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解读“设备及管线装配一体化”工艺要点

 吴TAO 2018-02-11

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规程》

解读设备及管线装配一体化工艺要点


设备及管线装配一体化施工工艺流程


设备及管线装配一体化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在生产、运输和装配过程中,应制定专项生产、运输和装配方案。

2. 预制模块加工所需机电设备、管道、阀门、配件等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在生产、运输、保管和装配过程中,应采取防止预制模块损坏或腐蚀的措施。

4. 预制模块在吊装、运输、装配前应进行重量计算,吊运装置应安全可靠,吊运捆扎应稳固,主要承力点应高于预制模块重心,并应采取措施防止预制模块扭曲或变形。


设备及管线装配一体化深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深化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设备及管线装配施工区域内的建筑、结构、装饰等相关专业的情况。主要设备及预制模块必须预留出检修通道;距墙、柱、梁、顶及设备之间应有合理的检修距离。

2. 深化设计时,应依据相关设计规范要求,结合施工区域内的管线综合布置情况和运输吊装条件,进行合理的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划分。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主要包含预制循环泵组模块、预制管组模块、预制管段模块、预制支吊架模块等。

【说明】设备与管线预制模块有形状不规则的固有特点,在预制模块划分时应着重考虑各种预制模块的运输、吊装条件限制。

3. 深化设计前应确定加工生产所需的设备及材料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并应编制专项设备及材料样本要求细则,由生产厂家提供详实产品的样本。严格按照设备及材料厂家提供的样本进行深化设计,宜采用BIM技术进行模型搭建。

4. 深化设计图纸包括设备基础及排水沟布置图、机电设备布置图、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图及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的加工图和装配图等。

5  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分组划分后,进行各预制模块全过程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及验算,应满足运输、吊装、装配的相关要求。


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工厂生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产厂家应具备保证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符合质量要求的生产工艺设施、试验检测条件。

2. 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在生产前,应由施工单位组织深化设计人员应对生产厂家进行深化设计文件的交底。

3. 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的加工生产宜分为工厂预制和现场预制,对于装配式施工中的关键线路、关键节点可采取现场预制的方式。

4. 预制模块中水泵与电动机同心度的调测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预制模块上的阀门、压力表、温度计、泄水管等的安装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产品使用书的要求。

5. 设备及管线预制模块的生产宜建立首件验收制度,由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预制模块的批量生产。

【说明】首件验收制度是指结构较复杂的预制模块或新型预制模块首次生产或间隔较长时间重新生产时,生产厂家须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首件验收,确认该批预制单元生产工艺是否合理,质量是否得到保障,共同验收合格之后方可批量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