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尺牍遇到这7种情况就要隔行!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8-02-11
  • 古代信札、尺牍隔行是有规矩的。

  • 古人尺牍信札隔行问题,我也没有认真研究过,虽然读帖时常会关注,但终未深究,从我的理解来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 文章自然分段,这是要隔行的。

写尺牍遇到这7种情况就要隔行!

写尺牍遇到这7种情况就要隔行!

  • 信札尺牍对象如果是上级、长辈、同年、同僚、同辈,提到对方的时候,要隔行。

  • 行文中遇到省略对方主语时,要隔行。比如句中可以省略的:您、兄台、先生等,虽然没有直书而省略了,也要隔行。

  • 宋 苏轼《新岁展庆帖》

  • 宋 蔡襄《扈从帖》

  • 涉及到皇帝、皇后的话,要隔行,并上提到纸张的顶端,高出其他所有行。

  • 行文中,遇到自己的姓名不隔行,有隔几个字写自己名字的,也有将名字写的很小偏右的。如果要说自己的姓+名,可以将姓写的很小偏右侧,名正常书写,也有将姓和名都写的小一点偏右侧的。

写尺牍遇到这7种情况就要隔行!

写尺牍遇到这7种情况就要隔行!

  • 行文中问候词,表示决心、赞美对方的词,有隔行的现象。

  • 连续两个问候词,有时候会出现两次隔行的,前一行写一个问候词,后一行写完问候词后,如果行文不需要隔行,这个词下面可以继续行文。

  • 元 陈基《贤郎帖》

  • 宋 米友仁《动止持福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