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都藏在这里

 yangtz008 2018-02-13


轰轰烈烈的春运大潮已然来临,有人奔波跋涉返乡,也有人留在这里。来去的是人,守候的是城。很多时候,一座城市不仅仅是个落脚地,也是家和归处,理想和远方。


在上海的建筑空间成长的嬗变中,不知承载了多少人的野心和梦想?在上海的持续发展与更新中,人与城市的故事轮番上演——



(旧时黄浦江两岸)


1


曾经的浦西和浦东

不仅仅是摩登时尚和下里巴人的区别

渡过黄浦江恍如隔世

改变人们观念的

除了不断刷新高度的天际线的陆家嘴

不得不提的还有碧云社区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享誉“小联合国”的碧云国际社区

早已是一个被符号化的烫金名片

除了高品质的住宅本身和Art-Deco的设计

完善的配套设施,多元文化相互碰撞

入住碧云,似乎标志着迈上人生巅峰的一大步


“一切的宜居,都不仅是房子本身,而是整个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

—— 史女士,2003年搬入浦东碧云社区



2


虹镇老街的上海不是十里洋场

而是密不透风的巷弄走道

这里曾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也有越来越模糊的江湖


(虹镇老街改造前的棚户区)


如今的虹镇老街已从上海版图上被抹去

曾经的窄巷变成宽阔的马路

拥挤逼仄的滚地龙变成整齐划一的新住宅

这里是瑞虹新城

“当年的你对我爱理不理,如今的我你可能高攀不起”


不断优化的环境和配套设施

瑞虹新城至今还在更迭

与其说它是对旧城的改造

不如说它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重塑

瑞虹新城所诠释的

大概就是城市的生生不息吧


“那个江湖不见了,留下的是万家灯火。

原来快意恩仇不是生活,安乐才是生活。”



3


老上海人记忆中的杨浦还是个工业区

曾经耳熟能详的老牌子都出自这里

随着时代的变迁,留下了许多老厂房


(创智天地改造前)


世纪初,创智天地应运而生

无缝衔接了工作和生活

高度整合周边林立的名校资源

既有美国硅谷的创新环境

也有巴黎左岸的浪漫氛围

这个多功能混合的开放社区

真正成为社区共生的平台


“和女神走过的大学路、逗留过的咖啡馆还在那里,曾经的懵懂少年如今羽翼渐丰。

永远记得毕业那个清晨,空气清新而稀薄,那是理想的气息。”

——恰同学少年



4


董家渡的老城厢曾经是上海的商业之根

是十六铺通商口岸

这里有过的一砖一瓦

仿佛都凝结了无法被复制的市井气质


 今日的董家渡,已是“南市金凤凰”

未来的南外滩,是新的申城之心

董家渡的土地上

一座座俯瞰外滩的江景房正拔地而起


教堂还在,老树还在

只是在对岸高楼霓虹的映射下

染上了新的光彩


“有人说,新建筑的诞生都是以拆掉历史为代价的,其实并非如此。”

——建筑师如是说



5


曾经的淮海路,繁华商业的代名词

荡荡马路劈劈情操剁剁手

似乎没有比淮海路更洋气的地方

一代上海人成长记忆的淮海路太平洋

却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未来,原来的“淮太”将

变身“智慧型、体验式”购物中心

她或许将再次成为淮海路的商业新地标

装载新一代人的城市记忆




城市的更新离不开优秀的建筑设计

那些建筑见证了生活的沧海桑田

在鬼斧神工中

重现了往日的荣光

也赋予了一代又一代人新的归属感


这既是天华过去20年坚持在做的事

也是天华的初心


*以上建筑作品均由天华参与设计



点击下方视频

回顾1997-2017上海城市空间成长的嬗变

承接过去 现在 和未来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