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半山记 2018-02-13

一元伊始,万象更新,转眼又到贴春联的时间了。今天,小编就同您聊聊春联的有趣话题。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更是中华民族辞旧迎新、欢度春节的重要标志。它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精练精巧的文字,描绘喜庆景象,抒发美好愿望。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乙瑛碑隶书集字春联

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桃符,就是春联和门神的前身,它最早起源于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五代十国时期,宫廷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后蜀主孟昶命笔题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度被认为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不过,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记载着唐代人刘丘子所撰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此联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比孟昶题联还要早240年,刷新了春联的最早历史纪录。

宋代开始,桃符改为纸张,俗称“春贴纸”“春联”。进入明代,文人以写春联为雅趣乐事,由此成为社会风尚盛行。到了清代,人们更加注重春联的思想性、艺术性。因满、蒙等民族以白为吉,当时清宫春联以白绢为材质。民国以后,受汉文化影响,春联采普遍用红纸书写。

大红春联贴门上,华堂喜气熠生辉。如今,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春联不仅是传统风俗的独特标志,更成为联系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情感纽带……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篆书集字春联

释文:吉星永照平安府,福运长临积善家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欧阳询楷书集字春联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颜真卿楷书集字春联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王羲之行书集字春联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米芾行书集字春联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黃庭坚行书集字春联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赵孟頫行书集字春联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王铎行书集字春联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启功行书集字春联

春节到了,亲们选幅春联带回家吧

田英章楷书集字春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