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航行大海靠舵手 2018-02-13

瘦尽灯花又一宵。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采桑子

清·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赏析




词以一个问句领起——“谁翻乐府凄凉曲”,“翻”,是演奏、演唱的意思;“乐府”,在这里泛指一切入乐的诗歌。整句说,是谁在演奏这凄凉的乐曲呢。当然,此问并不求作答,只是作为一个感伤的引子罢了。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两句,描写的是感伤的环境。这是一个风雨潇潇的夜晚,本就容易让人感到凄凉,如今又传来几声哀伤的曲调,主人公孤独寂寥的心境自不待言。值得注意的是“风也萧萧,雨也萧萧”中的“也”是一个“衬字”,表示语气、口吻的虚字,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常见。


“瘦尽灯花又一宵”句,把视线由室外转向室内,并带出抒情主人公。烛芯慢慢散作灯花,就好像变瘦了一样。其实,瘦掉的又何止是灯花呢?主人公彻夜不成眠,人又何尝不因伤神而消瘦呢?


古时的烛芯燃烧一段时间后,需要减掉,叫做“剪烛”,唐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词中虽未言明,却隐含此意,所以词的下片开始怀人。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不知道何事萦绕心怀,清醒时意兴阑珊,沉醉也难掩愁情,可见此愁之浓、之深。最后一句“梦也何曾到谢桥”,悄悄透露了愁思的原因——由于思念一位女子。“谢桥”指代心仪的女子所在之地。在古诗词中,谢道韫因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成了才女的代称,所以诗人也用“谢娘”来美称自己心爱的女子。后来,由此衍生出来的“谢桥”、“谢家”都指代心上人所在的地方。


全词借景抒情,表达了纳兰性德对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梁启超则认为此词有“时代哀音”,“眼界大而感慨深”。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