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健 (十四)白蛇赶赤龙留下的传说故事 相传西汉末年汉平地年间,皇帝暗弱,外戚王莽篡位刘汉江山。他专权称摄皇帝,独览朝政,暴行逆施,残害中良。欺压百姓,为铲除西汉刘姓皇室宗亲,大开杀戒。其中汉平帝之子刘秀,系汉高祖刘帮九世孙(既后来东汉时期的光武帝),更是王莽想早日除去的心头大患。所以他告示天下,凡能够诸杀刘秀者,悬赏十万候。并四处派官兵一路追赶堵截诸杀刘秀。据讲,这一赶就是十二年。所以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千百年来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版本的有关传说,达上百个段子之多。本篇仅挖掘整理一部分在亳市双沟镇流传较广的一些内容。在此以飨读者! 要说这王莽与汉室的恩怨情仇,还要从秦朝末年,汉高祖刘帮起义反秦之初说起。刘帮(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国丰邑中阳里人。秦时任泗水亭亭长,因释放刑徒而逃亡匿于河南省商丘永城芒砀山。(今亳州市北一百二十公里,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这年刘帮带领官府强征来的劳役,前往秦都咸阳城,为秦始皇修建秦陵。行至芒砀山中,因刘帮不满秦始皇到处横征暴敛的暴政,便将征来的劳役就地谴散。剩余十几人见刘帮胸怀大度,又体贴下属,说什么都不愿回家去,发誓要跟着刘帮干到底。刘帮很是感动,是日中午他与众人美酒饱餐一顿。商定共图推翻强秦大业。 饭毕,刘帮带众人下山。行至山腰,忽一头前带路的手下,慌慌张张跑到刘帮面前报告说。前边山道上有一水桶粗细白色大蟒蛇,盘于道路中间无法通行。醉熏熏的刘帮一听,说道:“大丈夫何惧蛇尔”。说完扶剑带头前往看个究竟。没行多远,果真见一条大白蟒昂首吐芯挡在道路中间。刘帮大怒说:“畜生,为何挡我等去路,赶快闪开,否则我取你性命”。此时,忽听大白蟒开口说到:“好一个泗水刘三,你不认我了吧,当年你我同在此山中修行。你为赤我为白,谁想你竞偷吃了我的丹药。才比我早托生几世投胎,修炼成人”。刘帮本来性急,此时正急着带人下山。于是手握宝剑上前欲斩。大蟒蛇又说道:“我今日挡你道只想讨个封赏,别无他意,今你若敢斩我头我就乱你头,斩我尾我就乱你尾,斩我身我就乱你中”。刘帮本来已吃多了酒,此刻那有耐功夫听一大蛇胡乱说,手举剑落猛地将大蛇斩为两截。葛然!就见一股阴气凫凫升起,升至空中后,忽然半空中传来一阵阵哀号声:“刘帮,还我命来!”。刘帮听后醉答道:“现在这荒山野岭的,怎么还你命呀!到平地上(平帝)再还你吧!”。之后便带一行人向山下走去。 时至半夜,有一路人行至山腰,听到有一老妪坐在道旁放声哭泣。此人走上前问她因何而哭,她就说她的儿子被刘帮杀死了。那人又问她的儿子是谁,老妪哭诉说:“她的儿子是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刘帮用剑杀死了”,说完老妪即遁形不见了。此人吓的飞跑下山,逢人便说此事。(现芒砀山景区内,尚存斩蛇碑古迹。) 话说此事传到刘帮的耳中,他得知自己是赤帝之子,乃真龙天子之身。暗自高兴不已。于是便四处唆使亲信,暗中扬言渲染此事。又加上当时秦始皇连年奴役百姓内修秦陵,外打边墙修建长城。很是不得民心。所以,刘帮很快招慕来许多拥护他的起义大军,他率领农民起义大军。几经风雨,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开启四百年大汉基业。年号汉高祖。 西汉兴盛近二百年,王蟒几经修炼,投胎出世,废汉篡位,传说王蟒自步入仕途之后,嫌名字中的“蟒”字带个虫字旁不好听,于是就将“虫”字旁去掉,写成王莽。据说王莽摄政十年,天下十年没有下雨,但天下却十年丰收依旧,庄稼却没有半点欠收。民间传言,由于王莽是白蟒精转世,命中有他一帝。那十年每天早上都是大雾弥漫,“井潮三里,河潮十里”。都说是天意如此。 后来王莽带兵对刘秀四处追杀,但由于刘秀乃赤帝之子,刘秀才是真命天子。有真龙之身护体,所以在多次追杀途中。每每险象环生之时,刘秀都能够化险为夷,毫发无损!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以上是民间流传,王莽因何追赶欲杀刘秀的大致原因。当然正史中绝非如此,传说与正史肯定出入很大,咱们先暂且不表。接着说一下白蛇赶赤龙,题目卖了个关子。因为都说王莽乃白蟒蛇精转世,刘秀乃赤龙真命天子。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王莽赶刘秀。因刘同留谐音,所以流传下来的几段传说故事及典故。民间都说成是王莽赶刘秀留下来的。 话说有一天,刘秀逃难来到亳州境地。身边随从都被王莽的追兵杀散了,刘秀也丢了马匹,只身一人落荒而逃。忽然前边被一条大河拦住去路,刘秀沿河边寻觅,发现芦苇荡里藏有一叶小船,心中大喜。暗自思忖,此乃是天助我也。也不管梢公在与不在,便跳上小船,摆动船浆,顺风顺水的不一会就划到河对岸。见渡口处一石头上,刻着“涡河渡口”四个大字。方才知现已经身处亳地涡河南岸了。他稍微辨别一下方向,便继续寻小道向南奔去。经过一阵猛奔来到一处树林里,忽觉腹中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实在跑不动了。于是停下来,抬头见一大树垂下的枝头上,长满了密码码毛茸茸绿色的果实。由于饥不择食,伸手揪下几个放在口中咀嚼起来。感觉青气中略有微甜的味道,于是就一手拽着树枝,一手揪着绿果吃个大饱!之后松开树枝,抬头看着眼前的大树说:“他日我若能得帝之时,定封你为树中之王!” 刘秀吃的绿果就是亳州境内,一种叫“楚树”的树上结出的果实,当地俗称“楚不揪”。逢嫩芽时用手撸下然后拌面上锅蒸着吃。实为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因刘秀是皇帝,此物他曾用手揪过,所以,当地老百姓都叫“楚不揪”。在采摘时不去用手揪,而是用手撸下。 刘秀填饱了肚子,连日奔逃很是劳乏。此刻周围静悄的,置一时的清静之中,顿觉困意汹涌来袭。于是就背靠着大树呼呼大睡起来。当他睡的正香的时候,忽觉脖颈上被什么虫子猛咬了一口。疼的他醒来用手一摸,原来是只蝼蛄正在咬他,他气的两手一扯,便将蝼蛄的头与身子分开甩在地上。这时远处隐约传来战马的嘶鸣声,看着地上还在蠕动的蝼蛄身首。他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只咬他的蝼蛄是向他报信的,意为追兵快要到了,于是心中很是内疚。便顺手掐根牛草重新将蝼蛄的头与身子连接一起,方才去寻找藏身之地。所以我们看到的蝼蛄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就是“蝼蛄救主”的故事。 刘秀躲过追兵继续一路南逃,当他行至双沟北边犁把楼(现叫刘巴楼)一带。远远看见身后大道上尘土飞扬,眼看官兵就要赶来,已经可以隐约听到“抓刘秀,抓刘秀”的喊叫声。此时他身处荒野,四处根本无隐身之所,刘秀心想这可如何是好呢?看来我命休矣。正犯着愁,抬头见不远处有一农夫正在田中耕地。他急忙跑到农夫跟前,向农夫求救说:“我乃是汉室后人刘秀,被乱臣王莽追赶至此,愿恩公救我”。农夫四周一看,这漫野地里那有令人隐身之处呀!低头一看刚翻过土的犁沟。灵机一动,随机折根芦草让刘秀含在口中呼吸换气用。接着用手一指让刘秀平身躺卧在梨沟中,之后,他不慌不忙继续赶着一马一骡耕他的地。 等到了地头返回来,梨到刘秀躺卧处,一队官兵也已赶到。问农夫可曾看见有个人跑到这儿吗?农夫用手一指道:“好象看见有个人向东跑了。”此时就见天空中有几只飞鸟(体形小于麻雀,能在高空平衡停留,鸣叫声音特别响亮,当地人俗称此鸟为“地麻溜”)不停的鸣叫“地梨头,地梨头”,同时又见一群喜鹊飞至,在刘秀躺卧的低空中不停的盘旋鸣叫着:“扎扎扎,喳喳喳”。可惜官兵不通鸟语,才令刘秀躲过二鸟的报信之危。这时又有一群乌鸦飞至(俗名老鸪),鸣叫着“假的,假的”,刘秀听了先惊后喜,心中同时也恨透以上二鸟。这地麻溜在天上看的清呀!是告诉官兵我在地梨头处躺着呢。这喜鹊盘旋低飞是引兵来用刀枪扎我呀!可恶的二鸟,待我得了帝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此时,农夫一听也心急如焚起来。因为刘秀身高体阔,刚才犁铧新翻出的泥土,未能将刘备身体完全覆盖住。他歪头一看,只见一马一骡各将前蹄弯躯微微抬起,正好遮挡住官兵的视线。这时农夫笑着向官兵解释说,这地上光溜溜的别说一个大活人,就是一只野兔也藏不住呀。官兵们一听,此话是有道理。于是王莽大队人马撤离,又向农夫所指方向追去。等追赶他的人马走远后,刘秀起身深深谢过农夫,继续开始他的逃难生涯。 话说刘秀在亳州境内同王莽周旋了数日,这一日傍晚被王莽追赶到双沟一座庙宇前。他回头一看,已能远远望见追兵的影子。于是闪身走进寺庙里。他慌乱中不敢惊动寺中僧人,急匆匆不觉已跑到寺僧种菜的菜园子地里。在菜地里忽然发现僧人浇菜废弃的一口枯井,于是纵身跳入枯井内。他在井底努力平静着狂跳的心情。抬头望向锅盖大小的井口,忽现一只大蜘蛛正在织网,不一会就在井口处织出一张密码码的蜘蛛网。 待到王莽带着追兵赶到寺庙之中,将整座寺庙搜了个底朝天,也未找到刘秀的影子。王莽还是不死心,又与手下分头将寺内能容身的地方都找了个遍。当王莽寻至寺庙菜园地枯井旁,见井口上方有一蛛蛛网儿还完好着。心想蛛网尚未穿破,刘秀肯定不会藏在此井中,遂放弃再细察枯井的念头。王莽搜不到刘秀,只得带着手下怏怏而去,到别处去寻找。 再说这寺内方丈,经过王莽带兵入寺一阵乱折腾。夜间好久方才入睡,他夜梦寺院东南方向,菜园中枯井上方,红光冲天,经久不消。天亮醒来甚觉此梦蹊跷,于是晨起后便披衣前去枯井看个究竟。他来到枯井旁,看见一只大蜘蛛正在收网,借着光亮看到井中似有一蜷缩人影。心中大悟,于是双掌合十默念三声“阿弥陀佛”。急忙跪伏枯井边,对着井下说道:“贫僧救主来迟,现追兵已走远,还请我主上来吃些斋饭吧”,刘秀在枯井中蜷了一宿,早已浑身酸麻,腹涨难忍,听到方丈在上方说话,知追兵已走远,于是爬上井台,与方丈一起向斋堂走去。 谁知一路劳乏惊下的,加之井下阴冷而受凉,刘秀此刻腹胀如鼓般发起撑来。看着斋饭他是半口也食不下去。老方丈见此情景,遂至斋堂屋檐下取下两个风干透的辣萝卜壳。令厨僧即刻煮了一碗萝卜壳热茶。敬与刘秀饮下,瞬间刘秀顿感上下气畅,腹胀即消。从此,这个单方便在当地民间流传开来。至今,有遇受凉腹胀发撑的,熬上一碗萝卜及萝卜壳茶喝,就会上下通气,腹胀便自行消失。刘秀身体稍感恢复后,也不敢在庙里久留,于是辞别方丈僧众,乘着夜色,骑上方丈赠送的赤龙马,一路向东南方向逃去。由于此寺内蜘蛛结网救主之事不径而走。后来人们就逐渐改称此寺庙为“网络寺”了。后来由于战乱,寺院香火日衰,此寺庙至民国期间被当地进步人士,改造为学堂。相传网络寺遗址即为现在的双沟镇第一小学。 又说,刘秀骑着马由于地形不熟,加之躲避王莽追兵。绕来绕去,来到双沟镇东南方一个叫王营的村庄,眼看着天色已晚,且追兵尚远,于是就决定在该村的村南头住下歇息。心想等鸡叫时就起来赶路。事有凑巧,王莽也在天黑时赶到了王营村的北头,鞍马劳乏的一整天了,也决定让队伍住下休息补充给养。心想等鸡叫时就出发,应该能追上刘秀。谁知刘秀刚躺下一会功夫,在迷迷糊糊中似曾入梦之时,忽听王营村南头的鸡就接二连三的鸣叫起来。于是刘秀急忙起来披挂整齐,跃身跨上马背,扬鞭打马而去。而王莽一直睡到天光大亮,王营村北头的鸡才懒洋洋的鸣叫几声。等王莽一行起了床,刘秀早跑的无影无踪了。据当地老人讲,至今王营村的鸡还是,村南头的在上半夜就早早地开始叫了。而王营村北头的鸡总是到天光大亮才开始鸣叫。还有一说,当年刘秀在王营村,拴马及休息的地方,方圆数十丈之内。至今三伏天中也见不到一只蚊蝇,人们都说,因为刘秀是赤龙真命天子,连蚊蝇都不愿打扰他休息。当地这些传说,老人们都说是当年王莽赶刘秀时留下来的。 话说刘秀出了王营村,骑着战马又一路向东南急行。时至正午来到了龙德寺附近(今谯城区龙德镇)。口渴难耐,马儿也热的跑不动了。忽见一口水井,井水清澈,但苦于周边无可用来取水之物。刘秀只得望井兴叹!口中无奈地说道:“水井啊!水井!你就不能歪歪吗?让我饮上几口”,说来也怪,他话音刚落,只见那口井果真歪至刘秀面前,井水溢出,让刘秀与马儿痛饮个够。据讲这口歪倒的井至今尚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大办乡镇企业期间。龙德镇政府拨款在此建了一个白酒厂,取此井之水酿造出优质白酒,商标上还取名为“刘秀贡酒”呢。 后来因王莽暴政不得人心,一说其气数已尽,而刘秀在这期间却深得人心,追随者不断壮大。后来一举推翻了王荞政权,在鄗县南千秋亭称了帝,建立了东汉王朝。而刘秀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世祖光武帝。从而开启了东汉王朝的盛世。历史上称作“光武中兴”。 再说刘秀称帝后,念念不忘当初救过他命的人、鸟、树、虫,能记起的都逐个策封。第一个就想到耕田的农夫。欲封犁沟埋身救主的农夫为王,因农夫喜于田园生活不愿为官。于是刘秀就遵照农夫本人意愿,没有加封他官职,但却赏其黄金万两,良田百顷。农夫晚年也因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并在村中建造庄园,并盖了一座楼居住。在古代楼房是很少有人、有实力能盖起来的。因为农夫犁沟救主,皇上赏赐其许多金银才盖起了楼,后来人们都称此村为“犁把楼”。意为农夫手扶犁把,犁地时救了刘秀才盖起了楼。因为农夫刘,后来其家族人丁昌旺,此村刘姓人口居多,人们把村名叫白了,就叫成现在的“刘巴楼”了。 刘秀更忘不了他恨透的二鸟,一是大喊“地犁头,地犁头”的鸟儿,即当地俗语中的地麻溜,罚它在田中建巢,遭雨淋水淹,之后再让农夫耕田时,用犁头将其窝巢荡为平地。二是大喊“扎扎扎,喳喳喳”的喜鹊,罚其三伏天无水喝,寒冬天无窝巢可住。封在犁沟掩护过他的马与骡子。念其一生辛苦劳累,干活休息时以及睡觉时可三足着地,腾出一条腿休息。(因骡马都是站着睡觉)。赐乌鸦白项圈,所以现在乌鸦脖子上都有一圈白色的羽毛。况且冬天不用自己筑巢,可静享喜鹊筑好现成的窝巢。 但由于乌鸦受封后到处显摆,逢人便夸夸其谈表其功高。后来人们听多了,就感觉它很讨厌,不再喜欢它了,都气愤的叫它:“乌鸦嘴!”。再后来看到它都觉得是不祥之兆。而喜鹊自此,却反省思过,逢人只言好事与喜事,从不再多嘴废话了。而且喜鹊从此,又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到“七夕”来之前,提前几个月成群接队的,不辞辛劳飞越长空,前往银河之上为牛郎与七仙女搭建“鹊桥”,助牛郎与织女一对夫妻,每年七夕节鹊桥会。因而行善悔过。于是,后来人们看到喜鹊都很开心。也渐渐好感倍增,逐渐都视其为吉祥之鸟了。 再说,刘秀想到楚树之功,就封楚树为“树中之王”。而传令官领旨后来到亳州境地涡河岸边。见树林中有颗大椿树,树干挺直,树梢枝头上也有串串果实。因传令官不认识楚树长的什么样子。所以就擅自做主,将金牌挂错了地方,误挂在椿树脖子上了。所以椿树因此成了树中之王,自出芽之始任风刮再大,也是长的笔直挺拔英姿。生命力极其旺盛,即便砍断树头他也能重新发出芽来,而由于椿树无功受封,其它树都知道它是浪得虚名,人们也都叫其“臭椿”。所以无论椿树长的再大,其树心都是空的。而且生长时有毛虫食其叶,砍伐后也特别招众虫子蛀其身。只有在大热天泡在家河臭泥洼中呆上两月,才可避虫不蛀。但因椿树被封王之后,得此荣耀!有一部分椿树逐渐变成了“香椿”,可作为美食被人享用。而楚树得知椿树被封了王,气的从此一蹶不振,气的总是身材弯曲矮小,脖子上,肚子上也憋出许多疙瘩。千百年来再也没有一棵长成栋梁之才的,大多长着长着就成了树扑楞子。 后来这件事在植物界也传的纷纷扬,桑树、柳树气弯了腰,爱打抱不平的花椒树气的一矮堆儿,杨树气的一蹦几丈高。爱看笑话的“鬼拍手”昼夜拍着手偷乐。 汉武帝刘秀感觉该封的都封差不多了,就连蝼蛄也被封为可飞天遁地的大将军,没成想却把双沟网络寺内,那只救主功高的蜘蛛给忘的一干二净,所以蜘蛛只有纳闷气,年深日久,肚子越憋越大。最后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了。当地老人们常说,由于网络寺的蜘蛛没有受到加封。也是网络寺香火年深日久,日渐衰落的原因,要不然咱双沟的“网络寺”,如果当时受到汉武帝刘秀金口玉言加封。也会跻身与名刹之列,后来网络寺的香火也就不至于衰落了。 【作者简介】温健,网名人海观潮。业余爱好常喜爱在文字丛林中穿行涂鸦,在文字的海洋中嬉戏,虽水性欠佳,因爱戏水,总想在寂空时下水扑腾几下,只为欣赏泛起些许浪花时,那瞬间的美丽与愉悦!曾于2015年在北京图书出版社出版处女作现代诗歌集《粉缘》一书。近年时有诗歌、散文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及《书香亳州》、《E网诗情》、《莲心栖息地》等网络平台发表。小诗观:“静心做一个耕者,只为静享劳作之趣!静享田园风光的恬静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