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 54 膀胱上皮性肿瘤之内翻性乳头状瘤

 昵称46981363 2018-02-12

男性,65岁,发现无痛性肉眼血尿8天。尿液淡红色,呈间歇性,无血块。体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彩超:膀胱左后壁见高回声团,大小约12mm×7mm×6m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欠均匀,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膀胱镜:膀胱左后壁见菜花样肿物,大小约1.0cm×0.8cm×0.6cm,肿物基底窄,带蒂,表面血管曲张增粗,距离左侧输尿管口较远,余膀胱各壁及膀胱三角区未见明确肿物,未见小梁及憩室。

病理:符合恶性潜能未定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部分呈内翻性生长方式。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尿路上皮良性肿瘤,为膀胱表面移行上皮向

固有层内生性生长,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慢性炎症刺激或下尿路梗阻引起膀胱局部上皮异常增生形成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或排尿不适。

鉴别诊断:

1、膀胱典型乳头状瘤又称膀胱外生性乳头状瘤,好发于青壮年。而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病灶向膀胱壁固有层内翻性生长,发病率高于外生性乳头状瘤。

2、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与膀胱癌在临床与声像学表现都具有一定相似性,如两者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血尿或排尿不适,声像学上多表现为膀胱壁局灶性隆起,但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灶多为窄基底,部分病灶伴蒂形成,病灶纵横比多>1,尤其条带型病灶对诊断内翻性乳头状瘤更具有特异度,此外,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灶多乏血供,这些声像学表现有助于与膀胱癌的超声鉴别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