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平湖大师作品【秋鸿】赏析“寒雁初来秋影寒,人情时事半悲欢”

 静观vqeg2il1nk 2018-02-11



秋鸿,汉族古琴名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标题和歌词,是继《广陵散》后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飞翔凌空的秋鸿为喻,抒写怀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琴曲《秋鸿》相传为南宋郭楚望所作,又传为明代朱权所作。作者取意于鸿雁振翅高飞,博出长空之南征,以寓旷达之至、高达之怀。旋律苍雄浑朴,节奏起伏跌宕,令人听后若有远达平沙、一举万里之感。


据明万历年问出版的《藏春坞琴谱》中《秋鸿》解题注:“按楚望云是曲者操之大也,自广陵散而下称此曲为大……”可知在明之前的郭楚望已弹奏过此曲了,同时从该曲的原赋中“何关河之云远兮,而不忘乎故乡”和“信不失于山川兮,义不背乎他”来看,借《秋鸿》“身南心北”的感伤抒怀故国的悲恨,像是身处已失半壁河山南宋时代的郭楚望所作。现代琴家查阜西先生在《郭楚望小传》中说:“他的《潇湘水云》、《泛沧浪》和仅次于《广陵散》的大曲《秋鸿》几乎无人不爱,无谱不载。”他也认为《秋鸿》的作者是郭楚望。另有人认为《秋鸿》的作者是朱权,因在《神奇秘谱》中《秋鸿》一曲长赋末写道:“嗟世途之扰扰,岂混俗乎庸常;因重志其高远,乃作是操以颉顽……或向制作者是谁?苟非老于琴苑,熟能为之榆扬;乃西江之老懒,诚天胄之诗狂;羌扶醉以写兴;故罄刻于是章。”其中“西江”指他居住的江西,“天胄”指他皇世子的身份,含蓄地指出作者是他自己。同时曲意也和朱权的身世相符。明成祖夺权后把朱权迁到江西南昌,从此朱权闭门读书、弹琴不问政事,《秋鸿》曲意和他“与时不合,知道之不行,欲避地幽隐,耻混于流俗”的思想吻合。


《神奇秘谱》在该曲解题之后有一赋:“有鸟之能宾秋兮,知其时而南翔;诀霄汉以上征兮,声嘹唳以渡江;避祝融之将北徙兮,倏叶落而惊霜;乃引群以入塞兮,徙区区于稻粱,何关河之云远兮,而不忘乎故乡;互万里之匪遥兮,独不过乎衡阳;信不失于山川兮,义不背乎他邦;礼有伦而自别兮,天有序而有行;健翩举兮,秋空是将;下历江汉,上摩彼苍;向空明之一碧,杳冲破于苍茫,或稽栖于南浦,或远落于潇湘;或人云以避影,或衔芦以自匡;志不侔乎燕雀,仁可类乎凤凰;眼何空于四海,量何大于八荒;矧取喻高士,善出处其行藏;概高翔以远引,耻趋赴于炎凉;嗟世途之扰扰,岂混俗于庸常;因重其志之高远,乃作是操以颉顽;故制之于徽轸,养吾心浩然之耿光;或问制作者其谁,苟非老于琴苑,熟能为之揄扬;乃西江之老懒,诚天胄之诗狂;羌扶醉以写兴;故罄款于是章。”


该曲在演奏艺术上要求较多,曲中用指烦难,“最神妙者在于虚罨,带起,拨剌,及一气连络之处”,其指法音调卓乎高古,至神至妙。



全曲共有三十六段,每一段都有标题:

一、凌云渡江;   二、知时宾秋;   三、月明依;   四、呼群相聚;   五、呼芦而宿;   六、知时悲秋;   七、平沙晚聚;   八、南思洞庭水;   九、北望雁门关;   十、芦花夜月;   十一、顾影相吊;   十二、冲入秋暝;   十三、风急雁行斜;   十四、写破秋空;   十五、远落平沙;   十六、惊霜叫月;   十七、延颈相聚;   十八、知时报更;   十九、争芦相咄;   二十、群飞出渚;   二十一、排云出塞;   二十二、一举万里;   二十三、列序横空;   二十四、衔芦避戈;   二十五、盘聚相依;   二十六、情同友爱;   二十七、云中孤影;   二十八、问讯衡阳;   二十九、万里传书;   三十、入云避影;   三十一、列阵惊寒;   三十二、至南怀北;   三十三、引阵冲云;

三十四、知秋入塞;   三十五、天衢远举;   三十六、声断楚云。


通过雁群在严冬即将来临的深秋时节,从北而南的飞行途中三起三落的情景,表现了'志在霄汉'、'游心于太虚'的胸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