国近百种砚台中脱颖而出,原因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色泽雅丽。绿是洮砚石料的代表色。绿色在各高纯度的色光中,是眼睛最能适应和最能得到休息的色光,给人以镇定、健康、安全的感觉。

其二,滋润滑腻。洮砚石料矿带濒临洮水,由温润之气精养,矿体中水份充足,手感滋润,呵之即出水珠。由于它的石质结构紧密,水份不易散发,墨贮于砚中,冠盖成珠,月余不涸,亦不变质。

其三,内质结构紧密。洮砚砚材颗粒极细,粒径在0.01毫米以下(颗粒与粉尘粒径分界点为0.07毫米),颗粒比一般粉尘还细小。据说这在名砚中是屈指可数的。另外,洮石中还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所以发墨快而墨汁细,有光泽,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的优点。

其四,硬度适中。洮砚砚材硬度为摩氏3.5-4度,作为砚材恰到好处,适合雕琢。

其五,取石困难,尤显珍贵。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呜呼,此乃画中窥美,欲亲眼目睹精品洮砚,难矣。它虽位列第三,存世量却远寡于端、歙,何耶?可能是佳石难求吧。


 洮河砚


洮河砚(洮砚),产于古洮州(今甘肃省卓尼、临潭一带)洮河流域,故名。洮河砚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传唐代柳公权论砚:“余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而洮河砚石具体开采年代无从可考。宋时,洮河砚与端砚、歙砚、红丝砚并称“四大名砚”。




洮河石石质坚润细腻,颜色碧绿沉静,花纹绮丽奇妙,发墨而利笔,为上乘名贵砚材。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宋代苏轼《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




洮河石以碧绿色为主,誉称“鸭头绿”,另有鹦鹉绿、柳叶青、蛾绿之说。宋代晁无咎《砚林集》:“洮河石贵双赵璧,汉水鸭头如此色。”宋代张文潜和山谷诗:“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宋代杨信相诗:“但见洮州琢蛾绿,焉用歙溪眉子为。”洮河石膘,以色泽金黄为主,亦是秀美可爱,历来为人所重,故有“洮砚贵如何,黄膘带绿波之说。”另有洮河紫石,称为鹈血。


洮河石纹绮丽,故洮河石又被誉称为“绿漪石”、“绿歌石”。宋代黄庭坚《以团茶、洮河绿石砚赠无咎、文潜》诗:“洮河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韩军一《甘肃洮砚志》文:“崖石之文理佳者,如薄云散开,缥缈天际。或花纹微细,隐约浮出。或有水波莹回,似川流一脉。或色沉绿,通体纯洁无痕,莹润可观。或水气浮津,金星点缀,石嫩如膏,按之温软而不滑者。凡此数类,皆津润涓洁。绿颜如茵,虽暑之盛至,贮水犹不耗,发墨庶乎有光。墨沉所积,细密而薄,拨之随手脱落。”



洮河砚石采石坑口颇多,有喇嘛崖、水泉湾、水城右边(纳儿)、碣仔岩、滨上岩、扎甘岩、大谷岩、沙扎、结拉、中沟、圈滩沟、鹰子嘴、拐洞湾、石虎梯等多处,以喇嘛崖、水泉湾水坑等老坑砚石为上乘,又以宋代老坑喇嘛崖所产崖石为最优。洮河石产地地处偏远,苏轼称之在“西山之西,北山之北”,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开采十分困难。金元好问《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云: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鹈能莹刀。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更有“洮河石贵双赵璧、“得之为无价之宝”之说。



来源:意识界、收藏家俱乐部

版权声明:国泰君安典当行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部分文章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电话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