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民针案随笔:火柴灸治愈大头瘟

 zltzltzlt 2018-02-13
灯火灸法,是最古老的灸法。古人常用灯心草、棉线沾油点火对角孙穴实施灸法治疗大头瘟。近人现用少也。七十年代余曾用火柴灸为主治愈一例大头瘟。
75年春,余初三,邻居魏某某的9岁儿子得了大头瘟。当时医疗条件差,一般的疾病大家都自己找些验方和单方自行治疗,上医院少。余懂点医,经常有人请。魏某某知余会医,问治法。余告知能治。
诊断:孩子两天前忽感憎寒发热,右脸腮腺红肿,伴咽候疼痛,口渴引饮,烦躁不安,颈淋巴结肿大。舌赤苔黄,脉数实。余初步诊断为大头瘟(急性腮腺炎)。
治疗:灯火灸法。用火柴搽着对准患者右脸角孙穴(耳尖上方发际处,折屈耳郭取穴),待火焰稍变大,迅速垂直地接触穴位皮肤,用姆指按灭,此时接触处爆出啪声,火焰亦随之熄灭。可灸1—3次。穴位处出现緑豆大灼伤。同时,少商、商阳穴放血。针合谷、侠车、翳风(泻)。本想找一蟾蜍,去皮贴在右脸患处。但其父及孩子嫌难看未用。故将一炭墨块放人蟾蜍肚里,用黄泥包着放炉子边烤一夜。然后取出炭墨用醋嚰墨,再放些冰片。用毛笔沾墨汁涂在患处。同时,煮些蒲公英汤喝。
第二天,患着烧退,症状减轻。墨继续涂。蒲公英汤喝。少商、商阳穴放血。
第三天,见好,火柴再灸患者右脸角孙穴。其余照旧。
第五天,再灸一次,墨继续涂。蒲公英汤喝。
…….
第七天,愈。



灯火灸法,是最古老的灸法。古人常用灯心草、棉线沾油点火对角孙穴实施灸法治疗大头瘟。近人现用少也。七十年代余曾用火柴灸为主治愈一例大头瘟。
75年春,余初三,邻居魏某某的9岁儿子得了大头瘟。当时医疗条件差,一般的疾病大家都自己找些验方和单方自行治疗,上医院少。余懂点医,经常有人请。魏某某知余会医,问治法。余告知能治。
诊断:孩子两天前忽感憎寒发热,右脸腮腺红肿,伴咽候疼痛,口渴引饮,烦躁不安,颈淋巴结肿大。舌赤苔黄,脉数实。余初步诊断为大头瘟(急性腮腺炎)。
治疗:灯火灸法。用火柴搽着对准患者右脸角孙穴(耳尖上方发际处,折屈耳郭取穴),待火焰稍变大,迅速垂直地接触穴位皮肤,用姆指按灭,此时接触处爆出啪声,火焰亦随之熄灭。可灸1—3次。穴位处出现緑豆大灼伤。同时,少商、商阳穴放血。针合谷、侠车、翳风(泻)。本想找一蟾蜍,去皮贴在右脸患处。但其父及孩子嫌难看未用。故将一炭墨块放人蟾蜍肚里,用黄泥包着放炉子边烤一夜。然后取出炭墨用醋嚰墨,再放些冰片。用毛笔沾墨汁涂在患处。同时,煮些蒲公英汤喝。
第二天,患着烧退,症状减轻。墨继续涂。蒲公英汤喝。少商、商阳穴放血。
第三天,见好,火柴再灸患者右脸角孙穴。其余照旧。
第五天,再灸一次,墨继续涂。蒲公英汤喝。
…….
第七天,愈。



我们广西乡下以前用仙人掌刮刺去皮,切薄片,帖在患处,很快就好了呢!现在好像很少看见仙人掌了。
我小时候得猪头肥就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呢!



呵呵。记得小时长这“猪头腮'.长辈用毛笔沾墨水写一个虎字在患处,说能治。能不能治好就忘记了。
但从古时候的墨水有石膏的成份来理解。就是透过迷信看本质。也是一种治疗可行方法。

《灸绳》说:“直接灸同侧耳尖与点刺少商。少泽出血。均具伟效及速效。


我七八岁时也得过,奶奶给我治的,在傍晚太阳将要落山时,用刀在地下划了两个十字,我的两只脚各踩在十字上,面向西落的太阳,奶奶用一葫芦瓢在患处比划,口中念念有词(说什么已经记不清了),第二天病就轻了,共三次就好了。她还会用类似的方法治缠腰火丹,治疗时间必须是在下午太阳落山之时。所以我一直觉得太阳快落山时是造化产生的时候。这不是迷信,而是传说中的祝由术吧。


小孩上个月也得了腮腺炎,耳朵下鼓起一坨,当时吓一跳,不知是啥病,老婆说可能是腮腺炎,她说她小时候用的是鹿角粉(有同事小时也用此方),我不敢用,马上百度,在此论坛查找,一早就给小孩吃了板蓝根,中午说是不痛了,晚上敷了仙人掌,第二天肿也消了(一般可能要敷三四天吧),蒲公英不建议给小孩吃,吃了肚子疼.


是传染病,不过晚上我和他睡一头没传染,他去上学了也没传染给其他同学.可能是疾病刚刚开始就控制了,所以传染性很小.那个腮腺炎用鹿角粉应该也有效,我老婆(岳阳县)和我同事(临湘县)小时候都用的这个方子,但为什么可以用鹿角,我就没弄明白刚百度了一下
鹿角:助阳活血,散疲消肿.还是用仙人掌吧,感觉放心些

腮腺炎包括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前者具有传染性.我们农村用筷子支在门兜下面,也可以治疗此病.道理不清楚.本人也亲身体会过.效!!道理还真说不出来.



是的,有这一说。田丛豁,曾任主席。他出过一本书,很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