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聚焦:他,保证了遵义会议举行,如今,却没人为他送行...

 在路上随缘 2018-02-12


遵义会议,对中国有多“重”?

 

如果不是遵义会议,红军走的还将是“左倾”冒险主义!

 

如果不是遵义会议,红军还将笼罩在博古的错误指挥下,继续被动挨打!

 

如果不是遵义会议,不会有四渡赤水,不会有长征的成功,更别提中国革命胜利、新中国的诞生...

 

懂点历史的都知道,就是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有多重?她是一次“转折点”,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生死存亡之际的一次“起死回生”!

 

生死攸关之际,敌军虎视眈眈之下,遵义会议历时三天,是谁保证了会议的正常举行?

 

他,江西赣州人,15岁就参加了红军,第一次开枪,就是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因为紧张,“20发子弹,一下就没了”,打没打到敌人,竟是“说不清”!

 

19岁时,他就已经身经20余战,一左一右两条腿上,都有子弹留下的疼痛,可以说,鬼门关上捡了条命!

 

湘江战役时,他是先头部队的排长,尽管敌人火力密集,尽管子弹就从身边“呼呼擦过”,但,必须往前冲!

 

那一战,一共打了5天,他往前冲锋时,亲眼看到同村的小伙伴,就在身边不远处,倒在了血泊中!

 

那一战,江水被染成红色,8万多人的红军,最后只剩3万多名,他所在的连,原来100多人,最后,只剩30多名!

 

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后来,连里的指导员点名时,每次都先把那几十名兄弟名字念一遍,然后再继续点名...

 

红军到达遵义时,他任警卫连连长,负责监视来犯之敌,保卫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担子更重,容不得丝毫放松!

 

当时是1月,遵义天寒地冻,夜里更让人“发疯”,但,他和战友们,就是在村庄附近的空地上警卫,躺下休息的人,顶多就铺点稻草挡风!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遵义会议召开的那几天,他和战友们,昼夜都竖着耳朵,一有情况,“立即拿枪出动”!

 

此后,他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1953年,当他终于有机会返回老家时,父母,都早已躺在坟中...

 

他,王道金,对于很多人,这可能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如今您能回家过年、看电视追星等,都必须感谢当年他的守卫和冲锋...

天前,2018年2月6日上午,开国大校王道金,遵义会议的守卫者,遵义的“国宝级”人物,共和国的功臣英雄,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103岁!

 

生前,他从遵义地委副书记任上离休后,曾20多年为中小学生进行革命教育,到遵义会址上亲身讲解等,被誉为“永不退休的革命人”!

 

人们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可就在刚刚,王老去世几天后,才仅有一个两个门户网站进行报道,字数200多个!

 

网上搜索“王道金”,几大门户网站上,有的根本没有丝毫动静,有的只有过去有关王道金老人的消息,跟帖,竟然为零!零!!

 

“忘恩负义”是个很重的词,很多人也很鄙视,但如今,一些人,很多媒体,似乎就在忘恩负义,忘记我们国家的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