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星期就正式放假过年了,你手中的方向盘是不是已经饥饿难耐了?为了让大家有个更加舒心的旅程,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会整理一些高速用车的技巧,包括节前汽车整备、高速开车技巧、高速应急技巧、细小故障的自我排查等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是我们《春节用车特辑》的第一期,我们就来讲讲汽车在节前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出发前我们最好把油加满,别以为现在油站这么多,哪里都能加。春运就是一场人类大迁徙,高速塞车是十有八九的事情,特别是服务区,肯定都是爆满的,你别想着可以轻松在服务区加到油。所以出发前要加满油,堵车的时候也不用慌。 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比较偏僻,担心加不到高品质的燃油,那最好备上一两瓶燃油宝,加油的时候添加,这样起码对油路的清洁会好很多。 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你是刚做的保养,那可以忽略这个步骤,否则出发前循例还是要检查一下机油的。 检查方法也简单。打开机舱,拔出机油尺,用纸巾擦干净,然后插回去,再拔出来,把机油尺放平,观察机油量和机油品质。 机油尺上有机油量的上限和下限标度,机油量在两个标度中间位置是最好的。如果发现机油量偏少,可以适当添加到正常值。如果知道自己的车有轻微烧机油现象,最好在后备箱也备一瓶半瓶机油。 刹车系统我们一般重点检查的部位是刹车片和刹车盘。 虽然刹车好坏和个人的开车习惯有很大关系,但大体还是有一个范围参考的。我们一般认为每五万公里更换一次刹车片,每更换两次刹车片就更换一次刹车盘。 至于我们常说的从刹车片厚度是多少毫米,刹车盘是多少毫米去判断,这对一般车主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我们可以从主观感受去判断刹车状态好坏。 比如说,你发现刹车变得软绵绵的,行程变长了,每次刹车都有尖锐的金属异响,那不用问了,多数是要更换刹车片了。 雨刮水可能会被很多人忽略,很多车主可能觉得用纯净水代替就可以,酷哥不建议这么做。因为雨刮水要求有一定的清洁能力,关键时刻要除油膜、鸟粪、虫胶等等,这些都是纯净水没办法做到的。 高速长途驾驶时,玻璃的干净清爽对行车安全尤为重要。如果碰到一些泥泞路段,被别人的车溅了前风挡一身的泥浆,这时候就知道玻璃水的重要性了。所以,出发前,建议把玻璃水加满。 如果平时用车中发现前挡风玻璃油膜严重,最好做一次除油膜,车主自己DIY除油膜也是比较简单的,网上也有相应的产品。 ![]() 冷却液是发动机除了机油以外最重要的油液,添加口也在机舱内比较醒目的位置。 ![]() 冷却液壶上同样标有最大和最小刻度,当发现冷却液不足时,要及时添加,但前提是要在发动机冷却情况下添加,否则容易烫伤。当在外面发现冷却泄露,又找不到维修店时,可以使用纯净水应急。 ![]() 轮胎是最容易检查也是最影响驾驶安全的一个零件。 检查轮胎,我们着重检查一下胎压是否正常,一般在车门的铭牌上都会标有胎压参考值。严格的厂家甚至会标明满载和空载都有不同的胎压。 然后我们要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看看是否已经到了磨损极限。轮胎的胎纹里都有一个小方块标明磨损极限的。 ![]() 另外我们还要检查轮胎有没有损伤。比如胎壁鼓起、轮胎有割痕、裂纹,这些不正常的损伤都是致命的,需要及时更换轮胎。 ![]() ![]() 关于轮胎的检查、维护和如何更换备胎,酷哥有一篇很详细的文章介绍,大家可以点击查看。《不注意轮胎检查将酿成大祸!》 ![]() 减震器的检查,我们主要看看有没有漏油故障。 ![]() 如果发现减震器油腻腻的,说明已经漏油了,是时候更换了。 ![]() 开车外出,灯光正常与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检查转向灯、远近光灯、刹车灯等等这些是否正常。特别是跨省驾车的朋友,难免需要日夜兼程,灯光的亮度是否足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 行车记录仪除了可以预防碰瓷,帮助事故责任判定,还可以拍下沿途的风景和趣闻轶事(虽然像素有点低),所以酷哥认为行车记录仪一定要安装。 ![]() 出发前最好检查一下记录仪的内存卡内存是否足够,建议重新格式化一下内存卡;重点检查一下电源是否插上,不要等到需要调取视频的时候才发现没插电源。 ![]() 1、出发前检查好前挡风上的交强险标志、环保标志、年检标志。带好身份证、驾驶证、行驶本、保险单、灭火器、备用车钥匙等,以备不时之需。 2、高速上车辆发生故障时,尽快把车停在应急车道上并在后方150米设置好三角牌,到应急车道护栏外等待救援。 3、发生轻微事故时,拍下事故现场多角度照片、双方驾驶证、行车证,然后把车挪到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的地方,然后报警、报保险。 4、后排乘客建议也要系好安全带,有小孩出行的还要给小孩准备安全座椅。 5、车上要备点干粮、饮用水,塞车的时候你才能笑看风起云涌;当然一家老小的话,晕车药,肠胃药也要备一备。如果是跨省旅行,最好备一张汽车空调被,应对不同的天气。 6、尽量错峰出行,遵守交规,文明驾驶;不要疲劳驾驶,每3个小时休息20分钟是很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