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的身上总带着静电?

 为什么73 2018-02-12


2018-02-12 正安文化北京


冬季干燥的时候

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


晚上脱衣服睡觉

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

而且伴有蓝光


早上起来梳头

头发会经常“飘”起来

越理越乱

......


这些都属于静电现象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生活中如何减少静电?

静电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

以及哪些人容易产生静电?

一起了解一下吧!


如何减少静电


① 进出门先放电
需要接触金属铁门或者把手时,可以先把手掌放在墙壁上。又或者可以在手里抓一串金属钥匙,再用另一个钥匙去开门,放放电再接触就不会被电到了!



②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干燥的环境容易产生静电,这也是秋冬容易被静电困扰的原因之一。可以选择加湿器,也可以在暖气旁放一盆水,或者一盆绿植,减少空气中电荷的蓄积。


③ 衣物选择有诀窍
应尽量选择纯棉质地的衣物及家居用品,化纤制品的衣物相互之间的摩擦极易产生静电,而纯棉衣物则不会。
想要防止起床时头发和枕头难舍难离,还带着噼里啪啦的电击声,不如换套纯棉的床上用品吧。


④ 保证皮肤水分充足
使用过电器之后,应马上洗漱,让皮肤表面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出门前涂抹一些润肤乳,能防止衣服粘在身上。


分享一个头发“炸”起来的小贴士给大家。


头发“”起来怎么办?


出门在外头发被衣服粘住了怎么办呢?用手一捋秒变爆炸头,这时候就要拿出自己的护手霜了!用涂了护手霜的手抹两下,会有惊喜哦!


静电对人体的伤害



1
 对孕妇的危害:


持久性的静电可引起人体血液的pH值升高,尿中钙排泄量增加,血钙减少,对孕产妇的健康危害最大,静电可致孕产妇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让她们容易感到疲劳、烦躁和头痛等,因此有必要适当防范。

2
对宝宝的危害:

首先,它会使血液的碱性浓度升高,而钙质减少,这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来说实在是大忌讳。


还有,静电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含有多种病毒、细菌与有害物质,它们会使宝宝的皮肤起斑发炎,抵抗力弱的宝宝甚至有可能引发气管炎、哮喘和心律失常等等!

3
 对皮肤的伤害:

长期处于开着的电视、电脑和微波炉等环境下,就常常可能有毛孔变大,皮肤干燥、红斑、皮肤瘙痒等症状。


而天天操作电脑的办公室白领脸部红斑、色素沉着等面部疾病的发病概率远远高于不用电脑者,这是由于电脑屏幕所产生的静电吸引了大量悬浮的灰尘,使面部受到刺激引起的。对于皮肤敏感的人更是如此。


4
 对心脏的伤害:

在临床上,当某些人病危时,可能使用一种电击的方式挽救病人生命,因为对心脏电击能除颤。可见一定量的电流能起到救人的作用,但是正常的人并不需要电流。


若是人体所带的静电在数千伏甚至万伏,它会严重干扰以至改变人体内所固有的电位差,特别是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


冬季有1/3的心血管疾病与静电有关,查不出病因的心脏病人、神经衰弱的人十之八九是因为长期受静电干扰所至。

5
 对大脑的伤害:

医学专家解释:干燥产生的静电对大脑的确会有影响,它会引起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感到疲劳、烦躁、失眠、头痛。



哪些人容易产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室内空气太过干燥、皮肤水分过少而引起的。静电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坏处,容易使皮肤干燥和毛孔变大。


 ① 穿化纤维衣服的人更容易产生静电


化纤衣物与皮肤摩擦会产生静电,纤维带正电荷,皮肤带负电荷(类似毛皮摩擦橡胶棒起电),在活动的过程中,电离子不断的增加,积聚到一定负荷的时候,遇到金属就会有触电的感觉。


② 皮肤干燥的人更容易产生静电


皮肤干燥的人体表水分较少,导电率下降,静电不容易被导走,积聚在身体体表,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被电到了。


③ 长时间在空调房的人更容易产生静电


室内开空调后,空气会变得更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的时候,体表的静电不宜释放出去,时间一久,就会越积越多而发生触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